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7月,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妈妈们每到这个时间就会提高警惕或陷入担心,手足口病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又该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呢?
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感冒一样,是由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需要注意的是,少数孩子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甚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会导致死亡,所以妈妈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是正确地识别和判断重症情况才是避免发生悲剧的关键因素。
手足口病的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度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据儿童医院传染内科胡医生介绍,儿科临床上总结了一个“三个四”原则: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识别重症病例,非常关键的就是观察孩子神经系统的表现,例如除了发烧,孩子是否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疼、没力气甚至出现肢体抖动等等的表现。如有此类情况,请及时就医。除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有一些比较典型的重症特征需要家长学会识别。比如:宝宝出现喘气困难、呼吸浅促、口唇发紫,咳出的痰有粉红色的泡泡,通常是提示宝宝有可能出现肺水肿。孩子的四肢发凉、面色发灰,这些提示宝宝的循环不稳定,心功能不好,请家长要及时干预。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病,预防很重要。胡医生提示各位家长,切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是非常好的预防措施。在家操作,有一个15字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做到这些可以大大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方在手,心里不慌,希望这个口诀和识别方法能让您的育儿更加轻松!
和其他智慧家长一起关注公号儿童思考力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