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是将宝宝从唯一的母乳,逐步过渡到以粥,饭为主的成人饮食的一个过程。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宝宝一岁左右是断奶的最佳时间。
断奶,可不像断电一样,手起灯灭,说断就断。难就难在断奶路上的“两座大山”上。只要翻越了这两座大山,再用十月菌重推的“温柔断奶法”,想不断都难。
首先得知道横在断奶路上的这两座大山。
1.心疼
我家姑娘一岁五个月了,还没有断奶,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舍不得给她断。从小只要宝宝一哭闹,就会给她吃奶,她立马就乖了。刚开始也试着断过,一断就哭,实在是见不得宝宝哭,后来也就一直拖着了。
2.肉疼
断奶曾经被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断掉乳汁来源,宝宝主动不吃母乳就可以了。乳房又不是开关,宝宝怎么可能主动“戒乳”,自然乳房和宝宝就都要遭受酷刑了。
1).在乳头上抹辣椒水,墨汁
2).送走宝宝
3).妈妈不喝汤水
4).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胶带粘住乳头,把奶水憋回去
就是这两座大山让断奶之路异常坎坷。但是断奶之路又是非走不可的(宝宝得断奶,添加辅食),要么爬上山顶,下山走到正道上;要么绕过山,换个道,绕小路走。
很显然,走小路既省力(断奶时,宝宝和妈妈不用再受如此酷刑),结果又高效(快速断奶,不反复)。这也就是本菌重推的“温柔断奶法”。
“温柔断奶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要这三者都具备,断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天时:最适合断奶的时间
1.宝宝十到十二个月时,就是断奶的最好时期。机不可失,宝妈务必狠狠抓住这个时间。
十月菌选择这个时间,是由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决定的,这可是宝宝消化食物的主力军。过早过晚断奶都会有损宝宝的健康。
1)过 早 断 奶
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没成熟到足以消化辅食的地步,无法完成消化食物的重任。宝宝会出现拉肚子、呕吐、营养缺失、不长个,没精神。
2)过晚断奶
晚于10个月的乳汁,就叫晚乳了。此晚乳量少不说,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仅为初乳的1/10左右,已经满足不了宝宝蹭蹭长身体的需求了,只会拖宝宝生长的后腿。
3)十到十二个月断奶
这时,宝宝乳牙出来了,胃内消化酶逐渐增多,肠壁肌肉也发育较成熟了,具备了消化多样化食物的能力。正是断奶的黄金时间。
2.断奶季节
最好选择春、秋季断奶。过热的夏季,过冷的冬季会对宝宝胃肠道造成刺激。
地利:最适合断奶的环境
1.断掉夜里和临睡前的奶
这就要和宝爸分工合作了。宝宝吃饱喝足,洗漱完毕以后,就先由宝爸带着,宝妈先休息会(可以敷个面膜,追会儿剧哈),暂时离开宝宝的视线。宝爸带着带着,宝宝和宝爸也就睡着了。临睡前的断乳就这样成功了。
2.断奶要根据家庭环境来决定
这要根据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先从每天吃6次母乳减少到5次,给宝宝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在上次的基础上逐渐减少一次,直至完全断奶。
人和:最适合断奶的身体状态
1.根据当时宝宝的身体情况决定
断奶之前,妈妈带宝宝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保证消化功能正常时再断奶。不要在宝宝生病抵抗力下降时断奶,不可操之过急。
2.宝妈态度要果断
母乳是宝宝的食粮,更是宝宝安全感的寄托。民以食为天,要断掉宝宝自然一百个不愿意。
换句话说,宝妈要准备好打一场长久战了。妈妈不能因为宝宝一哭闹,就“喂奶→不能喂→喂奶→不能喂”无限循环,最后屈服于宝宝的两行热泪中。这样“断一天,吃两天”的断奶方式会增加断奶的难度。
当断不断,宝宝的身体发育营养跟不上,必然会受到影响。既断就要一断到底。
宝宝赖以生存的口粮断了,就要用辅食来补上,这也正是我们断奶的终极目标——用辅食逐渐代替母乳,供给宝宝成长所需的足够营养。
由于宝宝是刚开始接触辅食,最受挑战的就是胃了。虽说中国人的胃是出了名的强大,几乎是百毒不侵。但是这个刚出生的中国胃还是很娇嫩的,得一步步适应外界的刺激。所以,宝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按着十月菌的“辅食添加原则”来。
断奶期间的辅食添加原则
1.食物种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一次只给宝宝添加一种食物,观察宝宝食用以后的身体情况。如果没有出现拉肚子,过敏反应,再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种类。宝妈不可贪多哦。
菌菌:这些引起宝宝过敏的罪魁祸首,宝妈得多个心眼把它们都记住喽,远离宝宝的餐桌。
牛奶、鸡蛋、花生、鱼类、贝类
宝宝出现过敏反应时,身体会闹腾。
呕吐,腹泻
咳嗽
气喘和气短
皮肤瘙痒,皮疹
流鼻涕
宝妈要注意识别,揪出致敏原,避免下次再给宝宝食用同样的食物。
2.食物量由勺到碗
开始时只给宝宝喂1-2勺,每天一次。如果宝宝没有出现“拒你的饭于千里之外的抗拒感”时,再加上排便正常,就可以逐渐添加至4-5勺,逐渐加到小半碗。
3.由流质到半固体再到固体;由泥、粥、羹状到小丁,小碎块
食物由米粥,菜泥,软饭,烂面条再到肉末,逐渐过渡。
4.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
吃饭时将宝宝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免地从客厅追到卫生间;垫上围脖,播放一首悠扬的小曲。尽情享受娘俩的进餐时光,岂不美哉?
菌菌的“温柔断奶法”都在这了,宝妈可要好好利用起来,及时将宝宝的营养需求补充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宝宝的身体素质达标了,才能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走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