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之走遍天下灵璧胃

作者:互联网 04-01阅读:438次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娘娘说

作者/爱谁谁

说来惭愧,陈晓卿是灵璧人这事,我是在《舌尖2》开播后才从一个老乡口中偶然得知的。没想到轰动全国纪录片的背后操盘手,竟和我一样长着一个灵璧胃。陈老乡说,人最初的味觉记忆是很难消除的,会影响一辈子的饮食喜好。如此想来,陈老师在他的美食专栏中推荐的那些吃食,我也极有可能会爱上。所以,凡是凑巧去了陈老乡曾推荐了美食的地方,我也都会有意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小巷陋室中的美食,凡是能找到的,倒也都还算可口,虽品不出其中的诸多“道道”,吃一顿难忘的出差工作餐倒是实现了的。

不管陈老乡推荐了多少外地美食,即便是相比较已经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北京,舌尖上最留恋的还是那些魂牵梦绕的灵璧小吃。读了陈老乡的专栏,你会觉得这天底下除了安徽宿州灵璧,其他地方都称不上是美食之都,北京的“心里美”相比较灵璧的“弯腰青”简直不能归为一个级别,都要同情北京人吃不到好萝卜了。

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在陈老乡的舌尖上、笔头下和情怀里都占据极高地位的那些灵璧小吃,大部分也是令常年身在异乡的说到就能进行一下吞咽运动的,可有那么几种的体验,终究还是显出了我们的代沟来。更让我感受这种同乡异情差别的还有,在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中最为活跃的几种代表,陈老乡竟然几乎没有提及,或是只一笔带过。我们生活在灵璧的时间终究前后相差了近30年,足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也正是那些同时成为我们两代人舌尖好的才是宝贵。现代有人通过恢复红楼梦中的菜品体验清朝贵族生活,苏东坡的诗词也可以整理出一个宋朝食谱,那些灵璧民间小食,能写进了名噪一时的美食家陈晓卿的美食文集中,终有一天也会被后人模仿起来。想到此,我也觉得有必要不时为那些记忆中伴我长大 的小吃食留几笔文字了,想想200年后的一个美食好爱者,正在研究陈晓卿,我的几笔文字能在模糊辨认环节出现不?

舌尖上的美食之走遍天下灵璧胃

酱豆

陈老乡写过我们老家的一种酱豆,用舌尖的视角来看这个在我记忆中因为太过熟悉而从来没有留意过的小菜,竟然也会不自觉间咽下口水。于是,让还在老家的同学,千里迢迢的给我寄了一些过来,同学母亲煞是不解,快递费十几块在城市里买不到这东西?寄到家的时候,从狐疑的快递员手中接过,回头面对的就是捂起口鼻的老公和婆婆,对,他们都认为快递的东西因为时间长已经坏掉了。只有我闻着那夹杂着淡淡的霉味和微臭延长开来却有股清香的味道会心一笑:同学家的技术不错啊。

每年夏末秋初,每家都会捂豆子,黄豆煮熟,放在一个大缸中,即便天气很热,还是要把缸放在锅灶口以加温,两天之后,再掀开大缸盖子,黄豆上就出现了一层白毛毛,同时一股微臭散溢开来。按照现代科学来看,微生物都已繁盛到这种地步,那食物肯定是不能吃的了。可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微生物恰到好处,反倒成就了民间一道名菜。

准备好盐、辣椒、花椒、八角等,在一个更深的缸中,一层豆子一层调料地搅拌,密封,再经数十天的发酵,一坛酱豆就完成了,再开盖时,辣椒的清香就已完全掩盖了黄豆的微臭。此时,可以切些萝卜放进去。

刚出锅的馒头,掰开,在冒着热气的馒头上夹上一层红红的酱豆,点缀几片脆脆的萝卜。立此为据,直到现在,那都是我能想到人间的极致美味,我才不会说这样的一顿我能吃几个馒头。

把酱豆在太阳下晒干,能够存储数年时间,同学给我邮寄来的,就是这种。用香油泡上一段时间,唤醒沉睡的黄豆,同样是夹在刚出锅的热馒头中,对,这个排在我的人间美味第二位。

和四川泡菜一样,每家每户的酱豆味道是不一样的,即使步骤和配料完全相同,但味道终有区别,人们也一般都觉得自家的酱豆最好吃。所以,当母亲近几年已经少做酱豆,我吃到人间极致美味的时刻就少了很多。今年春节回乡,因为之前给我快递了干酱豆,同学母亲为我精心准备了带萝卜的新鲜酱豆。不远千里不嫌麻烦地带了过来,兴冲冲让婆婆蒸了馒头,吃到口的那一刻,竟有了些后悔。神圣毁于朝圣,原来,我记忆中的人间极致美味再也无法回来。

在狭窄的弥漫着蒸汽的厨房中,妈妈从大锅中取出一筐大馒头,早已等在桌边的我们,拿起馒头抹上酱豆,吃的酣畅淋漓。一家人,一碗酱豆,一锅馒头,一顿饭。原来那才是人间极致美味。

舌尖上的美食之走遍天下灵璧胃

SA

陈老乡称这是他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不管这个叫SA汤,毕竟电脑打不出来的字都会被时代抛弃,这个据说由乾隆先生命名的汤,我们现在叫胡辣汤。

胡辣汤跟着灵璧外出打工的人群,早已飞出了宿州和灵璧,到了东南沿海很多城市。在上海、南京一代,你肯定能经常碰到打着胡辣汤大招牌的早点铺子。因为被委以了衣食生计的重任,胡辣汤也就经过了工业化的处理,在操作上简便了很多,没有吃过原版的人们,作为一个城市中常见的早点,还是可以被评为受欢迎一类的。但对于品尝过原版的人们来说。不免就要挑剔一些,对着那些操作者们抛几个白眼,却仍照吃不误的。

胡辣汤也就是陈老乡所说的SA汤,原版应该是用鸡骨头小火慢熬,两只鸡骨架,经过数个时辰的慢熬,也能把一大锅水熬成乳白色,汤中会有一些撕碎的鸡胸肉。重要的是保持汤的持续高温。

你进了店铺,向老板说声:来碗汤!老板在已经撒了一层胡椒粉的碗中,打上一个鸡蛋,一手将汤缓缓倒入,一手快速搅拌鸡蛋。等到碗快要满了,老板手中的勺子也正好倒完,鸡蛋也早已成了蛋花,黑色胡椒面点缀在白黄相间中。最好是能够看见呼吸蒸汽的那种冬天早晨,一碗汤下肚,额头上冒起一层汗。走出小饭馆,简直可以征服全世界一般。

我在高一暑假做了一个外科手术。住院的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早餐都是老妈用一个特大饭盒端来要求人家给我加了个蛋的SA汤。那个手术在我成长过程中可谓臭名昭著,在一个少女的青春发育期,大量的手术后进补类饮食,直接导致了我的青春期肥胖,也由此奠定了我多年以来的坚实的微胖基础。现在想来,元凶之一也就是每天早晨的这一碗SA汤了。

陈老乡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被我连喝了七天,现在想来竟然没有丝毫反感之情,也真是经得起考验了。

作家阿城曾写过“所谓思乡,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乡愁,竟是这样简单。走遍天下,吃遍美食,终是一颗灵璧胃,陈晓卿如此,人人也都是如此。对,厨房里的酱豆要拿出来用香油泡上了,另外,我是不是可以自己试试做碗SA汤?

舌尖上的美食之走遍天下灵璧胃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