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最容易掉进这20个“大坑”,你中过招吗?(下)

作者:互联网 12-21阅读:1129次

亲子阅读最容易掉进这20个“大坑”,你中过招吗?(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在理论上都很清楚:早期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知识和开阔视野,促进他们想象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还能使孩子获得情感、社会性、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一到实践中,一些父母由于不了解幼儿阅读的特点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求和发展,从而导致孩子错过爱上阅读的大好时光;而更多的父母却是由于过于焦虑和持有过高的期望值,太希望年幼的孩子通过阅读成为一名“神童”去赢得“辉煌的未来”,于是将轻松又有趣的阅读当成了孩子知识学习的“跳板”,让孩子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反而厌恶阅读。所以,父母的方法不对,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以下是父母在亲子阅读中最容易掉进去的20个“大坑”,这些“大坑”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造成孩子不良的阅读习惯,从而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请看看你自己中招了吗?

11.只认西方读物,忽略中国绘本

点评:很多中国的父母以为国外进口的绘本都是优秀的,而国内的原创绘本内容质量不高,所以他们只给孩子读国外的绘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国外的进口绘本中也有不少糟粕,希望父母能够认真鉴别。另外,近年来,国内的绘本作家非常努力,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原创绘本,只是在推广方面还欠缺力度,再加上中国绘本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大量的外国绘本所占据,所以一些优秀的国产绘本至今还未被广大父母接受和认可。

事实上,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与他的母语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父母除了给孩子阅读一些优质的国外绘本、开阔孩子的视野之外,还应该在阅读中给孩子传递大量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让孩子从小了解祖国的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具备真正博大的胸怀。如果脱离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孩子是无法健康成长的。

所以,父母应该花时间多了解一些中国的原创图画书,让孩子从这些优质的中国原创内容中汲取更多的成长力量!

12.盲目迷信“分级阅读”

点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阅读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图画书的选择通常也是按照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进行的。但是这种年龄的分类既有生理上的年龄,也有真实的阅读年龄,阅读年龄比起生理年龄,更能衡量一个孩子的真实阅读水准。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年龄就是0岁;但如果一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5岁孩子阅读的内容,那么他的真实阅读年龄就是5岁。

另外,现在很多的国外绘本分级阅读是按照外国小朋友的年龄来划分的。由于成长环境不一样,适合国外孩子的分级阅读不一定就适合国内的孩子。所以,父母在为孩子购买书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13.认为阅读就是读经典书籍

点评:的确,选名家的经典作品是孩子阅读选择的好方法之一,但并不是只有名家的作品才适合阅读。只要是充满了阳光、温暖和正能量的图书,并且也是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孩子就都能阅读。

父母需要警惕的是,对于一些对名著和经典进行改编的缩写本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之所以要改编和缩写,就是因为原著还太不适合孩子阅读,而经过改编和缩写的经典作品也很容易偏离原著的意境,所以父母应该结合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为孩子选择相应的图书,而不要盲目迷信经典的缩写本。

亲子阅读最容易掉进这20个“大坑”,你中过招吗?(下)

14.只让孩子读虚构类的故事书

点评:故事书通常有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这两种不同体裁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大多数的图画书都是属于虚构类的。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增长,针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雨后为什么有彩虹”等科学问题,又比如“为什么外国的小朋友跟我们讲的是不一样的语言”等人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虚构的故事书就无法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需求了。

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合理搭配阅读资源,不能只让孩子阅读虚构的故事书,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发展特点,增加非虚构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题材的故事书,对孩子进行阅读启发,让孩子的知识体系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

15.急功近利,以为让孩子阅读就是学习和认字

点评:不少父母希望通过绘本阅读教会年幼的孩子认字,这种想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通过阅读,孩子的确可以逐渐获得一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知识,包括认字。但认字并不是阅读的重点,更不是一项强制性的严肃任务。

如果父母把阅读作为识字的唯一重要手段,给幼儿规定每天读书的页数和认字的数量,强制孩子阅读和学习“知识”,这就违背了幼儿“寓教于乐”的学习特点,让有趣的阅读变成了强制孩子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不但毁灭了孩子的想象力,剥夺了亲子阅读中孩子本该拥有的温馨、安全感和心灵慰藉,剥夺了孩子主动体验阅读的能力,还会让他承受这个年龄不该有的阅读压力,导致孩子厌恶阅读,失去阅读兴趣。

16.认为阅读就是说教和讲大道理

点评:很多父母在讲完故事之后,喜欢提问孩子:这本书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有的父母不但提问孩子“故事有什么启示”,还会自己提炼中心思想传递给年幼的孩子,把阅读作为说教和讲大道理的工具,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发挥绘本阅读的巨大价值。但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错误的。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为孩子讲故事,不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理吗?这也有错?

当然,通过绘本阅读,让孩子明白事理,这没有错,因为好的绘本都会很自然地蕴含着做人与做事的道理,但是错就错在父母的方式方法上。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每次父母讲完故事,急着提问孩子故事的意义,幼小的孩子能够明白什么是意义吗?谁又能确保他们就完全听懂了整个故事呢?要求幼儿谈论故事的启示,这个难度太大了,既不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也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乐趣。

其实,早期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能让他们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书中的深藏的大道理,而是有趣的故事情节。让他们开心的可能是某句话,可能是某个可爱的表情和动作,也可能是一个贴近自己生活的小片段。这也是让他们能乐此不疲地反反复复阅读同一本书的主要原因。

如果父母确实需要通过绘本故事给年幼的孩子传递一些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可以根据孩子近期出现的问题,按照孩子的年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孩子喜爱和合适的绘本。通过游戏和轻松的聊天形式,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孩子带入故事,引导孩子主动发现和体会书中的道理、慢慢理解自己的行为问题,而不是强硬给孩子灌输他无法理解的各种大道理。

父母通过轻松有趣的亲子阅读,让孩子首先与故事产生共鸣,体会到快乐;不要从成年人的视角刻意给孩子提示故事的意义,迫不及待地说出大人认为的道理。父母只需要正确引导,让孩子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主动体验和探索生活,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所蕴含的各种生活哲理,包括生活习惯、行为规范、情绪管理、文化价值观和人生信仰等,并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逐步将其转化成内在的动力,自觉遵守各种行为准则。

亲子阅读最容易掉进这20个“大坑”,你中过招吗?(下)

17.认为阅读就是要做到能背诵

点评:很多父母很在意孩子是否能够背诵整篇故事,以此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但是父母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对故事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想象力。当孩子真心喜爱所阅读的内容时,他们很容易就能记住一个故事,而且也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感想,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来重新讲述原版故事。

强迫孩子机械背诵所阅读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孩子通过阅读获得观察力,通过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画面色彩获得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锻炼了表达能力,这样孩子才能最终真正喜欢阅读并持之以恒,而这些能力比背诵一句话与一个故事更有意义、更重要。

18.认为阅读就是要学会复述故事

点评:如果父母没有强迫,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自愿复述这个阅读故事的,那么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如果父母给孩子阅读就是为了让孩子必须学会复述,而不是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内在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阅读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复述故事。当孩子主动愿意与父母分享阅读体会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并做个好听众,好好欣赏孩子带来的故事感受。

19.故事书的字越多,就越能学到东西

点评:父母不能以字多还是字少来衡量一本书的质量高低,不能以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对待一本书的态度。也许在父母眼里,一本没有多少字数的书是没有意义的,但那些有趣的图画却深深吸引着孩子。孩子愿意反复阅读那些美丽的图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尤其当孩子看图说话的时候,就更体现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这也为孩子今后的写作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孩子都上学了,就不需要父母阅读和朗读了

点评: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没有必要再给孩子阅读了,孩子也没有必要再读绘本了,因为绘本太简单了,孩子应该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了。但是,很多父母时常会抱怨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不愿再阅读了。父母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后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正是与他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有关。

其实,不少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图画书并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幼稚,很多很有趣且具备阅读的价值,尤其对于小学阶段还没有能力根据纯文字构建自己的思考能力、缺乏生活经验的儿童来说,优质的图画书仍然能帮助孩子感受和理解文章的情节。

孩子在6~12岁这个阶段能够独立阅读了,但是父母还是应该每天花上20多分钟的时间为孩子阅读和朗读,不要放弃这种宝贵的亲子阅读时光,让孩子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叙事的能力,逐渐真正做到用更多的词汇和复杂句来形容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所述的故事内容丰富、有头有尾、人物关系清晰、对话和场景描述都非常生动,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内容选自《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卢欣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授权刊发。

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 ¥34.6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