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娘娘说
作者/辣妈菲爷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仿佛指着鼻子骂我,《焦虑的中国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文章从成功的香港妈妈陈美龄开始说起,说她是怎么靠优秀的教育,让三个小孩通通进入斯坦佛。
她的教育理念也让无数父母瞠目结舌,例如:不要制定每天的时间表、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这种教育理念和现阶段大部分中国父母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朗朗的成功秘诀让无数父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竭尽全力地给孩子报最好的培训班,辅导班,兴趣班,送进最好的学校。
去年,魔都小学一年级家委会竞选就像选CEO一样,让人倍感暴击,连孩子的幼儿园都要开始全民碾压: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爸爸,和央行外管局爸爸,管理35亿的基金经理,南汇40套房的拆迁户土豪……
你瞧,这些牛逼轰轰的大人物,为了当选家委会的其中一员,在孩子教育这件事情上,不也是拼尽所能,各显神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拼爹拼妈悄然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必需品,就连北京高考状元都说,“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
“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想通过个人努力打破阶层日益加难”这些带着“丧气”的语调占据了当时舆论的话语权。
但是舆论真的和现实世界相符吗?这些现象真的只是被夸张化,戏剧化,为了抓人眼球而报道出来吗?
《极限挑战》第四季一开始就直面了残酷的教育,在第一期节目的最后,节目组为上海崇明中学的100名高三学生准备了一场特殊的百日誓师大会,最先到达终点的20名同学获得奖品。一开始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点,但是随着男人帮抛出来的六个问题,逐渐有了明显的差距。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当所有问题都提问结束后,仍然有同学站在原地,最后哨声一吹,大家开始起跑冲向终点,排名并非一成不变,后面的同学努力朝前奔跑超越了前人,最后因为天生的体力优势,基本都是男生占据前20名,唯一的女生是起跑之前站在第1条线的女生,靠着父母给她的先天优势,她也挤进了前20名。
父母的文化、财力和事业的水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子女的关心程度,是前面六个问题的指向,这些因素都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和程度,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之深,能不让中国父母焦虑吗?子女的教育真的不是在拼爹吗?
可是拼爹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真的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吗?
A是某一线城市市政府的高官,他女儿一毕业的时候,他就为她安排了好的招牌闪闪的单位,可能因为关照的关系,她没啥活干。呆了1年她觉得没意思就让她爹给换了另外一个单位,但进去之后依然是从最基础的活开始干,依然没意思,于是几年间,她让A给她换了好几家工作单位。几年兜兜转转,在同级的同学都凭着勤奋刻苦的精神当上管理中层,她却还在刚入职的位置原地踏步。
父母为你创造的优势,决定了你的起点,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如同《极限挑战》里的六步,在你漫长的人生路上,也只是区区几米,往后的路,还是得靠着自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B是部队高管,转业后成了垄断行业老总,他给他几个子女都安排了最吃香的单位,供销社,盐厂,糖厂。他的子女初中毕业之后就过上了当时人人羡煞光线又舒服的生活,可是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行业倒闭了,他的子女也都西岗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任何傍身技能,现在居然沦落到领取政府的低补。
父母能在他们最好的年代竭尽所能的帮助你,让你暂时领跑,但是时势在变化,社会在变迁,权力也会没落,命运这条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父母永远没法一辈子为孩子遮风挡雨,中国式父母的焦虑会悄悄毁掉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拼爹妈是拼——能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去面对他们的人生,让孩子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教育的全部责任在家长,学校和老师都只是重要的伙伴,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决定孩子飞得多高多远的线始终牵在父母手中,父母需要正确教会孩子以下几点:
1. 有自我驱动力,成就自我
但凡能在一个时代里闯出些名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自我驱动力特别明显,从小就爱折腾,对未知永远保持好奇心,爱探索,即使拼搏过程艰辛,但是永远不满足于现在,永远在想下一步。现在社会变化那么快,爹妈创造的优势已经让他们成为同龄人中的强者,而具有这种自我驱动力的人,一旦碰到合适的时机,自然能够迎风而上,强者愈强。
A和B家里都是做生意的,A从小就沾沾自喜家里有钱的程度,让她即使将来考不上好大学,也能回家数钱,从来不好好读书,后来家里花钱上了个三流大学,毕业就随意找了份几千块的工作,靠着家里补贴买了房子买了车,后面顺理成章结婚嫁人,但是家里总不能补贴她一辈子,后面的人生A还不是要靠自己。
B和A不一样,她从小就爱听她爸爸分享生意经,她爸也鼓励她创业,认为他女儿以后创造的天地将会比他强,后来B在国外读大学的时候就顺便拿下了某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凭借分销做到每年几千万的流水,年纪轻轻就登上财富巅峰,令人佩服。
2. 能领悟幸福,追求品质生活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已不愁吃穿,也不再认为越成功越幸福,和财富地位伴随的通常是焦虑和压力,有人抗住了,能驾驭调解,就是雨后放晴的彩虹,愉快享受其中的乐趣,扛不住的人,每天深陷在焦虑和压力中,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只是胆战心惊,索然无味。
未来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更懂生活,有更高领悟幸福的能力,不再在赚钱和享受人生中纠结,我认识的两个朋友,他们放弃了高新的金融行业,一个去做了文艺的花艺师,一个则去了音乐的小王子。
3. 有自己的审美观,T恤也能穿出气质感
审美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读书的时候,班上总有那么几个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或许他们不是最好看的,但他们却是班里的潮流icon和坐标,再平凡的衣服穿在他们身上都有独特的韵味;与之相反的是,有些人即使华服加身,穿着商场里标价上千的衣服,依然能透出土气。
后来结婚买房装修,有人精打细算却装出了温馨宜居的小情调,有人花了巨款却也只能收获大杂烩风格的土豪风。
说到这里,中国父母们,不如就尝试放弃你们的焦虑,试着放开紧张的双手,把眼光放远点,未来有那么多可能等着孩子去一一经历,我们只需要用心教会他们怎样去打开这种人生的可能性,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去一一体验,一一创造。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