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6个月之后,从母体获得的造血物质基本上已经用完了, 但此时宝宝正处在生长的增长期,血容量增加很快,并且宝宝活动量增加,对营养素的需求(尤其是铁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缺铁性贫血,6个月宝宝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在6个月左右的宝宝中患病率为20%-30%
在宝宝贫血的初期及轻度贫血时,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而易被家长忽略
1.贫血早期可出现乏力倦息、精神不振、嗜睡或爱哭闹、面色萎黄、头发枯黄、厌食恶心,较大儿童还可能会有头晕眼花、头痛、容易疲劳、少气懒言,心慌气短等症状
2.贫血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导致宝宝抵抗力变差,很容易患感冒、消化不良、腹泻甚至肺炎等病症的反复发作
3.贫血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差,使宝宝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宝宝容易出现厌食挑食、腹泻便溏等问题
4.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且皮肤、口唇、口腔黏膜、眼结膜、手掌和指甲苍白
5.缺铁的宝宝也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6.贫血严重时,可有低热呼吸和脉搏加快、心脏扩大等症,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杂音,而且伴有肝脾肿大,甚至智力发育迟缓
缺铁性贫血的直接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常见的缺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先天性储铁不足
由于胎儿储铁以产前3个月最多,所以早产、双胎、母亲贫血严重时,都会使新生儿储铁减少
2.生长发育过快
生长发育越快、体重增加越多、身体缺血量也就越多,对造血原料铁的需要也就增多,因而生长发育过快的宝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饮食中铁缺乏
因为母乳、牛奶含铁很少,并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单纯喂奶而不及时增加辅食的宝宝特别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疾病的影响
宝宝患某些疾病可造成身体缺铁。如长期腹泻,铁便不能很好地被吸收从而易发生贫血;另外肠息肉、钩虫病等由于肠道经常少量失血,也会引起贫血;叶酸或维生素的缺乏也会引起贫血
贫血的原因弄明白了,但怎么做才能避免宝宝出现贫血呢,其实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更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维持母乳喂养至少到6-8个月,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铁强化配方奶,如果是鲜牛奶须煮沸后再喂给宝宝
2.合理膳食
随着宝宝的成长,膳食结构也应随着变化,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4个月后及时按月龄添加辅食,以保证营养平衡,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则可以等到6个月再加辅食
3.适当锻炼
加大宝宝活动量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促进造血器官的机能,食物中的营养吸收率也会提高
4.作息规律
如果家长的作息不规律,便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作息,进一步影响其造血藏血功能,所以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非常重要
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还可以再辅食中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1.动物性食品含有较丰富的铁及维生素B2,铁的吸收率也较高,可达15%-20%
2.蔬菜中的铁和奶类中的铁属于无机铁,虽然铁含量不算低,但宝宝吃了能吸收的却比较少,补铁效果不太好,叶菜用开水烫过再给宝宝吃,可以去除其中大部分草酸,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3.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猕猴桃等可以增进铁质的吸收,饭前可以给宝宝吃一点西红柿或点橙汁能成倍增加对铁的吸收
4.应避免喂食糖尤其是砂糖、白糖等,否则容易损伤宝宝脾胃,并且会阻得铁质的吸收
5避免同时服用铁剂、奶类和钙剂,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6.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药物反应,药剂应在两餐之间喂较好,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避免胃肠道反应
参考书籍
1.杨旭锦著,这样做,宝宝不发烧不咳嗽肠胃好,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
2.郑东旖著,郑东旖育儿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5。
3.《妈妈宝宝》杂志社编著,生病不可怕 0-3岁宝宝常见病护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
4.李苑,陈韦冰等著,中国儿童免疫力方案 0-3岁,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