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表妹天天晚上喊腿疼,甚至有时疼到睡不着觉。经检查这才知道是生长痛在作怪。得知这不是疾病,舅舅才放心,并听从医生的建议缓解疼痛。
生长痛
生长痛现象早在1823年首次提出,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下肢间歇性疼痛,尤以胫骨、膝关节及其周边部位明显。因为常常发生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期而得名。
一、多大的孩子会有生长痛?
生长痛发病率比较高。其中2~12岁生长痛的发病率从2.6%~49.4%的不等,其中4~6岁儿童中高达36.9%。
据统计,小儿骨科门诊病人数的1/3以上都是因为生长痛。
二、什么原因引起的生长痛?
至今生长痛的原因及机制目前尚不明了,但一般认为生长痛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而其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生长相对较慢,因而产生牵拉痛。
2、少数儿童因胫骨内弯和膝关节外翻没能及时纠正,为保持关节稳定,腿部肌肉须腿部肌肉须保持紧张状态,因此出现疼痛。
3、白天儿童活动量大,各组织细胞代谢旺盛,造成组织中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肌肉疼痛。
三、成长痛与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直到2007年,人们才逐渐开始重视并研究成长痛与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据调查,32.5%无母乳喂养患儿发生了生长痛,而19.6%的母乳喂养患儿发生了生长痛,且母乳喂养的时间(>40天)患儿的生长痛的发生率更低(仅为16.2%)。
四、什么部位痛?啥时候痛?
典型的生长痛为双下肢疼痛。
1、疼痛部位:膝关节周围痛和小腿痛约占80%,大腿痛和上肢痛等约占20%。
2、疼痛性质:多数为酸胀痛、针刺样痛,少数为钝痛、隐痛。
3、发作时间:傍晚或夜间发作约占60%,白天发约占20%,白天、夜晚都发作约占20%。
4、持续时间:每次持续为几分钟至半小时。在夜间发作的儿童,可导致夜惊等。
5、发作周期:多数患者1周左右发生一次,严重者可能每天都会发生。
五、如何判断生长痛?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血钙、血磷、风湿因子等检查。生长痛具有以下典型的临床特点:
1、短暂间歇性肢体痛或关节痛,能自行缓解;
2、疼痛部位较固定无游走,不伴跛行,肢体活动不受限;
3、疼痛局部无红、肿、热等;
4、无全身不适、发热等表现。
六、生长痛要不要补钙?
通常情况下,没必要服用钙制剂。原因有三:
1、调查发现,下肢生长痛儿童的低血钙发生率与健康儿童相仿。
2、补钙对生长痛的缓解并没有帮助。生长痛的原因并不在骨头,而是软组织受牵拉造成的。
3、食补效果远远优于药补。生长痛患儿可通过牛奶、骨头汤等补钙,没必要服用钙制剂。服用过多的钙制剂,儿童并不能很好地吸收,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特别提醒,如果实验室检查发现缺钙,就需要补充钙制剂。
七、要不要用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生长痛。
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有一定的肝毒性,布洛芬可引起胃肠溃疡和肾损害,所以不建议盲目使用镇痛药物。
如果生长痛严重影响了正常活动、休息和学习,建议去医院儿科就诊,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有几种和生长痛状况相类似的疾病:骨折、恶性骨癌、儿童白血病、青少年关节炎。因为宝宝年纪较小,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疾病症状和生长痛也有类似之处。所以家长绝对不能忽略这种情况,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状况来进行诊疗。
孩子生长痛怎么办
治疗儿童生长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休息,除非孩子疼到不能忍受,医生会开止痛药。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儿童生长痛属于肌肉疼痛,伴随孩子的成长也会慢慢远离。大多数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便不会再有生长痛,生长痛不会使关节变形,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孩子膝盖或小腿有不舒适的感觉,就不要再勉强孩子进行运动,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让肌肉舒展。接下来介绍几种具体方法:
1.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按摩
孩子活动一天下来,在晚上先给孩子进行足浴,热水浸泡让孩子腿部放松。随后让孩子处于一个舒服的环境,给孩子进行按摩,要注意按摩力度,缓解宝宝的不适感,可以给孩子缓缓唱摇篮曲,轻轻拍着孩子让他入眠,孩子入睡后再离开。如果特别担心,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睡觉。
2.转移注意力
孩子疼痛有时难以忍受,家长要将其注意力转移,让孩子忽略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和孩子柔声说话,或带孩子一起做游戏,也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玩玩具,做一些孩子喜欢让他开心的事。
3.避免剧烈运动
小朋友往往活泼好动,不要制止孩子,可以让孩子进行适量运动。但不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要适时让他休息,避免肌肉拉伤。
4.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素
宝宝应该多摄取锌、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孩子可以补充具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像鸡蛋、牛奶、骨头汤等。补充维生素C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青菜、柚子、苹果等。有的孩子可能会挑食,宝宝妈妈可以把食物做的可爱一点,更能吸引孩子眼光,让孩子产生食欲。孩子在此期间可能会缺钙,但补钙其实对生长痛没有作用,因为孩子疼痛的部位并非骨头,而是周围软组织。
在孩子疼痛时,家长应在身旁陪伴,给予孩子精神支持,给孩子心灵上建筑爱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