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不让孩子的神受扰(关于惊吓与学知识)

作者:阳光三月 10-16阅读:4446次

现在的小孩,过早进入成人化的生活方式,过早接触高科技,过早被信息化,对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影响。

现有两种小孩子:第一种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玩泥巴、抓小虫什么的,直到小学一年级才第一次坐到课堂里开始学习;第二种小孩,五六岁就会背很多唐诗,会用电脑,会用成人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用成人的口气和成人的知识来命名、识别繁复的现代世界。

大人会觉得,第二种小孩真厉害!但这种小孩学会的部分,我们称之为“人类社会的通用操作系统”,但是通用系统肯定不是高级系统,会有很多漏洞,并且无法自动编写升级软件,需要依靠软件厂家的长期提供。

这些孩子过早地被社会化、成人化、信息化,他的精神系统就容易受到限定,也会导致他的物质系统——身体受限、僵化,进而发展成某些疾病。过早的信息化,会导致杂乱信息接收太多,就像树干不粗壮的小树,硬是催生出了很多的叶子,挤在一起。这样的小孩会引出很多问题。

有个哲学家说过:空气是供你呼吸的,不是供你分析的;周围的美好事物是让你感受的,不是让你来命名的。我们成年人习惯分析、习惯命名,小孩子过早成人化会遇到麻烦,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灵动的感受力会过早、过多地让位于格式化的思维方式,以后会像被创造出来的机器而不是拥有创造力的人。

我们学习了几种不良体质的判别方法,有中焦虚、下焦虚、中焦淤滞、上焦淤滞。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神。神不定,或者神受到了影响,人也会生病,比如有时候突然碰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或走路时突然有人骑着摩托车过来把包抢了,这就是一个神受惊的状态。

有个小孩子,1岁,下半夜他就会哭叫,醒了就不敢一个人睡觉。平时睡一两个小时就会醒过来,不想吃东西,大便次数正常,但发绿。家长说前一阵春节期间放鞭炮,孩子被吓到了。

这样的孩子很多,一般被吓到或者神被干扰用朱茯苓10克、生甘草2克、生龙骨15克,三味药泡水、煎服都可以,或者朱茯苓一味药也可以。这个方子比朱砂安神丸更适合脾胃虚弱的小孩,朱砂安神丸是治疗失眠的,它有黄连、生地,比较寒滞一些,对中焦会有些影响。如果只是神受到了影响,喝前面的小茶方就可以。还有大一点的小朋友玩游戏,看一些让人害怕的东西,比如恐怖片,神受到影响了,用这个效果挺好。大人也一样。

大家不要认为恐怖片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不是真的,其实,这个世界是能量、信息构成物质并影响物质的,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永远在被周围的能量、信息影响着。看恐怖片,你就和这类的信息场相连通,会被负面、阴暗的能量所包围,尤其对于敏感的人和幼小的儿童影响更为明显,大家一定要谨慎。

这些年我接到很多看恐怖片出问题的病例。有些只是看恐怖片,影响到了身体的能量体,有的已经影响到身体;有些是可以用中医或者现代医学处理的,有的是我治不了的。

建议小孩子不要去参加追悼会,尽量不去医院、坟地等地方,不光指有形的病菌病毒,还有无形的信息,这些是存在的。

听众:老师,我常做不好的梦。

李辛:一般的做梦,可以吃安神小茶方。那种极度的害怕,就像在恐怖片里的害怕,一种奇怪的害怕状态,有强烈的不良信息黏附在身心上的时候,可以求助于教堂或者寺庙里的专业人士。

听众:我想问一下,我的小孩5岁,一直头痛,找不出任何原因,她比较弱、敏感,这个是不是可以通过祷告并辅以治疗比较好?

李辛:如果属于不好的信息或者能量,通过祷告或念经会有帮助,针灸、中药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包括梳理亲子关系,甚至调整家长自己,调整家庭成员内部关系也会有帮助。我们的某一个问题的显现其外围交织着一张立体的网络,一层层的关系互相影响,可以尝试找个切入点,但也需要全方位的观察,寻找到相关的原因再解决。

转者后记:

李辛医生的此文说得非常透彻,且浅显易懂。有一次带孩子们找夏隆江医生,他对我说:“你是老师,我是医生,我们干的是相同的事儿,对吧!”

我是幼儿教师,不是医生。但是,上述文章中讲到的内容我在工作中一直涉及。我一直比较专注于婴幼儿的养育问题,但是,几年前,在过往与家长的工作经验中,有一部分空白了很久,比如孩子入睡难、分房难、夜里易惊醒、粘人等问题背后的原因。直到后来我接触中医讲惊吓,才算是阶段性的完整了我的育儿知识。

所以,在今天早晨我还发表了一篇关于儿童受惊与睡眠的文章。

我们在养儿育女的过程当中,更容易关注到结果,比如孩子不愿意睡觉,夜里容易惊醒,或者粘妈妈,等等。但是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只有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动画片里的某一个镜头;成人对小孩的随意的逗弄;陌生人的拥抱……都会吓到孩子,导致孩子的神受到干扰,以至于孩子睡不好、哭闹、黏人……更深层的,它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不从根本上意识到并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未来,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可能都会困扰到你。

我们的某一个问题的显现其外围交织着一张立体的网络,一层层的关系互相影响,可以尝试找个切入点,但也需要全方位的观察,寻找到相关的原因再解决。我非常赞同李辛老师的这个观点。可是很多妈妈通常只看到结果,只想解决问题。殊不知,看上去就简单的一件小事儿,但可能家庭却需要做大的全方位的调整。诚如老师所说,可以先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开始……

关于学习,看似这篇文字文字短小,但解释得非常清晰:我们成年人习惯分析、习惯命名,小孩子过早成人化会遇到麻烦,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灵动的感受力会过早、过多地让位于格式化的思维方式,以后会像被创造出来的机器而不是拥有创造力的人。

在一次幼儿园的对外活动中,我们带家长和孩子染布。我看到,家长清晰流程后,立刻弯腰给孩子介绍接下来的染布活动。并且面面俱到,他们给孩子讲述流程,展示手中的材料,讲结果……而不是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去发生、让孩子亲自去发现去感受。甚至在做的过程中,家长也不断地给孩子做介绍。要知道这些小孩子,都很小,基本上都是一两岁的小孩,其实孩子大多听不懂妈妈在讲什么,但是能够感受到妈妈内在的期待。其实也可以思考,孩子需要了解这些吗?

我们都很难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长大,不是使用外在的力量去推他,而是整个环境支持到他的真正需求,从而由内在升起的力量去推他。

如果我们不去干扰孩子,让孩子每年春天,自己去发现桃花的花苞、桃花的绽放,桃花的落败,以及,桃花落败之后,从花落处新生出来的小桃子;让孩子自己,在秋天的时候去发现,梅花的花苞、梅花的绽放,以及美化的落败,最令人惊奇的是,冬天的时候,竟然,腊梅树,也会结出一颗一颗的小果子(很不好意思地补充,是我以前幼儿园的孩子发现腊梅、香樟树都会结果子,然后告诉我,我才知道的),那么,对孩子而言,这样来自自己的体验,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结合李辛医生这篇文章中的内容,我们去思考。

妈妈们可以做一个练习,回顾和审视一下自己一天中说了多少话?有多少话是需要说的,又有多少话是不需要的?那么,我们日后在陪伴、支持孩子这件事情上,可能会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当然,有些妈妈以为自己话多,就是在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我认为,每天的碎碎念,一定是弊大于利,至少,那是对在每一个当下都在发展自己孩子的一种打扰……当然,当下你不知道,那是因为孩子还小。未来也未必意识到孩子的种种行为和状态,哪些与自己曾经带给孩子的哪部分有关。反正,不管你的小孩现在是什么样的小孩,除了与生俱来的那一部分,更多地,都来自于你:基因遗传与环境教育。如果二者相比较,我会认为很多看似基因上的遗传,本质上是养育环境带来的结果。家人间惊的相似,更多地,就来自于儿童生命早期的模仿能力。

关于李辛老师说的命名,我是这样理解的:家长会刻意地遇见什么就告诉孩子什么,比如,宝贝儿,这是牵牛花,也叫喇叭花;这是榕树,榕树有大胡子……家长认为如果不告诉孩子,孩子就不知道。事实上,孩子每时每刻都象海绵吸水一样在学习着,不然他怎么会才出生十三四个月就会走路说话吃饭……

昨天在我的亲子班上,一小男孩指着竹杆说是“甘蔗”,妈妈问我这时候要不要提醒孩子,因为很明显,孩子说错了。其实,我认为,提醒与不提醒,关系都不大。重要的是,是不是每一个当下,我们都想着,要教育孩子,要把我们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要把孩子说错的纠正过来?你完全可以很自然的说:“哦,你是说竹竿吗?”或者你什么都不说,但是,有一天或当下,当你用到竹竿的时候,你就可以很自然的说:"来,我们把这些竹竿拿过去。"而你这年幼的小孩,听到以后,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明白:“哦,原来这是竹竿,不是甘蔗。”孩子这样自己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显然是最好的,而不是被灌输。

阳光三月 2018年10月13日

昨天发表的关于“惊吓和睡眠”的原便文章:

[直接点击打开]孩子睡不着或睡不好,你可能忽略了这一点——记惊吓对睡眠的影响

当当当,一大波线上线下培训信息来袭

本人近期网课:

[每年重头戏]幼儿教育=感官教育,滋养&疗愈儿童的初级感官【专题课堂】

[年终回馈]手把手教你在饮食与穿衣上,正确照顾孩子健康发展 @阳光三月

界限:

睡眠:

玩耍:

近日原创:

长大后,女儿成了妹妹的牙齿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