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他们家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做不好还很生气,但是又不让父母帮忙,这是怎么回事?
这让我想到了孩子可怕的2岁。
一般孩子到两岁之后就会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爱说的话是“不”,可能我们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拒绝了。他还老爱干一些父母不让干的事情,我们只要一去制止,他就跑。我们一扭头,他又开始干。
这还不算,这个时候的孩子还特别的拧巴,比如说听到敲门声他要开门,但是我们抢先一步打开了,他就大哭,非要把客人关到门外,他再打开一次,才能破涕为笑。
此时的我们会怀疑曾经那个乖宝宝跑哪里去了,怎么自己的孩子突然变了一个样子。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2岁。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第一叛逆期?1、运动能力的发展
孩子从最初只能躺着睡觉,变成了一个可以依靠自己双腿去看世界的独立的小人儿,他的身体能力越来越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活动的空间,不断的去尝试做新的事情。
可是我们因为担心孩子会磕着碰着,动了不能动的东西,所以往往我们还会继续阻拦和限制,于是孩子产生了反抗的情绪。
照顾一个只懂得吃饭,睡觉的孩子和照顾一个有自己想法,还要到处去探索的孩子,哪个更容易呢?往往我们喜欢前者,觉得前者是个乖孩子,后者进入叛逆期了。那是因为前者还是婴儿,而非幼儿。
2、自我意识的发展
新生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开始分的清楚自己和别人了。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腿,这是自己的胳膊,自己哭的时候离开的妈妈会回来。
尤其是在幼儿两岁后,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进而让幼儿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幼儿的反抗行为。
3、心理需求的发展
随着婴儿变成幼儿,他的活动能力的增强,探索环境的机会增加,对世界的认知逐渐丰富,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导致孩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1岁前孩子靠妈妈喂食,但2~3岁时他很想自己动手吃完一餐饭,可又掌握不好力量,经常弄得到处都是。做父母仍用老眼光对他,要么制止孩子的行为,要么干脆怕弄脏饭桌还要继续喂食,孩子自然就很不满意。
4、情绪控制的不成熟
孩子对于父母的干涉不满意,可是他的语言发展跟不上,他没法跟我们表达:“我想自己吃饭”,只能用哭喊来反抗。而且这个时候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不成熟。
孩子主管情绪的大脑在这个时候基本发育完全,但是主管理智的大脑则要到20岁之后才能发育成熟。也就是说让他哭闹,发脾气的情绪脑很发达,但是让他理智思考,控制自我行为的理智脑还在成长的过程中。
所以孩子对父母行为不满时就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而家长就认为这是孩子在无理取闹,是他们叛逆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从而导致幼儿子进一步的反抗行为。
叛逆是孩子成长的标志讨人烦的2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成长的表现,也是发展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
孩子在进入第一叛逆期之前(2岁之前),基本没有自我意识他们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混为一体。进入第一叛逆期,就标志着自我意识萌生了。
适时表现出叛逆行为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叛逆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我们要正确认识孩子的第一叛逆期,看到其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面对孩子的叛逆和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对和制止,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即可:
1、放手
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是一个只有八分钟没有一句台词的《包宝宝》,整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妈妈发现自己包的包子变成了小男孩,她给予了小男孩所有能给的爱,唯独不能接受孩子成长和独立。接受不了男孩独立于自己的妈妈,最后一口吃掉了包宝宝。
这个故事的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是他一自己母亲为原型打造的。他小时候,母亲总把他当做手心里的小包子,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许他乱跑……他认为,当父母对孩子的爱达到极致时,为了不让孩子离开,甚至会做出毁了孩子的行为。
所以,对子女过度保护的父母需要学会放手。
孩子虽小,能力不大,但是当他有了探索世界的欲望的时候,哪怕这个探索只是从卧室走到客厅,或者是把一块馒头送到自己的嘴巴里,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瞬息间的事情,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成长中的一大步。
面对孩子想做的事情,只要是不影响其安全,我们都可以放手让他去做,如果他准备做危险的事情,我们必须果断制止,然后用一些没有危险性的事情来代替,这样不但会减少孩子的叛逆,同时还能增加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也是我们下一条要说的。
2、规则
在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有些还是不应该被满足的。比如带孩子到超市,他看到零食就要,不买就哭。或者不让动的东西,非要动,这个时候就需要规则来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
在一档亲自节目中有一段时胡可带着安吉和小鱼儿逛超市的视频,小鱼儿要打开没有付钱的商品,胡可告诉小鱼儿要付了钱才能打开,小鱼儿当场不干了,故意大哭大叫。
胡可没有理会小鱼儿的哭闹,只是强调:“交了钱才可以打开”。看到妈妈的坚持,最终小鱼儿终于妥协,同意交了钱再打开。当时视频一出,大家纷纷为胡可的育儿方式点赞。
父母坚守规则让孩子明白,无理的要求不是靠哭闹就能得逞的。这样,孩子就会渐地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明确边界,促进了他的心理健康发展。
3、等待
喂孩子吃饭,又快又干净,让他自己吃,又慢,又邋遢,选择哪一个?
让孩子自己穿鞋,可能费了半天劲,结果左右脚还给穿反了。而父母出手不到 半分钟,选择哪一个?
孩子因为幼小,所以他行动很慢。这些看起来浪费时间的事情,恰恰是为了我们有一天可以节约时间。
我的一个来访者她跟我诉苦,说孩子小的时候嫌孩子自己吃饭慢,他们就给喂饭,等到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不会自己吃饭,最后选择了一个中午接送的幼儿园,本来打算孩子上了幼儿园他就去上班,结果他也无法上班了。
现在孩子到了小学,写字特别慢,而且歪歪扭扭的,去做检查说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不好,让重新训练手部动作和大肌肉动作。她感叹得说这个时候人家孩子都在学知识,她的孩子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小时候的事情。
孩子萌生自我意识,独立性就开始增强。他在不断地观察和模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比如,他要自己洗脸、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饭。
虽然他的动作很不熟练,做起来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得还不像样,但是我们仍应尊重他,让他学着去做,并且给予鼓励。
想看花开,就需要提前至少一个月播种,浇水,等他发芽,长叶,最后我们才能看到那含苞待放的花朵。
想吃桃子,需要提前3年种下树苗,然后才能吃到桃子。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有耐心的去等待,等他做事情越来越快,等他慢慢长大,等待他发完脾气听我们的解释。育儿有些时候慢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