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爬行的宝宝更聪明,您知道吗?
作者:桐桐妈
甜甜是桐桐的小闺蜜,因为两个小朋友月龄相仿,所以两家人经常一起出游、聚餐。可是,月龄偏大约三个月的甜甜却明显不如桐桐,用我们家土话说就是:没桐桐“过劲”“硬实”。具体表现就是走路协调性差,容易摔跟头,一个不小心就四脚朝天。
她奶奶说:“亏得孩子身体不错,不然真经不起这么摔,头上都跌不下于10个大包了!”
她爷爷说:“走路走得好好的,突然就毫无征兆摔个大跟头,幸亏家里没有心脏病患者,不然早晚都能把病吓犯!”
宝宝到了13个月时,大约有75%便可以摇摇晃晃地独自前行,15个月左右就能走得很稳定自由了。18个月甜甜按理说应该可以很稳当的走好路啊!
一聊才知缘由!
孩子在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家人因为担心碰到桌椅角,又害怕小朋友把手指伸进插线板的孔里,所以在孩子应该锻炼爬行的时候,甜甜几乎都是被大人抱着的!
无独有偶,桐桐早教班的一位小朋友也是,看她嫩歪歪的样子,我以为比桐桐要小几个月呢,一问才知,比桐桐还要大二个多月。这孩子走路时,双手打开时刻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就歪倒,要知道,这个宝宝已经快23个月了啊!
一样的问题,一样的缘由!
孩子爬的太少!对宝宝爬行有所限制,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宝宝如果爬行少或没有经历爬行,将引起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动作不成熟,表现为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觉地对抗,就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症。如视觉和听觉不协调、视觉和动作不协调、听觉和动作不协调等。
一些家长只认识到宝宝爬行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却没有意识到爬行的好处及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专家指出,宝宝一生应该爬行800小时,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而绝大部分的爬行时间都是发生在1岁前的几个月里。
都说会爬行的宝宝更聪明,因为:
一、协调强更强。宝宝在学习爬行到顺利爬行,从同手同脚再到缓慢向前爬行,再到后来的手脚前后交叉前进,对宝宝的四肢、胸肌、背肌都有增强灵活的作用,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协调能力。这些使得宝宝学会走路后,不易摔跤,灵活性更佳等等。
二、学习能力更强。美国科学家对大量婴儿考察研究后证明,爬行可以加强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联系,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为宝宝今后的语言学习做好准备。宝宝爬得越多,学说话的速度加快,学新知识和看、读能力也增强。
三、有助于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宝宝在爬行过程中所受到的良性刺激可促进对婴儿的空间智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 “让宝宝这么天天趴着多累啊!万一摔着了怎么办?我可舍不得!”
- “哎呀!爬谁不会啊!长大自然就会了!”
- “天天爬来爬去,看脏的哦!”
很多家长担心爬行中孩子会磕伤、绊倒、弄脏等,剥夺了宝宝爬行的机会。当明白了爬行的好处后又陷入矛盾中,那么如何给给宝宝创造良好的可爬环境呢?
1、安全的家庭环境。给家里的边边角角包上“安全套”;给电线版“穿上外套”;收起零零散散的危险物品,比如说尖锐、细小的物品,药物等条件;允许的话给家里铺上爬行垫等等。
2、宽松合体的衣服。给宝宝穿宽松、有弹性可以伸展的棉质合体衣服。衣服若太大太长,孩子在爬行过程中容易绊倒;衣服若太紧的话,会束缚孩子行动,降低孩子探索欲望。
3、陪伴宝宝爬行。父母们不妨蹲下或者坐下,进入宝宝的视线范围内,让他有十足的安全感。还可以陪宝宝一起爬,让爬行变成一场游戏。
4、给爬行制造乐趣。放一个造型可爱、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宝宝前方,切记最开始不要放太远,可以等宝宝快拿到时再放远一点,这样诱导,使宝宝的爬行更加具有目的性,更加富有乐趣。
爬行影响孩子的一生!还蒙在鼓里或者稀里糊涂的父母们,赶紧放手让宝宝们爬起来吧!
作者简介: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育儿专栏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