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给孩子自由,也要给他规则

作者:北京月儿湾 01-25阅读:4052次

提倡孩子要放养的年代,很多父母都会对规则感到反感。很多妈妈认为,她们一心想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这其实是对规则的误解,讲规则并不是让孩子变乖,而是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习惯,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那么,如何培养1-3岁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策略1: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小,但父母也要把他当作一个独立个体予以尊重。在制定规则时,父母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商量。比如,在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父母可以先说明吃饭时看电视的危害,并表示爸爸妈妈在吃饭时也会关掉电视,并相信宝宝也可以。

崽崽点评:孩子会更愿意接受、更自觉执行

对很多家庭而言,制定规则都是父母一手操办,从不让孩子参与,只让孩子执行。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就属于一个独立个体,理应受到父母的尊重。所以,父母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规则孩子更愿意接受,也会努力去执行,并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主见性。

策略2:根据年龄制定不同的规则

给孩子制定规则应该从小就开始。比如,宝宝不满一岁时,在床上爬时,妈妈就应该用手势告诉他:“你不要爬到床沿边去,小心摔下去!”在宝宝一岁多时,过马路时,告诉他:“红灯停,绿灯行。”在宝宝两岁多时,妈妈就要给宝宝制定一些礼仪规则,比如,不可以去翻阿姨的包、不跟陌生人走等。

崽崽点评:不能为了方便大人限制孩子

大家都知道,0-3岁的孩子喜欢自由自在地探索外在世界,没有规则意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后,就要过集体生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妈妈从小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值得注意的是,3岁前制定的规则应该是以保护孩子自身安全、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这一点务必要和“为了成人的方便而设立规则去限制孩子”区别开。

策略3:在孩子切身体验后建立规则

规则意识的形成还需要让孩子体验到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后果,父母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比如,妈妈如果告诉孩子瓜果皮要扔到垃圾桶,孩子未必会听。当孩子不小心踩到瓜果皮摔倒时,妈妈就抓住时机告诉他:“妈妈之所以让你把瓜果皮扔到垃圾桶里,就是为了避免让你摔倒!下次要记得把瓜果皮扔进垃圾桶。”当孩子体验到乱扔瓜果皮的后果时,就自然会遵守妈妈的规则。

崽崽点评: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领悟规则意识

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第一反抗期,不管妈妈要他做什么,他都不听,甚至会反抗。妈妈这时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地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孩子慢慢地就能领悟,也能接受妈妈的意见,变得懂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