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8.4分的港片,讲述了最现实的潜规则

作者:人人影视 06-21阅读:5219次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中国父母们这几十年来亘古不变的育儿话题。

而前段时间在微博上闹的沸沸扬的上海幼升小试题事件也让我们知道了在宣扬肩负的今天——

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是摆在父母前面的一座大山。

当我们还在讨论现在小孩竞争越来越提前的时候,

香港TVB一部名为《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闯入大众的视野。

相比之下,国内父母为孩子的奔波在这纪录片中香港父母的面前,根本算不上一回事。

纪录片开头就为整个叙事定了个基调

如果在香港不做这两件事,你可以活得很潇洒:

一不要房子,二不要生孩子。

「孩子还没出生,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阿玲,

今年27岁,是香港屯门区的一名家庭主妇,目前怀二胎5个月。

在医院做产检时,阿玲对着镜头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当我带大儿子去幼儿园面试的时候,儿子的落选把我给刺激到了”

总结原因后,阿玲发现——

原来自己6个月的儿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儿子还坐在地上玩的时候,同岁大的6个月小孩就已经开始上各种班了(6个月不在地上玩才奇怪吧)

而阿玲意识到对儿子的教育已经输别人一大截后,

痛定思痛,决定要让第二个孩子赢在子宫里

她开始不断对着肚子里的宝宝唱英文字母歌,

认为这样宝宝出生之后就不会太抗拒,能比别人早学会从A唱到Z

而“赢在子宫里”对于阿玲来说也远远不够。

因为一个孩子能不能进入「好学校」不只是胎教进行的早就可以了,

在他看来,更关键的因素可能在娘胎就决定了。

从阿玲滔滔不绝的经验之谈中,我们了解到——

有一些著名的幼儿园一年只收10个孩子,并且还得是1月份出生的。

所以要上这些学校,能从A唱到几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受孕,什么时候出生才是关键性条件。

所以阿玲又总结出了一句“金句”——

「赢在射精前」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听完这一席话,阿玲丈夫提出“为了准时上学算时间生,小孩岂不是很可怜”的观点

但阿玲立即反问爸爸“小孩没有学校要是不是更可怜?”

而爸爸还是认为很多所谓的补习班可能只是为了赚父母的钱罢了

阿玲同样又立即反问爸爸“这钱不花,孩子以后输给别人怎么办?”

可以看出本篇中的爸爸的立场很多时候都处于下风,

而扒叔只想说,教育理念不同是正常,但一个正常的家庭,教育是需要父母双方共同来负责的

只听一人之言并非好事。

「生难,生养更难」

在大陆90、00后一代可能都曾遭受过补习班、兴趣班的摧残。

而在这第二个故事里,我们初中、高中所经历的远不如香港幼儿园小朋友来得痛苦。

和大陆的家长一样,这里的孩子也被父母送去上各种课外培训班

可光上兴趣班就够了吗?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些家长眼里,学也要和别人学的不一样才有竞争力。

实在不行就在数量上取胜,别人学10个,我就要学20个...

而学什么乐器比较好?普通的乐器别人也能想到,

要学就学冷门的没人学的乐器,才好拿得出手。

再来学到什么级别才够?8级别人也能学到。

“所以我的孩子要上小学就要拿到表演级才行。”

这样“丧心病狂”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香港的幼儿教育的一个潜在“游戏规则”,

在这种“执念”之下,所谓的起跑线也越来越提前。

而父母不可能不知道小朋友累,但是一切“为了你好”的行为,他们都可以自我原谅。

那么小朋友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

片中就单独介绍了一个香港精英幼儿园的小朋友

五岁的小女孩——莎莎

莎莎不仅在幼儿园里成绩拔尖、她也参加了数十种课外兴趣班,

她会滑冰、会舞剑、会乐器,甚至在美国夏令营千人选拔中进了前50。

全能吗?对一个几岁的小朋友来说,真的够优秀了,可能连成年人都不敢说她不优秀。

然而,她自己却觉得这还不够,

因为别人都在学习,自己不进步就是退步了。

「不进步就是退步」从一个6岁小孩的小孩口中说出不是我酸,而是放在这个话题之下,

显然带有一丝黑色幽默

在这样的高强度压力之下,香港有很多原本天真无邪的小朋友被训练出了超出自身年龄该有的成熟和担忧。

但这样的「成长」是孩子真的快乐吗?

一份来自香港小童群益会的调查数据显示,

2016年香港儿童的快乐指数和8年前相比,由73%大幅度降至57%。

而这其中不快乐的情绪也并非完全是因为填充式的学习方式,更多因素指向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纪录片里就有这样令人揪心的一幕

一个小男孩,在钢琴比赛里因为失误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在台下偷偷的拿纸巾抹眼泪,

当小男孩强忍着泪水看了一眼妈妈后,旁边的妈妈只是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没有任何表情。

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该有多压抑。

然而这样的父母,真的能够培养出精英吗?

调查还显示,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少

纵观全片,所有家庭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妈妈主张让孩子不停学习,虽然有的爸爸会主张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

但他们却在别输在起跑线上达成一致。

在这我想说的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荒唐的观点

孩子的起跑线应该是父母才对

我也并不反对让孩子学习,但凡事得有度。

如果只是为了面子上的比较,那才是最大的输家。

也希望父母们在为孩子铺路的时候也可以想想孩子需要什么,

鼓励、安慰、帮助、尊重,比一味驱赶来的更有意义。

更多精彩的往期回顾,在这里......

20年,再硬的汉子都软了

盖尔加朵:假女侠,真女神

直到被砍,这部肉体剧的内幕都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