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其他小孩打了我家孩子,该不该教他打回去?”相信这个是很多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往传统的中国教育是强调谦让、宽容,讲道理。但最近,也是有一些新的观点是“有人打你,你要立即还手!” 今天,严妈就和大家聊聊关于“遇到被打该不该还手”这个话题!
【“有人打你,你要立即还手!”家长派观点】
●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 马先生 宝宝4岁
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教孩子去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社会,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宽容退让,容易造成他形成软弱怯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所以,让孩子具有反击精神,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打不赢也要反抗 林女士 宝宝6岁
讲大道理是没用的,我的意见是绝对要还手!小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就是“拳头里面出政权”,没有什么成人的道理可讲。小孩子都欺软怕硬,如果小孩子第一次被打不还手,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进而养成习惯。此外,就算在幼儿园,也有老师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可能随时随地得到老师的帮助。
我给孩子的意见是,绝对要还手,就算打不赢都要奋力反抗。比如,可以举起拳头,大声向打人的孩子吼叫,就算体力上比不过,也要在声音上盖过他,给打人的孩子一种威慑。这样,打人的孩子就不敢再欺负我的孩子了。
●就地反击不受委屈 陶先生 宝宝5岁
几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暴力呢?有小孩推你,你还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还踢之,伤不了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总之要回击。有人侵犯你,你不还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郁闷的境地。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当时当地就予以还击,既可以凭实力与同伴建立平等的关系,又在当下就宣泄了坏情绪,保证心理健康。
其实,一个孩子三至八岁的时候,是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期。孩子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冲突。那么,家长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严妈秘笈 角色扮演、寻求支援、据理力争妙招一:角色扮演学会保护自己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扮演各种“熊孩子”,假设各种场景。在游戏中,教会孩子如何去谈判,如何大声震慑对方,如何在争执中保护自己。
通过游戏,可以教会孩子甄别正常的玩闹、争吵与霸凌、暴力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教会孩子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分享、交朋友,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大声的拒绝和坚定的反抗。
妙招二:教会孩子寻找支援
例如有一位妈妈,她的孩子是在幼儿园里,被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揪辫子。然后这位妈妈就告诉孩子,以后你后桌再揪你的辫子,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你都要大声喊出来:XXX揪我头发了!这样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就都会听见,然后就会保护你了。
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比较好,女孩子跟男孩子对打往往不会占便宜,而且在上课期间,跟对方吵架打架都会影响老师的上课进度,不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理由,捍卫自己的权益。
妙招三:教会孩子据理力争
告诉孩子,要当着“肇事者”的面,指出他的不对之处。不要把自己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里面,要大胆的反抗并且学会“发动群众”。据理力争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家长朋友们可以多多的培养一下孩子表述事件的能力。
另外,可以告诉孩子,离那些喜欢欺负人的孩子远一点。咱们可以不跟粗鲁的,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同时也得告诉孩子,事儿来了,不能怕事。首先至少,可以大声呵斥到“你不许打我!”有句话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告诉孩子,在你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还手,爸爸妈妈相信你,会站在你这边。
严妈微课堂Q1:为什么有些幼儿喜欢打人?
1、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高速发展,自我意识变得很强,但同时控制情绪的能力又很差,所以非常容易“惹是生非”。
2、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有的孩子是说话慢,跟小伙伴发生争吵了,一旦自己落到了下风,就会通过动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3、可能还受环境的不良影响,有些在家里经常挨打,或父母、长辈对他打了别的孩子、抢东西的行为,没有进行正确引导,甚至无形中助涨了孩子的气焰,导致孩子会从欺负他人身上去寻找平衡和“乐趣”。
前几天,严妈写了一篇关于余杭一位妈妈商场里情绪失控的文章《刷新白百合事件的是这起:商场游戏区里发飙的妈妈!歇斯底里的吼叫,征服不了别人!》,有很多网友留言说这位妈妈有隐情的,不论是哪种隐情,严妈也在文中表示了可以理解她关爱儿子心切,但不等于赞同这位妈妈在公众场合情绪处理的行为。严妈开公众号以来,一直在引导宝妈去释放压力,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样,孩子也需要父母引导下学会情绪管理。
Q2: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被欺负?
经常被欺负的孩子,会有以下的特质和情况:
1、天生胆小,害羞:见到陌生人就害羞,别人问话都不好意思答一句,喜欢往爸爸妈妈身后躲。更不要说打人,和被打之后还手了。
2、力气小,动作慢: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容易被大班的孩子欺负,低年级的孩子容易被高年级的孩子欺负,女孩子容易被男孩子欺负,都是这个原因。
3、特别懂礼貌特别懂事:有些孩子很懂事,认为打小报告告诉老师、遇到攻击还手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孩子这么懂事,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4、在家里受到过度保护: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玩伴比较多,也比较“野”,放学之后一群孩子就聚到一起吵吵闹闹。但是在其中,学会了沟通、谈判、妥协这些技巧。
★被打是否还手?老师观点:
①孩子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首先是要给孩子机会,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这样才是真正自己解决问题。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②家长不必过度保护
教育孩子被打要反击有失偏颇,特别是针对低龄的孩子。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如果发生冲突,应该及时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不是不独立的问题,而是通过老师的教导,让他们辨清是非,学会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孩子被欺负、受一点点委屈也未必是坏事,家长过度保护也有可能宠坏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最为重要,家长不应从小给孩子灌输“以暴制暴”的观念。
③“忍”是一种品质
教育孩子“以牙还牙”只会弄巧成拙。与其让自己的孩子和同学之间成为敌人,不如想办法让孩子成为朋友。小小忍让,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这才是为人父母之道。父母宽容的美德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之中必将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孩子将来的人格特征。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都还只是一棵小树,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给人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面对挨打,美国幼教专家建议:
在美国,老师们普遍认为,面对欺凌打回去不是一个好选择,他们建议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措施:
1. 直视对方的眼睛,大声告诉他STOP。
2. 如果对方不予理睬,那么不要理他,径直走开。
3. 如果对方还跟着你,想办法寻求帮助,找朋友或者大人帮忙。
严妈认为,没有直接打回去,不是懦弱的体现,兵家常言,“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能一味被欺负,但是还手也要讲究策略——抗议、不理他、找人帮忙也是“不怕事”的好选择!
一般来说,缺乏自信,害羞,胆小,外形弱小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被欺负的情况。所以,爸爸妈妈们除了要培养孩子乐观、勇敢和自信的个性,还要让孩子多多接触社会、多交朋友;更重要的还有——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不仅能让孩子身体强壮,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面对孩子被欺负,尤其是熊孩子背后还有坐视不管的“熊家长”时,如果情况超出了孩子自己处理的范围,爸爸妈妈们必须要毫不犹豫地干预。虽然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可以不必介入孩子之间的纷争。但是如果孩子受欺负的情况持续地发生,尤其是孩子主动向父母/长辈/同伴求助的时候,及时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