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积食了怎么办?

作者:育儿八卦 09-10阅读:476次

中医资料说明,孩子大部分的疾病都跟“积食”有关。积食,亦称“食积”,属“九积”之一(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相当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但比“消化不良”更具有整体性,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孩子为什么会积食呢?

宝宝积食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宝宝年龄较小,天生脾胃比较虚弱,当然,如果孕前夫妻双方主要是妈妈体质偏寒,那么生出来的小宝宝体质也会遗传,寒性体质的人大部分都是过敏性体质。孕妇在怀孕期间,过食生冷食物,也会造成小儿寒体。

因此,宝宝与妈妈都是生生相息的,什么样的母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其次,喂养不当也会造成孩子积食。

小儿在出生之后,称之为“后天”。后天气血的充足主要依靠饮食的供养,而饮食需要脾胃来消化运转,所以古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小儿后天喂养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如母亲素体体寒,故其乳汁也是偏寒,则不适宜母乳喂养,若坚持喂养,则相当于孩子间接食用生冷。

另一方面,发生于孩子添加辅食或断奶之后。如过早添加辅食,或辅食添加不规律,或吃肉、奶、蛋、水果及零食过多等,都会损伤孩子的中焦脾胃,从而形成积食。

此外,如孩子感冒发烧后常常输液、服用抗生素或退烧药等,也容易损伤中焦脾胃,形成积食。

那么,孩子积食主要有哪些表现呢?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当妈妈们发现宝宝有食滞的时候,不要慌张,更不要胡乱用药,伤害宝宝健康,宝宝脾胃虚弱,妈妈们可以选择开胃健食无副作用的食品进行食疗。而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也不可大意,要帮助宝宝规律饮食,避免“积食”发生:

适当控制进餐量,饮食先吃米汤、面汤之类,经6~12小时,再进食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

家长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每餐定时、定量,避免“积食”发生。

除此之外,当发现宝宝肠胃出现了问题,妈妈们也不用慌张,应对小儿肠胃问题,可以采用饮食疗法和按捏疗法:

按捏疗法:

a.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b.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c.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饮食疗法:

饮食上,在调理小儿食滞、肠胃湿热方面,以下食材具有清热解毒、开胃消滞、调理肠道的显著作用:

1、薏苡仁

《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对于小宝宝来说,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非常有利于宝宝较弱的肠胃吸收。

2、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3、山药

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4、白扁豆

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

5、麦芽

麦芽功主要具备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能。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

6、陈皮

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