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拖拖拉拉,洗刷拖拖拉拉,吃饭拖拖拉拉,上学拖拖拉拉,做作业拖拖拉拉,睡觉拖拖拉拉……很多家长被孩子的磨蹭拖拉搞得心烦意乱、无计可施。
最开始的时候还能耐心的教导,然后是大声的训斥,但是这些方法起先会有些效果,慢慢的就不管用了。然而如果这个坏习惯不改掉,肯定会影响以后的成长,短期看影响学习和进步,长久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生的生活状态!
我们都知道,孩子越小越容易纠正坏习惯。想要彻底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首先要搞明白,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的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5种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首当其冲的是依赖型的孩子,也称为父母包办型的孩子。在孩子还是小宝宝的时候,父母长辈就习惯了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可是等到孩子开始上学了,才恍然间发现,没有人能帮孩子写作业了,这时候意识到了孩子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所以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教会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会之后就交给他自己去做,当孩子有了参与感,做事情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二、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并不是让孩子学会认识看表这么简单。时钟、手表只是一个物体,而时间观念是存在于孩子脑海中的一种观念。我们经常跟孩子说“快一点要迟到了”,可是怎么就算迟到了,怎样才算不迟到呢?家长很多时候觉得孩子还理解不了时间,所以不会把具体的“点”挂在嘴边,可是如果一直不引导孩子,他们是永远不会理解的。我都会跟我的孩子说“宝贝,现在是七点钟,我们该出门了”,当你明明白白的把时间表达出来的时候,渐渐地他就会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有一套正确的生物钟。
三、孩子注意力分散。很多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能一心一意,总是被别的事情牵扯注意力,例如你让他吃饭,他却还惦记着没看完的动画片。这种时候家长会很纠结,都说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么要不要打断孩子看动画片呢?我们说“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吃饭的时间到了自然要先吃饭。这种情况,需要家长给孩子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例如在看动画片之前就跟孩子沟通好“妈妈要去做饭了,你只能看30分钟,一旦妈妈做完饭,你就要乖乖的洗手吃饭,我们等到下次再看。”等到吃饭的时候再来跟孩子进行一次沟通“妈妈做饭前跟你讲好的,做完饭就要先吃饭,现在妈妈做好饭了,你是不是该乖乖吃饭了呢?”
四、缺乏兴趣型的孩子。即便做事情再拖拉的孩子,当我们仔细回想时,也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件事情他是不拖拉的?家长们总结一下,有没有找到规律呢?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例如他喜欢玩的玩具、喜欢看的动画片、或者要去他最喜欢的游乐场了。所以当孩子做事情拖拉的时候,家长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给他制造兴趣呢?例如把洗脸刷牙按照步骤给他编成儿歌,很多不爱洗刷的孩子在听到儿歌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就乐意参与进来了。
五、还有一种做事情拖拉的情况是孩子的“天生气质”。这种天生气质型的孩子又分两种:一种是我们所说的“慢性子”,当我们催促他的时候,他会说“我一直在做呀,着什么急呀”;还有一种孩子是“完美主义者”,当我们催促他的时候,他会说“我一直在做呀,可是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当面对这种天性使然的孩子时,前面四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似乎一点都不起作用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包容,让孩子慢慢的去理解“时间的重要性”,知道浪费时间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然后学会合理地规划时间,甚至让孩子参与到制定作息时间表的过程中。
分析下来,大家有没有发现,80%孩子拖拖拉拉,都少不了父母长辈的责任。所以不论孩子是因为何种原因才拖拉磨蹭的,都不要再急切的责备孩子了,先分析出具体原因,然后从改变自己开始,再慢慢的纠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