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我的孩子变得和所有人一样

作者:央视少儿 08-22阅读:1149次

再过一周,不少孩子将第一次进入幼儿园。让孩子念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一定是很多父母纠结过的问题。下面这位妈妈在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之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请不要把我的孩子变得和所有人一个样

我家附近有一所口碑还不错的幼儿园,之前一直是考虑首选。去年,我一个闺蜜的女儿在那儿入学,有一天她和我说起来孩子班上的一件事.

小班孩子们上生活认知课,那次课的主题是认识雨伞。课程的安排是先由老师引导大家说出雨伞的作用,然后小朋友动手画雨伞,最后进行作品展示。

就在作品展示环节,一个小女孩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到了洗手间,然后,用两只小手捧着画好的雨伞,放在水龙头下面浇!显然,她是想看看自己亲手做的雨伞,是不是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可以防雨。跟着老师跑过去的其他小朋友看到后,都大声嘲笑起来。

“这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孩子啊,”我说。

“但是,你知道老师怎么说的?”闺蜜说,“谁让你离开座位了?看看你的画!还能要吗?”

我一下觉得失望。这个受到同伴嘲笑的小女孩,同时还受到了老师的指责。我不知道她今后是否还会做出如此可爱又勇敢的举动;她是否会逐渐放弃用自己的小手去探知事物本质,慢慢成为教室中“认真”听课孩子中的一员。

我只知道,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早早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因为和别人有不一样的举动,受到排斥而心生恐惧。

其实,如果孩子做的不是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那么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尽力保护住每个孩子身上珍贵而闪光的个性。

请不要用这样的方式让我的孩子懂规矩

后来,闺蜜说的另一件事,让我彻底放弃了考虑了这家幼儿园。

大班有一个男孩浩浩,很聪明,尤其擅长搭积木,一个人能专心搭几个小时。

就是有一样,不服管!有次浩浩玩完积木后,堆在地上就想走,说什么也不收。当班的老师把他拦住,告诉他如果不把积木收好,他就哪儿也不能去。僵持下浩浩终于把积木收进了玩具筐。

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老师接过玩具筐,“哗啦”一下倒在地上。“再收!”

浩浩吓了一跳,但还是战战兢兢捡起积木。

老师接过来“哗啦”一下又倒了,“再收!”

眼泪开始在浩浩眼里打转,他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浩浩被“治服”了。从那以后,只要别的老师一说“**老师马上要来了”,浩浩立马弹起来,乖乖听话。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眼前浮现的,是这个男孩和其他目睹这件事的孩子们一张张委屈、困惑的小脸。

家长们往往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吃好睡好,学了几首儿歌,画了几幅画,却忽视了他们敏感的心灵。

我拿什么拯救,作为妈妈的焦虑

终于,我决定放弃家附近的这所幼儿园,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家、园、孩子三方联系更加紧密,孩子更加自由,信息相对透明的家庭式幼儿园。

第二个很重要的决定:承担起作为家长的责任,尽我所能帮助我的孩子更好的融入幼儿园,既可以让她发自内心的理解规则的必要性,又可以保持自我的本真。

比如,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读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讲,绘本往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代替家长、老师空洞的说教,让孩子体会温情、规则······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不盲从、不想被管束、不分心的小孩,可以勇敢地做自己。

在尝试了不少绘本之后,我发现孩子对“不一样的小孩”绘本特辑特别感兴趣,里面的《莱瑞就是不一样》,那只领袖气质爆棚的小旅鼠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认识到,和别人不一样并不可怕。也学会在面对同伴压力时,如何勇敢表达、肯定自我。

《会催眠的哈利》中那个小捣蛋,竟然把他的父母催—眠—了—!但故事最后,这个有自己主意、不想被管束的孩子,却明白了大人口中“不可以”背后真正的涵义:平安健康、对人友善、我爱你。有

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了规则中的温情。这种发自内心的理解,不知道要比粗暴而无用的做法强多少倍。

诚然,不论何种形式的幼儿园,孩子必然要独自去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去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积聚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我们无法预知的困难。

再过几天,孩子将开启自己人生中的一段全新旅程,希望在一路,孩子能保有自己内心的活力。希望不要把我的孩子变得和所有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