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十年的妈妈的心声:我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

作者:慢读儿童 04-30阅读:3277次

(作者:豌豆·蝴蝶花 文章出自“慢读童年”)

孩子要不要上幼儿园?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很多适龄妈妈,大家的反应几乎一致:

“当然。不送幼儿园怎么行?孩子学不到东西呀。

再说,大人上班,不送幼儿园孩子去哪儿呢”?

说实在的,这是我这个曾在幼儿园工作十年有余的妈妈最近经常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今天我的个人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更多的观点和看法。

1

幼儿园生活是偏向程式化的生活

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十年的妈妈的心声:我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入园后,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都是经过老师们的设计和规划的。其依据一般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特点而定。

按理说,要比家长自己在家带得更科学。但孩子们绝大多数并不喜欢上幼儿园。相较之下还是喜欢放假。

这是因为在幼儿园是“不自由”的:

孩子需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喝水、

规定的时间内如厕,

规定的时间内闭上小嘴巴不许随意说话、

规定的时间内参与讨论他也许并不感兴趣的课程话题……

甚至严格来讲,这种“不自由”的状态要在小学生之上。

小学生一般都是走读,下课后、放学后都是相对自由的状态。

但幼儿阶段假如在幼儿园的话,早餐、午餐、午休一般都是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之内(包括课下也是和老师一起),是集体性质的活动。

很难讲,这种集体主义状态对于3-6岁的孩子,究竟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这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小的孩子,越不应该过这种严谨的生活。

他们需要体会生命自由的状态:

随时感受自己的需要,

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游戏或者交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整合出自己的感觉,从而形成对世界的第一认识。并逐渐生出“自我”的部分和做事的“内部动力”。

2

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十年的妈妈的心声:我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

图片来自网络

3-6岁的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课题就是与人的交往--对“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幼儿园的显性关系体现在“师幼”的相互作用上。

但隐形的发展线索却是管理者与老师、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假如说一家幼儿园的管理者在与老师的互动关系中不是太人性化,或者家长与老师的互动中不是太顺畅的话,可能老师的心里是有情绪的。

这种情绪的出口首当其冲就是孩子。

倒不是说老师有多卑鄙一一人性使然。

很多家长在家里有时也会将与其他大人生的气不由自主的撒到孩子身上。但也许我们当时还浑然不觉。

当然这是不对的。但在幼儿园,这种情况很常见。

一是因为现在幼儿园很多都是商业化运作,用企业管理原则来“管理”老师,这使得老师们面临一些无关乎教育但关乎“效益”的压力。

这使得老师的心不再平静。

再加上现在幼儿园招聘锁定年轻人,老师本来还是个大一点的孩子,所以做出出格的事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换句话说,即便老师没有打孩子,但老师不是作为一个“家长”的心态,仅仅作为一个工作来对待,这样同样对孩子是一种坏的作用。

幼儿教育实质上就是孩子在吸收大人散发出来的一切教育讯息。

孩子的心灵何其灵敏,他会嗅出老师对他是不是喜爱、爸爸妈妈是不是尊重老师,还会将大人对老师的态度内化,从而和大人的观点、思路一致。

比如,当大人经常盘问孩子老师有没有对你怎么样之类的话题,渐渐地孩子也不再同老师亲近、不再信任老师了。

但在幼儿园里,孩子与老师就是一种亲密关系。

所以,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产生迷茫、混乱。

3

呼唤“乌托邦”式幼儿园

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十年的妈妈的心声:我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两个重要方面,我真的有一种“入园有风险 入园需谨慎”的忧虑。

但孩子又不适合在家里“圈养”,因为孩子需要玩伴。

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孩子们的成长以家庭生活为主,但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小群体中。

这个群体背后是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家长,有一、两名值得信赖的老师。

孩子们和家长可以选择每天在群体中活动的时间,与自己的家庭教育互为补充。

家长能给予老师充分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家长、老师、孩子之间形成一个爱的闭环。

如果我找到了这样的幼儿园,就把老二毫不犹豫的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