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幼儿园》为何受家长孩子欢迎?

作者:广电视界 12-04阅读:1628次

有关孩子的话题、关于教育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对宝贝成长观察秀《爱上幼儿园》的肯定评价,指出了当下以“爱幼”为代表的教育亲子类节目的积极意义。

《爱上幼儿园4》一在金鹰卡通开播,就取得了收视开门红,全国网收视率居同时段所有频道排名第5,省级卫视排名第1;双网同时段收视均位居全国同类卫视收视排名首位。这也体现出了全国上下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为什么《爱上幼儿园4》能吸引这么多观众呢,这不仅得益于热门的教育话题,跟新颖的形式和优质的内容也有很大关系。节目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进行透明化真实记录,以孩子的视角重新看世界,通过不同主题的课程和考验,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更能把握教育的方法。

聚焦幼儿教育,关注孩子成长

2~6岁是幼儿学习、习惯、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节目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全面地观察和呈现不同年龄孩子的性格特征,让他们各自的优点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发挥。虽然孩子的性格大部分是天生的,但父母的后天培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第四期节目中,老师们以“探险”为主题,让孩子们根据线索卡去找寻宝藏,从而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教会孩子什么是勇敢。

节目还强调性别差异,将幼儿按性别分成三个班级:男生班、女生班、男女混合班,分开对不同性别、不同环境下的孩子进行观察。在蛋糕考验中,面对老师“不能偷吃”的告诫,男生班级没有抵抗住诱惑,而女生班级却牢牢地守住了蛋糕。对于这样的现象,育儿专家也做出了专业的解释。

知道了这一特点,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年龄相同的孩子,男生和女生却有如此不同的表现。相信对于家长来说,这对孩子的性别教育,甚至个性塑造,都能起到一定的启发。

剖析亲子关系,家长共同成长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课题上,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节目让明星夫妇与孩子深入相处,其实也在观察,遇到问题时他们会怎样解决。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教官告诉孩子们消防演习的注意事项后,让他们尝试自己穿上消防服。有个小女孩不会穿,只好向张丹峰求助。张丹峰心软地偷偷帮她,洪欣看到了,赶紧过来阻止,说要让孩子自己穿。

张丹峰和洪欣的态度差异代表了多数家庭中父母在教育上的默认分工——“慈父严母”。不同的角色在家庭教育里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很难去评判哪种效果更好,或许各有各的优点,不过也要把握尺度。过度溺爱容易宠坏孩子,过度严厉又可能伤害孩子。

总之,通过节目中老师的表现,相信电视机前的父母也会有所思考,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孩子共同成长。

呈现观念差异,直面家庭矛盾

家庭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尤其是隔代的家长,教育观念更是截然不同。基于这样的背景,节目特意设置夫妻档、奶奶级老师,以家庭中不同角度来呈现亲子教育的差别。

在往期的节目中,设置了一个“守护糖果”规则测试环节,有个小朋友将老师的叮嘱抛在脑后,不仅带头吃糖果,而且在老师回来后,还拒不承认错误。平时一向舍不得责怪孩子的常奶奶也变得严肃起来,对犯错的小朋友进行教育。但她只是批评了两句,很快就面露笑意,原谅了孩子。

对此,洪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奶奶的做法太过温柔,还可以再严厉点,否则小孩子根本不会怕,也不会当一回事。孩子们只会觉得奶奶很好相处、很好说话,不管自己做什么奶奶都会觉得无所谓,会原谅自己。

在生活中,这样的分歧也是很常见的。一般来说,父母更加注重用奖惩的方式来修正孩子的行为,而心慈的老人,对孩子的小错误通常都会选择包容。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又能避免家庭矛盾,就成了家长们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对于家庭、学校教育的探讨上,《爱上幼儿园4》通过真实镜头记录、教育专家分析、三位老师配合,为观众呈现趣味性和启示性共存的幼儿园生活,不失为一档为当代家庭教育量身打造,优质用心的节目。

同时,《爱上幼儿园4》也呼吁大众关注幼儿教育,让孩子在爱与陪伴中成长。在娱乐综艺当道的今天,作为一档深入探讨教育问题的幼儿节目,《爱上幼儿园4》在行业内的独创性是非常之高的,值得更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爱上幼儿园4》全网独播平台麦咭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