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天使宝宝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你会越发觉得他们好像开始变坏了!
他们似乎开始会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他们开始吃手,开始自言自语,开始乱丢东西。再长大一点,他们会闹脾气、摔东西、甚至会开始骗你,和你顶嘴了!
其实别误会!这些看似不好的东西可能都是宝宝成长的信号哦!
这些“坏习惯”其实是“大发展”!
刚出生~1岁:吃手指
4个月~2岁:到处捡东西吃
5个月~1岁:用手抓饭
5个月~1岁:爱尖叫
6个月~1岁:爱玩卫生纸卷
6个月~3岁:依恋与恋物
6个月:怕生
7个月:咬牙发狠
1岁~2岁:“乐此不疲”的搬运工
110个月内吃手并不是坏习惯
●能准确控制肢体行为了
妈妈们会发现,大多数孩子在3-4个月时候就会开始吮吸手指。其实吮吸手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刚出生的孩子对自己肢体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你还记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在空中胡乱挥舞双手的样子吗?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成长和尝试,宝宝终于才能把手指准确地塞进自己的小嘴里。这本身就是小小的进步呢!
●开始长牙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宝宝开始长牙了哦!宝宝的牙床有点不舒适,甚至慢慢会痒,疼。吃手可以减缓自己牙床的不适感,所以这个时期宝宝吃手的现象”几近疯狂“。
●对外界的“学习”
这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行为。哈哈,妈妈们可不用过于惊讶。宝宝最先可以控制和准确感知的,是自己的嘴巴和舌头。所以他们喜欢通过用嘴巴的吮吸来了解事物其实无可厚非。这是他们认识外界的一种“学习”行为,可以刺激大脑发育。
●稳定自我情绪
很多妈妈都知道安抚奶嘴的作用,其实孩子的小手就是最天然的安抚奶嘴,可以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妈妈如何应对: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通常到五岁时这个习惯就会逐渐消退。所以现在强硬地制止宝宝吮手,会给宝宝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小宝宝吃手并非不良习惯,除非宝宝吃手的持续时间过长,吸吮力度非常大,让宝宝手指皮肤皲裂,并可能影响宝宝的嘴型或牙齿整齐时,才有必要进行干预。
1岁以内,不必多加干涉。
喂奶时,满足宝宝吮吸欲:母乳妈妈适当延长喂奶时间,边喂奶边抚摸宝宝,和宝宝交流,让他感到爱和温暖;混合喂养的妈妈还要注意奶瓶和奶嘴的选择。奶嘴上的洞口不要太大,以免宝宝因太早喝完奶而吮吸欲未得到满足。
在卫生干净的前提下,让宝宝随便吃:妈妈们可以把宝宝的指甲剪好、磨平,小手常洗干净,让Ta随便吮吸手指。
多让宝宝做一些用手的动作:如抓握、玩手铃等,促进宝宝的动作发育,也会减少吃手的机会。宝宝清醒时,多到户外活动,看看周围的环境,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宝宝也会减少吃手的机会。让他们认知更多的事物,开发他们的大脑。宝宝熟睡后,将手指拿出来,避免长期吮吸手指导致牙齿咬合不良。
3岁以后依然对吃手指痴迷,就需要坚决制止了。
多陪伴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心理安全感;多赞美宝宝,少批评,减少心理焦虑;多让宝宝做运用手指的活动,转移宝宝注意力;严重的,可以咨询医生,采取心理治疗或行为矫正。
2捡起东西就往嘴里送
●口腔敏感期
到处捡东西吃当宝宝4-5个月的时候,凡是触手可及的东西总爱放到嘴里咬一咬。妈妈们的心都漏掉了半拍:稍不注意,宝宝就把地上的东西放进了嘴里,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呢。
其实宝宝到处捡东西吃是处于口腔敏感期。小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他们会用嘴来探索世界,不管拿到什么东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感知物体的味道、质地、性状等,这样他就会觉得对于这个世界又熟悉了一点。这是宝宝的口腔敏感期。
●强行阻止可能引发补偿性反应
一般来说,口腔敏感期应该在2岁前完成。在此之前,强行阻止宝宝的口腔探索活动,可能引发以后的补偿性反应。很多大孩子喜欢咬指甲、甚至是爱咬人,就可能与此有关。甚至有些补偿行为可能持续到成年后。
妈妈怎样应对:
在宝宝想把脏东西塞进嘴里前,给他换上干净的物品。如果宝宝见到什么就咬什么,妈妈可以将水果切成长条形,让宝宝去抓咬。
3用手抓饭脏兮兮
●自我意识觉醒啦
用手抓饭宝宝开始吃辅食了,可是宝宝不喜欢用工具,喜欢直接用手拿来吃,拿到什么就吃什么,甚至直接伸手到汤碗里捞。很多宝宝在5个月-1岁的时候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这种“不规矩”的行为。用手抓饭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
爸爸妈妈要明白,能用手抓饭的宝宝其实是很棒的。这是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想自己吃饭,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
●培养不挑食习惯
宝宝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悉度,逐渐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避免宝宝长大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妈妈怎样应对
把宝宝的手洗干净,穿上小罩衣,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吧。给宝宝的饭菜汤只装一点点。值得注意的是,像花生粒、爆米花、小豆子之类圆而坚硬的食物不能让宝宝抓食,避免卡在喉咙里。
4不停乱拍桌子,发出声响
●学会扔掉手中的东西
孩子在6-7个月的时候,手指的发育更加成熟,手指变得比以前更加灵活,开始学会主动放下或者扔掉手中的物体。
●学会捏起细小的物件
8-9个月,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的东西,说明孩子的手部活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候,他喜欢像一个小魔王一样的到处抠抠抠!
●学会通过拍打来认识外界
对着墙和桌子就是一阵没有尽头的花式拍打!这个时期的妈妈们可能会生出很多怨念啦!天使般的宝宝瞬间变成一个日夜不停歇的捣蛋鬼,这里扣扣那里拍拍,又吵又烦,还会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
妈妈如何应对:
妈妈们千万不要误会了我们的孩子哦!这些看似捣蛋的行为实际上反而说明了我们的宝宝智力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运动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他们正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具体表现哦!反而妈妈们应该多把注意力集中力在宝宝手上捉过来的东西,避免危险的发生。
5“认生”,看见陌生人就哭
●学会辨别面孔
很多宝宝在小的时候,被身边的叔叔阿姨抱来抱去也不会反感,反而乐呵呵的。但是很多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认生,看见生人或者有不熟悉的叔叔阿姨求抱抱的时候,宝宝往往会立马通过大哭来显示自己的不同意!
有些妈妈会认为这是宝宝性格内向,同时因为宝宝大哭也让自己很尴尬,从而认为这是宝宝变坏了。其实不是哦!这可是你们家宝宝变聪明的表现哦!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辨识爸爸妈妈和别的陌生人的面孔,看到不认识的面孔会产生抗拒的情绪,实际上就是这种能力加强的表现呢!
6宝宝开始撕纸和乱画东西
●撕纸巾和撕纸
宝宝一周岁之后,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你会发现他变得很喜欢撕纸巾和撕纸,一条一条地撕,乐此不彼。这时候妈妈们肯定很为这些“雪花”一样的垃圾苦恼。那么我们应该指责孩子们吗?
其实孩子们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喜欢撕纸巾呢?除了手指关节细小运功的成熟发育之外,大脑的快速发育也成为他们的小指头能够很好地听从大脑的指挥的重要原因。
●在墙上乱画画
很多妈妈都有这个苦恼。白花花的墙壁就这样给孩子“玷污”了,心疼地很!扭曲的线条,你可能看都看不懂孩子究竟在画些什么东西,但是这同样也是大脑和肢体更加紧密配合的结果哦!说明你的宝宝又长大了许多了呢!
乱涂团画同时也能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需要,妈妈们不要随意阻止哦!
妈妈应该如何应对:
你可以给他们提供超级大张的纸给他们尽情“发挥”,现在也有一些专门挂在墙上供孩子画画的大卷纸,妈妈们不用再觉得孩子“变坏”啦!他们是长大了!至于纸巾这事情嘛······多准备几张给宝宝撕就是了,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撕着撕着就吃进嘴巴里哦!
7自言自语甚至尖叫
7个月到一岁之后,很多宝宝都开始进入自言自语的阶段。叽里呱啦说一大段,但是我们也听不懂他们究竟在说什么。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烦,想要阻止他们!甚至有些宝宝有时候还会发出细心裂肺的尖叫声,这着实让妈妈很是抓狂!
●自言自语是自我思考的表现
千万别哦!这个时期的孩子之所以会自言自语,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已经有一定进步,掌握了一定的表述能力。同时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学会了“思考”。只不过他们还不能像我们一样在内心世界里两个“我”自我争辩,他们直接就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而已。
妈妈如何应对:
下次,你可以留心仔细听一下孩子的自言自语的内容,你可能会觉得很搞笑也可能觉得很幼稚,但是这都是他们学会思考的过程,我们不要轻易地打扰他们的思路哦!其实每个妈妈都有超能力,只要你能用心多听几遍,你很快就能知道你的孩子每天都在“思考”些什么人生大问题了!
●尖叫有时竟然是自我探索的表现
5个月左右的宝宝,他们会发觉自己能用最大的声音去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对他们来说,自己能发出这种奇特的声音是一件相当刺激、相当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们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喊叫。如果他们的叫声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一次,他们的分贝会更高,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也许尿湿了、饿了、累了、想睡觉了或者受伤了。也许是宝宝感觉到寂寞了,用尖叫来要求父母的靠近和爱抚。
也许是因为情绪的不稳定而显得烦躁不安。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回应宝宝的感受。你可以拥抱他、抚摸他或对他说话,令他安静下来。宝宝在利用它锻炼自己的发音系统。宝宝会觉得自己竟能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是太有意思了!
妈妈应该如何应对:
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对任何人,尤其是对宝宝说话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尊重宝宝的探索行为,让他尖叫吧。
如果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尖叫一般不会持续很久,重点是要观察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8拿起他的娃娃就放声大哭
●恋物情结是一种心理依赖
6个月~3岁宝宝老是喜欢抓着固定的那只玩具熊,一被拿开就大哭起来;宝宝总是喜欢卷自己的头发、吮吸手指、拉着妈妈的衣角才愿意睡觉……
其实宝宝恋物是正常现象。恋物多因缺乏安全感,3岁后会消除。恋物癖是指成人对特殊物品的收集癖与玩物癖,患者常在拿到物品时会产生某种兴奋感。但宝宝对于小被子和奶嘴的依恋,则属安全感的慰藉而非兴奋感,因此并不等同于恋物癖。
其实,宝宝恋物多数是正常现象,到一定年纪会自然消除,家长无需矫枉过正。宝宝8个月到1岁时,最容易对某些人或物品产生依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通常是宝宝遇到环境变化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宝宝离开妈妈逐渐独立的心理过度过程
婴儿期如果妈妈或宝宝的照料者能够细心、耐心地抚慰他们,宝宝们就会与照料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表现为喜欢依偎着照料者。一旦孩子与密切接触的照料者分开了,这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就会被打破。
于是,宝宝就会开始从身边寻找一些物品来代替。当他们感到孤独、焦虑或恐惧时,就会紧紧地抓住这些物品,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种安全感。
乳房、奶瓶;指头、玩具或拳头;毛毯;柔软物品;照顾者的身体都可以让宝宝获得舒适安全感觉,这是宝宝离开妈妈的心理过度过程哦。
妈妈怎样应对:
不用拿走宝宝的依恋物,尊重宝宝。宝宝长期抱着的物品,要注意清洁、烘干,避免细菌滋生,要确保依恋物的清洁卫生。如果可以,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依恋物”,这样需要清洗或暂时找不到它时,就方便多了。
9开始学会说谎
●说谎是想象力和智慧的结晶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谎了呢?研究表明,他们大概在2岁以后就开始掌握了这项“新技能”。但是爸爸妈妈们大可以放宽心,因为这阶段孩子学会撒谎是有原因的,不用太紧张呢!
孩子在2岁之后想象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很多时候他们在想象和现实当中傻傻分不清楚,会不经意地把想象的虚幻的东西当成真实的东西来表述,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他们变得爱说谎的原因了。
但是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我们还是应该认真甄别孩子的主观性。你可以顺着孩子的话问下去,如果孩子渐渐显示出他刻意说谎的迹象,就要问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并好好教育了!
10独霸东西
●分清“你我”,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在18个月的时候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可以却分你和我之间的概念了。所以这个时候的他们开始喜欢把东西紧紧地“守护”着。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上去他们总是那么霸道地把东西占为己有,一点也不愿意分享。
爸妈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在分辨好“我的”和“你的”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要随便拿。同时也要适当学会分享。
11爱发脾气,倔得像头牛
●暴脾气容易成就独立人格
宝宝一岁多的时候时候,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好像一夜之间,你们家的那个小不点居然会发脾气了!
有些妈妈会觉得孩子“学坏”了,实际上并没有。孩子开始变得爱发脾气,倔得像头牛是因为他们进入了“成长叛逆期”。当你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这样的现象的时候,你应该默默感到开心呢!因为凡是强烈抗议反抗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可能成为坚毅而独立的人哦。而“乖乖宝”的温顺小绵羊长大之后更趋向于“优柔寡断”,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哦!
●顶嘴是思维的成熟
很多妈妈会觉得宝宝顶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然后马上恼火,十分生气!其实孩子开始会顶嘴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他们开始“计量”事情的“对错”,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自我思考,是思维的成熟。
妈妈应该拒绝说教式的教育,从细节处和孩子讲道理,这个事情他们正在建立“对错”标准,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而深刻。
当你觉得孩子“变坏”了,千万不要急着为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可能都是宝宝长大和变聪明的标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