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说,安抚哭闹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爱与耐心
“我有点累了,不想去玩”“一点点饭我也吃不完”“谁来帮我打电话给妈咪呀”……初入幼儿园的小豆丁,还没有适应与父母的分离,也没来得及交上新朋友,一句话、一碗饭都能激起他们的泪点,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幼儿园老师的每一天犹如八爪鱼,面面俱到,又时刻准备着。
今年教师节,新快报聚焦幼师群体,近日新快报记者深入广州市第二幼儿园,探访幼儿园老师的一天。记录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面对老师们一个个汗湿的背影,道一句:辛苦了!
新快报记者 黄婷
场景1
吃早餐
有娃大哭“我想去爷爷家吃饭”
幼儿园的一天,从早上7时40分开始,大门口早早迎来送娃的家长,有孩子欢喜和父母道别,也有孩子怎么都不愿松开被牵着的小手。
早上8时,市二幼小(4)班的教室里,三位带班老师开始忙碌,她们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小豆丁们陆续被送到教室,有家长前脚才走,孩子已经在抹泪,有小男孩趴在桌上,班主任老师陈慧敏很快过来打招呼,引导孩子吃早餐,“吃了饭才有力气玩”,面对学校准备的面条、粥,小孩始终不看一眼,“我有点累不想去玩”。
对话继续。“吃早餐才可以长高”“我想去爷爷家吃饭”,说罢孩子伤心地哭起来。陈慧敏并不着急,而是开启另一种引导模式,“你昨天当老师的小助手特别棒,今天你还要帮我收骨碟”,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男孩开始点头。
这边安抚完不愿吃早餐的孩子,另一边有孩子哭着喊着要“打电话给妈咪”。开学一周,在幼儿园小班里,这样的场景时时上演,对幼儿园老师来说,最好的安抚就是给孩子时间,还有耐心与鼓励。
场景2
玩游戏
带着被“大灰狼”吓哭的孩子参与互动
对于三岁多孩子来说,课室是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步,户外活动则让他们短暂释放情绪。入学一周之后,小(4)班的娃娃们迎来了第一次户外活动课,由幼儿园体育老师为孩子上体能课。
虽然体育课不由带班老师主导,但她们同样陪同左右,从组织学生下楼,到操场集合,成人不用两分钟的路程,他们用了7分钟。“小手扶楼梯,一个接一个。”带着孩子们集合,陈慧敏一路都在唱儿歌,从小花猫到大白兔,夸张的动作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模仿。
来到操场,体育老师为娃娃们准备了“盖房子”的游戏,老师则扮演起了“大灰狼”,有孩子一听“大灰狼”马上跑开大哭起来,“我怕大灰狼,我不要玩游戏了,我要回家……”
副班主任赖艺红很快牵着孩子走向一旁,趴在老师的膝盖上,小女孩依然忍不住大哭。“大灰狼不敢来,老师保护你,我们一起打败它好不好?”见孩子情绪稍有稳定,陈慧敏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并试图引导她去参与互动。
回到操场,小女孩由老师领着加入同学的队伍,陈慧敏很快向男老师使眼色,当小女孩成功地把手中的球扔中“大灰狼”后,她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场景3
找孩子
脱离队伍的小男孩悄悄去找自己的玩具
幼儿园老师的一天,除了教孩子规则,讲故事,学会自理,对于小班的老师来说,点数是每一次集体活动之后必做的工作,也是他们一天里做得最多的事,面对一张张尚未全部记住、熟络的小面孔,老师要谨防孩子们“走丢”。
有意思的是,为区别出不同班级的孩子,在市二幼小班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校服,单数号绿色,双数号黄色,尽管如此,找错班级、跟丢老师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在体育课上,集合回课室的小(4)班与另一个双数班相会,赖艺红老师发现了队伍后面几个探头探脑的小豆丁,把孩子送回自己班后,小(4)班少了两名小朋友,老师们开始“找孩子”。
上楼梯回课室前点数,回到课室,继续点数,下午班(生活)老师谢有娣发现又少了一名孩子,一番寻觅之后小男孩被老师发现,原来他悄悄去了教室后的走廊玩自己的玩具。
“下次玩玩具前,要告诉老师,老师答应了你才可以跑出来。”班主任老师陈慧敏对此哭笑不得,在她看来,孩子的天性需要尊重,同时也要教会他们规则。
场景4
哄午睡
不愿入睡的孩子要老师一直陪着
如果说玩游戏能短暂让小豆丁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吃饭睡觉则将他们的情绪带到天平的另一端。中午12点的课室,三位带班老师分工默契,给不愿吃饭的小孩喂饭,安抚情绪低落要找“爸妈”的孩子。
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老师一刻不停,体能课后换衣服、喝水、喂饭、洗手、上厕所……这些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每一件都是老师眼里的大事,“上了体育课,不及时换汗湿的衣服,小朋友可能会生病”“吃了饭我们要洗手擦脸,干干净净睡午觉”……
从一个细节到另一个细节,临近12点,午睡室里迎来了小豆丁的光顾,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们顺利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床,入睡却不是容易的事,有小女孩抱着自己的小玩偶哭了,想妈妈的情绪在午睡室里蔓延,情绪好似会传染,哭着要爷爷来接的小朋友此刻依然没有安静,要给妈咪打电话的孩子泪眼汪汪,陈慧敏与另外两位老师合作,安抚一个个想家、想妈妈的娃,拥抱是她们最有效的方式。
有孩子哭闹,不愿躺下坐着也要老师陪着,老师们见怪不怪,依着孩子柔声细语交流,而此刻老师仍未吃午饭。
让孩子快速融入集体生活
家长怎么做?
建议:在亲子互动中
提前分享幼儿园生活
家有学童,就有操不完的心,而这从幼儿园便已开始。在跟访幼儿园老师的一天时,有老师指出从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可以看出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不同。
对于新生爸爸妈妈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小(4)班的三位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多与孩子互动,并在互动中教会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无需事无巨细代办,同时让孩子逐步适应与父母的分离,可以从短时间开始,让这个过程越来越长。
其次,临近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能认识新朋友,还能学习许多有趣的知识。
最后,家长可以提前通过与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园长沟通,查阅幼儿园公众号,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认识幼儿园的老师,并与孩子一起分享,建立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记者手记
没有爱心与耐心 幼教工作难长久
从进入学校那一刻起,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就开始了,这样的体验毫不夸张,幼儿园老师交流的对象, 不是能讲道理的成年人,孩子的世界尚未构建规则,开心了就笑,想家了就哭,情绪的宣泄没有规律而言,对老师来说,多年的经验让她们掌握了快速与孩子建立信任的方法,但个体差异、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每一刻都变得未知,而这正是这份工作的难处。
每一天都是新开始,每一天都有新问题,跟访的一个上午里,作为班主任的陈慧敏几乎一刻不停都在说话,以致她开玩笑,现在略带沙哑的声音早已经不是自己的原音。
喂孩子吃饭、讲故事、玩游戏、哄睡觉……在只有20多名孩子的小(4)班里,三位管班老师就如八爪鱼,她们时刻准备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以为自己能一直站着完成工作,不料一个上午过半,已经“前功尽弃”,只有切身体会了,才真正理解幼师工作的不易,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心与耐心,这份工作很难坚持并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