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引导孩子向善

作者:大手加小手 06-24阅读:2808次

先哲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相信家长都想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孟子的「恻隐之心」,大概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同理心 」(empathy),即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而又理性地去瞭解对方的内在经验和感受,是待人友善、行为道德、无私利他的根本。原来,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裡,简单如看电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家长身教 让孩子感受助人的经验

荷兰学者就发现,孩童看过其他孩童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后,自己亦出现更多利他行为(de Leeuw, Kleemans, Rozendaal, Anschütz, & Buijzen, 2015)。孩童首先被分成两组:第一组观看一段关于其他孩童在学校举办一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筹款活动过程的片段,另一组则观看一段介绍基金会背景和探访学校的片段。结果显示,观看了筹款活动过程的孩子,较乐意在自己学校「複製」有关的筹款活动,亦更慷慨地捐款。

由此可见,若孩子能够从真实例子中,知道自己如何能够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会更乐意仿效和尝试实践。所以,家长除了可以亲自带孩子去做义工(如:买旗、老人探访、和有需要人士一起郊游),让孩子感受真实助人的经验,更可从电视、报章或社交媒体中,点出孩子可以如何帮助别人(例如:「这一间超市把卖剩的食物送给有需要的人,你亦可以把你的三文治和朋友分享!」)。这个「如何」(How),实在是把孩子的善心「落地」,变成实质行动的重要一环,由家长亲自来做最适合!

以同理心作引导 减小孩子捣蛋行为

至于家长可如何更具体地让孩子明白和展现同理心,首先可以将同理心分为认知和情感两部份:前者为角色取替的能力(perspective taking),指明瞭及分辨别人的情绪,解读别人心裡所想;后者则指因为其他人的情绪,令自己产生相应感受的情况(如:见到别人受伤,自己也会感到难受)。原来家长在管教孩子纪律时,可以帮助孩子作出角色取替,令孩子更容易产生相应感受,从而减少捣蛋行为!

家长管教孩子纪律的手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别:

(一)权力压制 (power assertion):家长的说话就是命令,孩子必须服从规则,因为它们都是「圣旨」,不遵循「圣旨」就不会有好下场!

(二)爱的撤离 (love withdrawal):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就向孩子表示不再爱孩子,令孩子感到内疚和不安(如:「你再和其他小朋友争玩具,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再这样爸爸就把你丢在这裡,不带你回家!」)。

(三)引导理解 (induction):家长在施行管教时会对规则多加解释,好让孩子明白规则背后的原因,特别是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如:「你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会令到其他小朋友很害怕很不开心。」)。值得留意的是,引导理解亦强调孩子在同类情况下可以切实执行的其他方案(如:「如果你想玩,你可以开口问其他小朋友,可否和你一起玩。」)

根据 Krevans 和 Gibbs(1996)的研究,相对于「权力压制」和「爱的撤离」,採取「引导理解」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显示出更高的同理心,亦表现更多的助人行为。所以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孩子犯错时,多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同理心与情绪表达之关系

现今社会,孩子经常要面对不同形式的竞争,「唔输得」的小朋友在落败后,少不免会不高兴或大吵大闹,有时都会令家长觉得头痛。但研究发现,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家长如果能作出适当的回应,能把这个大吵大闹的情况变成学习同理心的机会!

Taylor 的团队(2013)追踪了240名儿童,在他们一岁至七岁期间,每隔12个月,调查他们同理心的转变。

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例如:孩子因跌倒哭起来),家长只向孩子施以安慰、直接跟他说「无事」,或以其他事情分散孩子注意力,对比起那些能够更进一歩的家长,以鼓励表达的方式(expressive encouragement),让孩子表达自己各样不同的情绪(如:孩子不小心跌倒,他可以哭,因为受伤觉得痛、不开心),结果显示,习惯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他们的同理心升幅明显得多。

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不妨留意:

(一)不论孩子是感到开心、伤心、愤怒、惊慌、紧张或挫败,家长都採取一种关怀和接纳的态度,容许孩子有一定的空间去表达情绪,无须一下子就否定孩子的情绪(如:「没有什麽好害怕的!」),或不容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无事无事!现在没事了!」)。

(二)教导孩子「命名」(label)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如:跌倒会受伤和不开心、下棋落败会感到挫败、做错事会觉得内疚或尴尬等,好让孩子明白自己因应事情转变的情绪。

(三)引导孩子学习命名别人的感受,再以此作为角色取替,即是明白别人情绪感受、代入对方想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