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1
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英语(课程)3年级才开始学习;
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在德国,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
师法自然: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那“教育”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不少的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3
静待花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一些中国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或许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4
残酷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去“打拼”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
5
从不包办:给孩子独立探究的机会
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
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言语或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6
家庭成员:大人肯向孩子认错
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孩子都可以小主人的身份与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7
人权保障:法律严禁父母语言暴力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写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语言暴力、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
8
尊重生命: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自由活动,全身能充分与阳光和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他们适应自然环境。”
赶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