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易犯“节后病”,原来与吃多了这8类食物有关!

作者:父母堂 10-09阅读:2035次

美味佳肴是节日长假的固定节目。据统计,宝宝节后最易患上的疾病有:

积食、腹泻、食物过敏

宝宝跟着大人吃多了,吃坏了,不仅肚子遭殃,更有嘴馋导致哮喘发作,危及生命。

4岁男童狂嗑海鲜咳喘发作

长假期间,家住武汉硚口区4岁的小杰(化名)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三亚,准备好好跟海鲜大干一场。到达三亚的第一天,一家人用海鲜自助大餐来解了馋虫。虽然吃的撑撑的,但一家人仍旧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打车来到了著名的海鲜市场,点了满满一桌海鲜。

肚子享受了,可身体却渐渐吃不消了,下午小杰就开始出现精神不好的症状,到了晚上更是不对劲,不仅全身起了一片一片的红疹子,而且呼吸也急促了不少,小脸异常泛红。在当地医院进行了简单治疗,一家人便草草的结束了假期,打飞的赶回武汉进行治疗。在武汉儿童医院陈和斌主任医师的治疗下,小杰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不仅身上的疹子消了,呼吸也渐渐平稳了,一家人这才放了心。

新闻来源:湖北日报网

海鲜确实是一道美食,如鱼、虾、蟹、海贝等。但是它虽然味美却常常导致人们出现过敏症状,大人吃多了可能没事,但年幼的宝宝肠道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就特别容易引起过敏。

家长一定要知道,分龄吃鱼虾蟹:

▌鱼

●1岁前:如果宝宝不是过敏体质,那么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尝试鱼肉辅食,鱼肉质呈青色的鱼和肉质呈红色的鱼比肉质呈白色的鱼易引起过敏,可从加白肉鱼(大部分淡水鱼肉质为白色)开始,然后加红肉鱼(如金枪鱼、三文鱼等)。

●1岁后:再加青肉鱼(如秋刀鱼等),且都要去皮食用。

▌虾蟹

●1岁前:虾蟹等甲壳类食物易引起过敏,虾可在9月龄后试加。

●1岁后:如发现对虾蟹明显过敏,要避免或延迟添加,1岁后开始少量食用会相对安全。

4种情况提示宝宝可能发生食物过敏

8天国庆黄金周后,因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吃的太嗨不消化、拉肚子、食物过敏去医院就诊的孩子不在少数。食物过敏往往是突发的,即在进食后立即出现皮疹、荨麻疹、呕吐或者胃痛等症状,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的皮肤或胃肠反应,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家长就要警觉孩子是否出现了食物过敏。

孩子可能发生食物过敏的症状有:

1、 呼吸道症状:流鼻涕、打喷嚏、持续咳嗽、气喘、鼻塞、流泪、结膜充血等。

2、皮肤症状:荨麻疹、砂纸状皮疹、皮肤干痒、眼皮肿、嘴唇肿、手脚肿等。

3、消化道症状:腹泻、便秘、胀气、呕吐、腹痛、肠内出血、肛周皮疹等。

4、 循环系统症状:皮肤苍白、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

8类宝宝易过敏食物

1.牛奶

牛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为1岁以下的宝宝所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都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宝宝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防敏建议:

●1岁以内:避免牛奶过敏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母乳喂养,而且最好能持续到2岁或以上。如应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完全水解蛋白奶粉和氨基酸配方奶粉。

●大宝宝:如果对牛奶严重过敏,任何牛奶产品如酸奶、鲜牛奶、奶粉,或含牛奶的食物如牛奶饼干等都要注意。如果经过治疗宝宝症状消退,牛奶可以逐步再加回到饮食中来,但不要吃巧克力味、草莓味等花色配方奶,使过敏概率减少。

2.鸡蛋

特别是蛋清,因为1岁以内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宝宝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防敏建议:

●1岁-1岁半:只吃蛋黄。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鲜橙汁一两勺,做成橙味蛋黄泥,这样有利于蛋黄内铁的吸收。从1/4个蛋黄逐渐加至1/2个,最后到1个。如果没有过敏体质,可以蛋黄、蛋白都吃,避免偏食。

●1岁半-2岁:最好隔日吃1个整鸡蛋,待2岁以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整鸡蛋。牛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为1岁以下的宝宝所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都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宝宝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3.海鲜

海鲜因为保存不易而腐败,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宝宝肠胃本来就较为敏感,如吃到不洁食物,身体出现的反应往往更甚大人。

防敏建议:

1岁前的宝宝,为避免引起肠胃不适和引发过敏症状,最好少碰海鲜,即使吃也以少量为好。

4.蜂蜜

蜂蜜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可能导致1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

防敏建议:

1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喂食蜂蜜。

5.肉类

有些宝宝易对富含蛋白质而且不易消化的食物过敏,比如有的宝宝对猪肉过敏。

防敏建议:

鸡肉较不易过敏,过敏体质宝宝可以从鸡肉开始试试看。

6.豆类制品

豆类中含有的蛋白属于高过敏原,加上含大量寡醣不易被消化,而容易造成胀气。腹壁肌肉较薄的宝宝本就容易出现腹胀,若再吃入豆类制品更易雪上加霜。

防敏建议:

小宝宝应暂时远离豆浆、豆腐干、豆腐、红豆和绿豆等豆类制品。1岁后可尝试少量食用。

7.桃子、柑橘

宝宝6个月左右,妈妈会开始让宝宝喝点稀释的果汁,但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及果酸,易刺激婴儿的胃而造成胃液逆流。草莓、奇异果等水果果实内的籽因不易被分解,也不适合让宝宝吃。

防敏建议:

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建议避免食用柑橘类水果的纯果汁。即使喝柑橘类以外的果汁,也要把握以1:1的比例兑水原则,并慢慢增加摄取量,使肠胃道慢慢适应。如发现明显过敏,要避免或延迟添加,可尝试1岁后开始少量食用。

8.坚果

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八类含高过敏原的食物,其中排第一的就是花生及花生制品。我国最常见的见过引发过敏的是腰果,美国是花生。再者,3岁内的孩子拒绝和吞咽动作不协调,在大笑、追跑时,异物会瞬时随气流进入气管,容易发生窒息,所以不建议婴幼儿食用花生和其他坚果。

防敏建议:

建议3岁后,再给孩子吃花生和其他坚果。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尹佳、姜楠楠、文利平、李宏等人,通过历时15年的过敏性休克最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布了中国人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诱因排序以及过敏性休克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特点。

● 0-3岁婴幼儿过敏性休克的首位原因为牛奶,占62%

● 4-9岁儿童首位原因为水果或蔬菜,占59%;

● 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组,首位原因都是小麦,且随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攀升。

更多内容关注父母堂(ask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