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难过啊,这个秋天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喜欢的、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离我们而去。从单田芳老师,到前几天的李咏,到金庸。美国时间今早,我送完小D去幼儿园后看到了这个消息,非常难过,措手不及的难过,然后就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
留言里好多朋友都在感叹生命无常,有一位朋友说,“还没学会如何告别就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真的特别无助和渺小。
我最近也是突然意识到,即将跨入中年的我们,最要做的事情就是身体健康,活得久一点,陪着父母变老,看着孩子长大。前几天就在和老公讨论立生前遗嘱的事情,然后老公就会下意识地逃避这个话题。
是啊,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大部分成人都还没准备好如何面对。但是这真的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不得不面对的,当我们已经开始失去了,我们更要提醒自己,及时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今天原本想发的一篇稿子被我临时替换了,想把这篇关于死亡教育的旧文再次分享。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曾说过,“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愿在这样的一个多事之秋,读完这篇文章,我们收获的是爱和力量,“记住爱,记住所爱之人,只要对方还在我们心里,那么任何事情都不会让彼此分离”。
去年的秋天,我在纽约一家幼儿园的课外班做家长志愿者助教,课外班的孩子都是3、4岁的年纪,班级里养了两条金鱼。快到冬天时,金鱼死了,班主任老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带着孩子给两条金鱼办了一场“葬礼”。在这之前,她还和孩子们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解答孩子的各种提问,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最后带着孩子们把金鱼放进一个纸盒,然后一起埋在了幼儿园外面的一颗树下。
之后的两周,他们还做了一本纪念金鱼的画册,老师帮着把每个孩子要说的话写在书里,旁边还贴了金鱼的照片,还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贴纸。这个画面一直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一群孩子围着一棵树,认真地对着两条金鱼说再见,说谢谢陪伴我们的日子,我们会想念你们的。
当时的这个场景触动了我自己童年的回忆。我的第一个动物伙伴是蝈蝈,在我大概3岁的时候,陪伴了我一整个夏天,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喂它吃毛豆。
到了秋天,某一天早上,我起床去看它,它不见了。我当时难过的大哭,妈妈告诉我,它死了,扔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死”,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死了”就要“被扔”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活在担心里,我担心我会死,然后就被扔了。
第二次知道“死”,是我5岁的时候,一个远房姨奶奶过世了,我再一次听到大人嘴里提到了“死”。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我是否还担心“死了被扔”,但我记得我问了妈妈,姨奶奶怎么了?
估计妈妈当时怕我担心,告诉我,姨奶奶睡着了。于是,我又开始担心“自己睡着了”也会死去。我不仅担心自己,我开始担心妈妈也担心外婆。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当时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睡啊,你睡了就要死了。外婆伸手打了两下我的嘴巴,她觉得这是“触霉头”的。
这就是我人生最初关于“死亡”的记忆,那时的我是困惑和恐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场金鱼葬礼深深触动了我。是的,“死亡”这个话题很多成人都想回避,但不谈不代表不存在,我们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持。
和性教育启蒙一样,如何谈论死亡是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和学龄前的孩子(也就是大概2~5岁)谈论死亡。
妈妈,什么是死?
当我们对孩子描述“死亡”时,不要用那些隐晦的比喻,不要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像我们一样感受好一点。就好比我小时候妈妈说的“睡着了”,这就直接让我联系到了自己每天睡觉的行为;还有的父母会说“离开了”,这就会让孩子担心父母外出购物离开一会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释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可以说,“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
提供简单却清晰的回答,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之后,我们可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根据她的新提问,慢慢帮助孩子扩充知识库。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
当孩子第一次接触“死”这个话题后,他们的小脑袋就会开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后我们就会遇到孩子问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鲁的问题,常常会让我们很生气,甚至觉得这是在““咒我们死”。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学龄前孩子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对于“死亡”还是一知半解。他们认知里的“死亡”是暂时的,也许就像奥特曼没电了,充一下电就又复活了;或者像海绵宝宝那样压扁还能再站起来。这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件很酷的事情。所以他们蠢蠢欲动想了解,什么时候妈妈可以像“奥特曼”那样,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像“奥特曼”那样。
另一种可能性是,现实生活中发现的事让他产生担心了,也许是家里亲戚的离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伤心难过,也许是同学之间在谈论。他开始担心自己。他真正想问的是,妈妈死了,谁来照顾自己。
当我们解读了这个问题后,其实就不难发现,孩子不是“咒我们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这时,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回应,不准问这样的问题,谁教你的啊,就不利于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当孩子问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这么回答,“妈妈还会活很久很久,妈妈会等到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后才会死”。如果你感觉到孩子是担心无人照顾他,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妈妈死了,你还有爸爸、XX、XX,他们都会照顾你的,大家都会很爱你的。但是妈妈一定还会活很久很久”。
妈妈,生病了就会死吗?
这也是很多孩子会有的困惑,因为很经常的,我们会告诉孩子,“XXX生病了,所以他死了”。但孩子无法理解,原来生病也有轻重之分,于是当他们发烧感冒时,会出现特别大的反应了。有时,父母就会疑惑,孩子小时候并没那么娇气啊,为什么大了,一点点小毛病就各种虚弱闹脾气呢?
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生病唤起了孩子之前还并不怎么理解明白的“死亡”概念,之前我们的随口的回答就像种子一样埋在孩子的心里,现在当他经历“生病”,他突然就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
因此,当我们和孩子说“XX生病了,所以死了”的时候,请一定要多加一句,“只有生很重很重的病时,人才会死。大部分人都会活很久很久的”。
抓住其他机会谈论“死亡”
死亡教育远远不该当真的发生家庭变故时才开始的,很多孩子从1岁半开始就接触到“生命”: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或者是自己的宠物离世了,这就该是我们第一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就好比我文章开头分享的那个幼儿园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小动物的死去,就像我妈妈当年做的,随手扔了,抽水马桶抽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折射了我们成人内心深处对于这类话题的害怕、恐惧和不安,这就很难真正地去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也许我们就更能坦然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
推荐一本我最喜欢的《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书不仅仅可以读给孩子听,也是给我们所有成年人,曾经缺失死亡教育的成年人。
我把这本书的中英版本的照片都放上了,书的封面可能会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改变,大家关键看书名和作者名字。大家各大电商网站自己搜搜哈,我只能帮到这了:)
摘录一段书中的话送给大家:
“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
这是自然的变化。
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
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
它将永存,我们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活过,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是为了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为了看到四季。
难道这还不够吗?”
“妈妈,你会死吗?我会死吗?”
“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们现在都会活很久很久。就像树上的叶子,我们曾经绚烂过,最终落下。但到了来年的春天,新的树叶又会长出来,就像宝宝出生一样”。
“哦, 原来生命是有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