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着其特有的规律,虽然每个宝宝都有差异,但是客观大规律还是存在的,一般宝宝在3个月左右抬头,4-6个月左右翻身,7-8个月左右学爬。
宝宝的这些运动发育规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跟宝宝的肌肉骨骼发育紧密联系的;
如果违背宝宝的发育规律,在宝宝腰背部、下肢肌肉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训练宝宝站立、行走,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发育。
宝宝的骨骼跟成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宝宝骨骼中含有骨胶原的比例多,而钙盐多比例少;
所以宝宝的骨骼相比起成人,柔韧性更强,但是坚硬度就差很多,不容易折断,但是却容易变形弯曲。
如果过早的让宝宝学坐,可能会影响宝宝脊椎的发育,使脊椎变形,引起驼背;
如果过早的让宝宝学站,可能会影响宝宝髋骨的发育,导致宝宝臀部后凸;
如果过早的让宝宝学走路,由于宝宝脊椎、下肢等尚未坚硬,还比较柔软、脆弱,暂时还不能承受自己的体重,就可能会出现变形弯曲的情况;
如“O”形腿、“X”形腿、扁平足等,
而且在学走路的过程中,宝宝因为下肢不稳,需要将两腿分的比较开来保持平稳,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八字步”的左右摇摆不良走路姿势。
所以,我们不应该破坏宝宝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不能急于让宝宝学坐、学站、学走路。
在宝宝一岁前,尽量还是先让宝宝在柔软的垫子上爬行,爬行时宝宝从“坐”向“走”过渡的必不可少阶段;
可以锻炼宝宝四肢以及躯干的肌肉骨骼,锻炼宝宝的运动协调性,锻炼宝宝的平衡性等等。
所以在宝宝接近一周岁时,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先让宝宝学会爬行,再逐渐锻炼宝宝站立,乃至走路,才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