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家长必读】什么样的父母能把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

作者:作业帮 06-08阅读:3161次

作业帮导读:美国权威脑神经科学家John Medina对这些特别出色孩子的家庭追踪研究发现,优秀孩子的父母在处理孩子情绪生活的能力上都是极佳的,包括如何探测孩子的情绪,并对其做出反应,以及指导孩子调节情绪,这些父母都重复着相似的举动。

1、高要求但温暖人心的教育风格

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温暖和接纳,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但也会给孩子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他们会像孩子解释制定规则的理由,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些父母一定是善于和孩子沟通的。

《爸爸去哪儿》中,夏克立对夏天的教育就是这点很好的诠释。当夏天犯错了,夏克立对夏天进行了批评,并让她罚站。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夏克立是很有耐心的温和的,并且耐心地告诉了她,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

2、妥善处置自己的情绪

父母对高兴、开心、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的看法会对孩子未来的幸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你对情绪的看法会影响到你的反应模式,继而影响到孩子情绪调控能力的高低。而情绪调控能力与孩子的社交能力直接相关,所以,想要孩子能够妥善处置他们自己的情绪,父母必须首先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3、跟踪孩子的情绪

爸妈要适度地跟踪孩子的情绪变化,就像有人跟踪走势和最喜欢的球队一样。并且爸妈应该用一种富有爱心的、柔和的方式来观察孩子,这样才能创造出最安全的依附关系。无需开口询问,就能知道孩子是高兴、悲伤,还是害怕。

因为了解孩子的情绪信息,对他们的内心想法非常熟悉,那么无论发生什么,爸妈都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孩子的行为。就能了解哪些事情会帮助孩子,哪些会伤害孩子,哪些又是中性的。当然,也不要给予过分的关注,比如他们打个嗝,咳嗽一下都做出响应,这会让他们觉得窒息。

4、说出情绪

培养出幸福孩子的父母都有标注情绪的习惯。我们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并且教会孩子能够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那么孩子才会变得更加善于安慰自己,更容易集中精力,并且和同辈的关系也会更好。

比如你发现孩子因为某件事情不如意,很生气。你可以告诉他,宝贝,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现在的感受,你想知道它是什么吗?这个词是“生气”。然后你跟孩子去解释这个词,告诉他你了解这种感受,就能缓解孩子即将“爆发的脾气”。听起来有点神奇,但研究证明了大脑的一个运行规则:标注情绪能够舒缓剧烈的情绪。

5、直面情绪

许多父母通常不允许孩子表达恐惧或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是鼓励他们表达高兴或安静这样的正面情绪。但优秀孩子的父母会认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有无之分。情绪会让人更加血肉丰满。

但是所有情绪可以表达,但孩子发泄情绪所采取的方式必须是合适的,并不是无理取闹的。这些父母通常都会制定一定的规则,并且执行起来毫不含糊。

很多人都认为发泄总比憋着好,但最新的研究却指出,只有在你想出解决方案时,发泄情绪才是有用的。

6、无尽的共情

一天,你带着两岁大的女儿去银行办事。前面的队伍很长,女儿对你说,我想喝水。你告诉她,亲爱的,这里没有水,饮水机坏了。可是你女儿还是不依不饶,场面即将失控,你会怎么做?

A、忽视她的感受,并坚决地表达,回家再喝,这里没水。

B、对可能发生的大爆炸表示担忧,低声和女儿说,请你安静一点,不要再大吵大闹。

C、不知所措,无奈地笑一笑,任女儿自由发挥。

科学家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你很渴,是不是?喝一大口肯定很爽。我真希望这里的饮水机没有坏掉,这样妈妈就能让你喝个够了。

这就是共情,父母要学会这样的方法,不回避问题,说出孩子的感受,确认他的情绪,表达你的理解。共情能让人平静下来,当大脑感知共情的时候,迷走神经就会让身体放松。如果你的孩子感知的共情越多,他们就会越善于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