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3句话,坏了宝宝吃饭的好习惯

作者:年糕妈妈 04-27阅读:2698次

就是这3句话,坏了宝宝吃饭的好习惯

(Crow 作品)

中午在餐厅,看到一个奶奶带着孙女在吃饭。奶奶自顾自地吃着,小女孩也自己拿把勺子,认真地一口一口往嘴里送。

一起吃饭的朋友看得眼睛都直了:“还真有小孩做到食不言寝不语啊,我家孩子吃饭,那简直是世界性难题!”

老妈子多问了几句,朋友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大倒苦水。她家孩子要吃顿饭,那可是得全家齐上阵:好言好语地哄劝孩子“吃一口,就吃一口”;她老公拍着桌子训斥孩子“你到底吃不吃”;奖励孩子“好好吃完饭就买个棒棒糖”……结果却总是毫无luan用,还都以孩子大哭收场。

就是这3句话,坏了宝宝吃饭的好习惯

01

“再不吃,就不带你出去玩!”“现在不好好吃饭,下午别喊饿要吃零食!”

朋友说最怕的就是周末有出行计划,而孩子还在饭桌上磨蹭。这时候他们一般会用恐吓的语气说,如果再不吃,就不出去玩了。

大人口气凶一点时,孩子就被这些恐吓震慑住了,倒也开始吃饭了,不过好景并不会维持到一顿饭结束。更多时候恐吓也震慑不住,非要大人喂,往往大人喂也不好好吃,还在餐椅上蹦来跳去……

其实,这些恐吓性的话语最大的失败,主要在于说出这句话之后的行动。

我问朋友,你说不带孩子出去玩后,真的把他关在家里了吗?你说不给孩子吃零食之后,真的就坚持到下一个饭点了吗?朋友略尴尬地摇了摇头。

你看,大人嘴上说的惩罚,实际上一个都没发生。这种前后不一的矛盾行为恰恰证明了大人在说出这句话时不明确、不肯定的态度,孩子自然就不愿意接受你给他定的规矩了。因为他知道,你是“说着玩”的。

02

“就你这样,还想得第一名?”“吃得这么慢,不是最后一名才怪!”

没有孩子一开始就愿意当最后一名,所以有时候,朋友的孩子也会在吃饭前信誓旦旦地说今天自己要得第一名。但当大家开吃之后,孩子的各种小动作就来了:一会儿玩玩勺子,一会儿摸摸垫子。大人提醒几次无果后,就开始用激将法进行“羞辱”了。

但结果并不如意,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其实对孩子进行“羞辱”,是很糟糕的教育方式。大人原本指望用这种“羞辱性”语言刺激孩子变得更好,但孩子的理解和大人恰恰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扣了帽子:你肯定不会得第一名,你今天又是最后一名,你是最糟糕的,你是失败者。

这些指责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否定和鄙视他这个人,以至于孩子以后在吃饭这件事上,甚至在其他事情上都有可能变得更加不自信。

而父母经常说这句话,也等于是在提醒孩子:你肯定会最后一名。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自卑。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每次都让你失望,往往是因为你不相信他能做得更好。

就是这3句话,坏了宝宝吃饭的好习惯

03

“如果乖乖吃饭,那么就奖励你一个棒棒糖。”“如果半个小时内吃完,就可以看一集动画片。”

朋友的父母很喜欢用糖果或看动画片,激励孩子吃饭。一开始这招挺管用的,但渐渐就不奏效了。

这套“如果……那么……”的方法,其实就是用贿赂的方式去奖励孩子。这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激励孩子,为了获得奖励而付出努力,但很少会取得长时间的效果。

仔细想想,大人吃饭难道也需要奖励才能吃完吗?当然不是的。

吃饭本该是让孩子自身感到愉悦的行为,一旦他觉得吃饭这件事,是需要得到“回报”的,他就会认为不好好吃饭是应该的。并且他可能还会认为,自己在有奖励的时候才吃饭,关注点全在“我好好吃饭会得到什么奖励”,“今天没有奖励我为什么要好好吃饭”。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过度奖励的陷阱,觉得孩子表现好就应该夸赞和奖励。但往往事实会朝越来越糟糕的方向发展,因为过度奖励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获得的基本满足感

就是这3句话,坏了宝宝吃饭的好习惯

糕妈说

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挑三拣四、拖拖拉拉,绝对能排到引爆家长怒气值的前三位。这个时候,训斥、威胁、引诱好像总是不受自己控制似的脱口而出,但最后效果又是怎样呢?这次大发脾气,下次“吃饭大战”还是继续上演。

其实又何止是吃饭,早上出门、晚上睡觉、说了一百遍还是收拾不起来的玩具……虽然消耗了很多精力与耐心,但还是对孩子的顽劣束手无策。

这种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不听话、任性胡闹是孩子的天然性格。却忽略了,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让他丧失信心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教养方式出了问题,导致孩子失去了信心、缺少了责任感。

下次再遇到孩子吃饭慢、不专心,忍不住要开始训斥之前。请先好好想一下,除了眼前快冷掉的一碗饭,更重要的,是不是还有快“冷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