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前没把这件事做好,到了幼儿园中班还在后悔!

作者:婴萌 08-22阅读:4713次

来源:妈咪OK(ID:mami-ok)

|不会咀嚼,竟然让小朋友成了班里的落后者|

一个朋友最近很烦恼,她儿子下半年要读幼儿园中班了,但是她一直觉得儿子在小班时表现不好,纠结着要不要让他小班重读一年。

我好惊讶,这么点大的孩子会有啥表现不好,以至于要重读?又没读书认字啥的,能有啥表现不好?以为是朋友多虑了,可一了解,发现朋友的忧心还真是切切实实的:一个是语言表达跟不上同龄孩子,于是在班级里的社交就比较少,和别的孩子玩不到一起去;再一个是吃饭总是落后,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吃完,而且还要剩一半,于是孩子就越来越有落后于别人的暗示,更不愿意融入群体。

朋友的描述让我如此真实感受到,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间就拉开差距了。什么?一岁半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已经分出高下了 ,请别再被“贵人语迟”蒙蔽了!》,而朋友说的吃饭问题,我之前在她家作客就有看到过,含饭、不专心、不催不吃... 因为小朋友一直是爷爷奶奶给做饭,老人总觉得小孩肠胃弱,吃的东西尽量要容易消化一点的,所以一直到三岁多了还吃得切碎的、软软的食物,连肉片都不吃,说嚼不动。

到了三岁还咀嚼不好,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一定是咀嚼能力没有锻炼好。很多人觉得咀嚼还要练吗,这不天生的吗?咀嚼和吞咽固然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吃软食就与正常的进食方法违背了,到了该吃固体硬食自然锻炼咀嚼的时候,孩子还吃软的,那么这项原本自然发展的技能就被活生生扼杀了。所以,我们还是要不停的强调,咀嚼能力很重要,咀嚼的锻炼必需有。

完成一次咀嚼,需要动用到舌头、口腔、牙齿、面部肌肉和嘴唇,以及这些部位的协同配合。咀嚼能力锻炼得不够,这些部位的发育也会受影响,最终还会牵涉到孩子的说话发音、营养吸收、情绪等等方面。所以今天就要和大家讲讲咀嚼有多重要?宝宝要怎么学会咀嚼?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宝宝练习咀嚼?

咀嚼不足,口齿清晰受影响

有些孩子在学讲话后,发音一直含糊不清,而爸妈们可能在各种找原因时,根本就没想到可能是因为口腔肌肉群不够灵活有力

在说话和发音这件事上,有个关键部位是下颌。很多字词特别是英语,发音时需要充分打开下颌,才能做到标准,例如我们在发的(DE),特(TE),乐(LE)这些音时,都会运用到下颌的打开,如果打开不充分,就会听起来含糊。其次,有些人吐舌不清晰,例如人 (REN),双(SHUANG)这种要有点卷舌的就会费力、咬不准;再者,有些人说话像漏风,例如英文中的爆破音BO、PO这样的发音,就会无力,这就是口唇闭合的问题。

孩子长期吃软食,口腔肌肉和舌头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那么孩子在学语言发音的时候,舌头不够灵活,口腔肌肉也无法打开到位。

所以如果你家娃儿有口齿不清的状况,不妨倒推回辅食期回顾一下,在开始吃辅食之后,有没有适时引入不同形态的食物,有没有强调要多咀嚼食物。

咀嚼不足,食物吸收率低,生长受影响

之前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吃同样的东西,一组人充分咀嚼,另一组没有充分咀嚼,后期分析食物被消化吸收的状态,发现蛋白质食品,尤其是肉类,没有充分咀嚼的那一组,消化吸收率要低得多。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对宝宝成长发育非常重要,妈妈们在做饭的时候也经常会搭配肉类、海鲜来给孩子补充优质蛋白,但是如果这些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孩子吸收有限,那显然就浪费了。

而不会咀嚼的孩子,所能吃到的食物也就想当受限,蛋白质和铁含量高的肉类就不用说了,很多叶菜也会嚼出渣渣吞不下去,再多的营养餐都拦在小嘴之外了。

充分的咀嚼也能促进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咀嚼过程中口腔会分泌更多的消化酶,能减少胃的消化负担。文章开头说的那个孩子,他不但吃饭慢,还消化特别不好,朋友说他儿子经常口臭得厉害,就很可能就是经常被催着吃饭又不会嚼,直接囫囵吞导致的消化不良!

咀嚼不足,蛀牙、龅牙的问题跟着来

前段时间我带OK去医院检查牙齿的时候,在候诊区看到很多妈妈带着孩子准备看牙,后来跟医生聊的时候才知道,现在很多孩子的牙齿问题都不什么吃糖吃出来的,而是因为牙齿拥挤、咬合不全来进行矫正治疗的。医生说:这些孩子从小习惯了不怎么需要咀嚼的软食,结果下颚骨锻炼不充分,牙齿就排不下了。

一直吃细软的食物,孩子的牙齿和牙龈得不到足够的挤压和锻炼,长出来的牙就有可能不牢固。咀嚼不充分导致颌骨的生长也会受到限制,能容纳牙齿的空间也就不够发达,牙齿需要挤一挤才能排下,最后就造成了牙齿不齐和拥挤。

所以,咀嚼能力还关系到娃儿以后能不能有健康整齐的牙齿、能不能有高颜值呐。

只有咀嚼好,孩子才能享受美味、抚慰自己

食物是孩子最好的安慰剂,一个小娃儿在闹情绪时,给个小零食可以最迅速地搞定。即使我们大人也喜欢用美食来抚慰自己。

但是,享受美味的前提条件得是喜欢食物。一个善于细嚼慢咽的娃儿,可以在充分的咀嚼时感受到各种食物的不同味道,在享受了食物的美好后,情绪才会更加愉悦安宁(当然小吃货也就是这么养成的)。

而像我朋友的儿子,不会咀嚼,不催着吃饭就长时间把饭菜含在嘴里不去嚼,最后吃进肚子的全是被口水泡化的的饭菜,自然也品尝不出饭菜的美味了,反而总是在催促下吃饭,也越来越惧怕吃饭。

咀嚼不是天生就会的,宝宝需要学习一年多

OK一向来是个小吃货,我觉得这跟他在学咀嚼的过程中各个阶段都过渡得很好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方面我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下从添加辅食开始,有哪几个关键期、该怎么给孩子准备辅食。

从添加辅食开始,宝宝学习咀嚼大约会经历三个阶段:

>>> 整吞整咽期:4-6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还没长牙,部分宝宝还有挺舌反射,食物即使吃进嘴里,也没办法从舌尖挪到舌后,甚至还会吐,因此只能整吞整咽。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准备糊状的食物,让他们有机会锻炼口腔动作。不过根据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宝宝最好到6个月大再添加辅食。

>>> 舌碾期:7-9个月

宝宝开始长牙,但是还不会使用牙齿,一般会用舌头碾烂食物,这时候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这个阶段,宝宝就可以尝试一些粗糙点的食物了,妈妈们要注意,这可是建立咀嚼习惯的好时机,千万别错过了!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在看到大人吃东西的时候,小嘴巴也会跟着动,爸爸妈妈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对着宝宝做出夸张的咀嚼动作,宝宝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练习了咀嚼的动作。

>>> 咀嚼期:10-24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要学会用门牙切碎食物、牙床咀嚼和磨牙研碎的配合过程,要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

在一岁以前,宝宝可以尝试块状食物。这个阶段的宝宝一般已经有4-6颗小乳牙了,可以用牙齿来切断、磨碎食物,口腔肌肉也更有力量了,所以爸爸妈妈们在准备辅食的时候,可以变换出更多花样,像烂饭、面条、肉末等等,宝宝都能hold住,多多地食用,可以充分地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宝宝满1周岁以后,一般来说,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吃一样的食物了,只不过不能大块整条地给他吃,必须要把食物切成适合大小,能让宝宝多多锻炼咀嚼。还有要注意的是,1岁前我们不提倡给宝宝额外吃盐,1岁以后,宝宝的食物还是要少油少盐,清淡的饮食有助于宝宝品尝食物的原本滋味,也不会对宝宝肾脏造成过多负担。

香港卫生署曾经发布过一张辅食期间食物的质感变化图,非常具体实用,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妈妈们可以对照着宝宝的月龄,来参考适合的辅食质感。

初期进食中的小问题

1、宝宝如果六个月之后没长牙,单靠牙龈和舌头也是能把熟软的食物磨碎的,所以千万别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就放弃了给他练习咀嚼的机会哦!

2、宝宝如果在六个月之前就长了牙,也不能跳过糊状食物,提前过渡到颗粒状或块状食物。因为宝宝的舌头和面部肌肉能力还没发育到位,做不了咀嚼的动作。

3、有时候宝宝吃块状食物会吐,是因为从糊状到块状的过渡太快了,宝宝还不适应,并不是不爱吃,只要给足耐心,慢慢会喜欢吃的。

4、千万不要强迫喂食,会让宝宝对吃饭这件事产生抗拒,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

今天的话题主要是在咀嚼力这个问题上,因为后面的影响太多了。而对于宝宝吃什么的问题,我反而会觉得妈妈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学会咀嚼远比吃什么营养更重要。

也常常有妈妈们来问我辅食问题,大家很焦虑,觉得自己对照着书,已经精确到克了,怎么宝宝还是不吃呢?最后容易把问题归结到积食或者消化不良上。其实很多时候,宝宝口味也是会反复的,可能今天不爱吃,明天就爱吃了,所以,在保证奶量的前提下,妈妈可以对辅食保持轻松一点的心态,让宝宝多试试,即使不爱吃也不用太着急,毕竟有几个人能做到不挑食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创办、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发育、早期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