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一筠
转载自:陈一筠谈婚恋与青春健康
刚上初三的小蔚是个阳光女孩。她性格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她是外语科代表,班上好几个男生的外语在她的帮助之下都有进步,为此,班主任老师多次表扬过她。
可是,最近她遇到了一件令她烦恼的事。那天,外语测验的成绩下来了,男生张涛得了82分,这可是他从来没有的好成绩。张涛兴奋之余,对小蔚说:“谢谢你的帮助,明天我请你吃麦当劳!”
小蔚随口答应:“好啊!有人请吃饭咱还不去吗?”于是,两人第二天在麦当劳痛快地吃了一顿,聊得也很开心。但在买单时小蔚坚持AA制,付了自己的那份钱。小蔚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没表态。
端午节前一天,张涛约小蔚次日去长虹公园看龙舟赛。小蔚问有没有其他同学,张涛说没有。小蔚有些发怵,结结巴巴地说:“看……情况吧。”张涛则说:“一定去,我等你!”
回家后,小蔚把这件事告诉了爸妈,爸妈坚决反对,并警告小蔚以后不要单独和男生在一起,接着打电话给班主任,要班主任转告张涛的父母。张涛为此被父母狠狠骂了一顿,从此张涛和小蔚从好朋友变成了仇人。
分析辅导
如今的独生子女一代,家中没有同胞兄弟姐妹,跟谁去玩呢?自然就在家庭之外找同龄的伙伴玩了,同学、邻居家的孩子,甚至公共场所结识的同龄人。
如果这样的同龄玩伴来自异性圈子,就格外让孩子感到新鲜、欣喜、兴奋甚至难分难舍。
从旁观察的父母,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是不是孩子有点儿不正常?是成熟太早还是“学坏”了呢?不管制他们会不会“出事”?
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到达十一二岁的男孩女孩,开始体验异性之间的友情,是十分自然甚至是必须的。那些处在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如果压根儿就没有与同龄异性朋友交往的兴趣和能力,那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了。
张涛约小蔚吃饭也好,去看龙舟也好,多半就是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就算希望心理交流,也是少男少女的正常需求。
约会地点都是公共场所,并非地下活动,并且小蔚诚实地告诉了父母,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张涛在小蔚的帮助下进步了,是双方父母和老师应该高兴的事。可是上述故事中,几位成年人干涉孩子的正常交往,硬是把好事变成了坏事。看来,青少年的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正确理解青少年的交往需求。
专家建议
应当鼓励少男少女集体交往,避免陷入“一对一”的小圈子关系中。但是,就像成年人交朋友有亲疏远近一样,孩子们的朋友中也有不同的关系。
对于十分熟悉、了解而又关系较好的异性同学,何尝不可以有单独交往的机会?只要这种交往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不是秘密活动,就不会有危险,父母不应过分干涉。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品行与诚信度应当有把握,对于像小蔚这样的诚实孩子,父母的信任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律和责任心。
父母和老师在少男少女交往的问题上应该转变观念和态度,从封杀、堵截到疏导、关心,并与孩子坦诚地讨论。前者会造成“逆反”甚至弄假成真,后者才会使青春友情发挥积极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人格健全,将来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对于女孩外出赴约,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如下几点:
如果邀你赴约的男孩平时与你接触时表现得不自然、不坦荡,甚至有超出同学关系的言行举止,那么,这次约会就有可能是他试探你的第一步。
如果对方平时有许多异性朋友,言谈举止大方、坦率,并不在意你与其他男孩的交往,你对他又较为了解,那么与他单独聊聊天,一块玩玩也未尝不可。
如果对方只是好意约你去看个电影或一起去参加某个活动,只是把你当做众多“玩伴”中的一个,此时,你当然可以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大胆赴约。
父母若发现孩子与异性同学有某种交往,切忌向老师“告密”,更不应当向对方的父母和孩子施加压力。“保护隐私”是至关重要的原则,除非孩子有犯罪违法之嫌。
若是女孩受邀赴约,父母应当提醒的几件事:
从自身的安全考虑,少女赴约不应去偏僻、人烟稀少或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更应避免去对方的单独住处。咖啡厅、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安全系数较大。去之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回来,以免父母担心。
在与异性相处时,应表现得落落大方,自然坦荡,把握好接触的分寸。作为女学生,要仪表端正,穿着得体,谈吐得当,不要使对方产生误解,引出非分之想。许多事实证明,在少男少女的交往中,女孩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究竟怎样解读孩子的青春密码?
少男少女的交往有什么意义?
青春期的情感经历与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有何关系?
要不要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健康和性安全教育?
又怎样与孩子讨论异性之间的友情和爱情这类敏感话题?
这种种问题,困扰着无数的父母和老师。到底怎么解决?
大家期盼以久的陈一筠教授青春期健康课程终于上线啦。运用心理学、性教育、社会学等知识,深度解密青春期教育,让家长更懂孩子,让孩子不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