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
这群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竟一致认为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197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
有人采访这些“成功者”成功的秘籍:“你们是在哪里学到了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白发苍苍的学者们给出的回答出人意料:“在幼儿园。”
再问:“在幼儿园里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者们说:“好的习惯。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要思考,观察要仔细等等。”
这群享誉世界的顶级学者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自己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在写作时,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得多晚,他都要毎天一大早就起来,首先重读一遍已写好的部分,然后一只脚站着开始写作。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单脚站着写作时,海明威说:“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促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可以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能达到今天所能达到的高度,全是因为习惯的力量。
人生的结果,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习惯的力量,大到你无法想象
习惯的力量有多大?
有调查显示,人每天执行的行为中,有多达95%是基于习惯而非有意识的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小时候的习惯决定了将来的独立生活能力。
末代皇帝溥仪,小的时候自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行有人陪同带路。
等到成为平民,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差很多,衣服穿反,扣子错乱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扫大街,甚至扫着扫着就迷路了,回不去了。
小时候的习惯决定了将来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一些孩子,习惯于父母陪着写作业,导致只要父母不陪,作业就会出现很多错误。这就是因为,在家长的帮忙下,有什么不会的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导致孩子缺乏了思考力的能力。
无论是学习还是人生,孩子的路终究是要自己去走,越早学会养成习惯去生活,孩子越早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童年时期
是否养成这三大习惯
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父母如何进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至关重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大习惯是最重要的,它们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01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
没有真正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是阅读习惯是需要花时间培养的。
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一般来说,0-6岁是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越往后难度就会越大。并不是说小学前没有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以后就一定不爱看书了,而是你想再让他看书,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02 时间管理习惯
“别看电视了,快去写功课!”
“你一整晚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今天又要熬夜?”
相信很多孩子的家长,都会在家里上演这样的“拖拉战争”。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身上“拖拖拉拉”这样的小毛病,如果时间管理的能力常年不得到提升,最终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差别就是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会不会管理时间、上课会不会听讲就决定了学习是否有效率,成绩是否理想。
“孩子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能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03 专注做事的习惯
注意力又叫专注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成长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然而,一份国内调查显示,70%的中国孩子入学后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导致各种学习问题的产生。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