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更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安全感、自我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等天性,学会接纳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对待孩子。
不必追求完美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也不例外,因为每个人都不完美,孩子也一样。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追求完美。
生活中,以下的教子片段屡见不鲜:
每当孩子犯错之后,父母轻则一番痛心疾首地指责:“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啊?人家孩子都那么乖,你却怎么老是教不好呢?小错天天有,大错常不断,你真是个坏孩子啊!你真给父母丢脸啊!我们真后悔把你生出来啊!”重则一番惩罚和打骂,让孩子幼小的身心饱受摧残。
试问,这些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作为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泼好动的孩子一丁点错误也不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是神童,根本不用教育。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不是神童,他们常常会犯错。
因此,父母在孩子犯错时,要将这些错误区别对待,而不要将孩子的任何错误都上纲上线,唠叨不休。
孩子的错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等;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比如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犯。
孩子需要通过“犯错”来成长
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犯错”,往往是为了改正错误,不断进步,从而自我成长和完善。假如父母不给孩子提供犯错的机会,孩子就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
更重要的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或许,“鼓励孩子犯错”的观点会受到大多数父母的反对,因为这个观点他们会觉得不可理喻。其实,鼓励只是一种手段,培养孩子的“悟性”才是真正的目的。
研究发现,很多儿童的悟性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这与“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是一样的。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错误”并不是指违法乱纪等原则性的错误,而是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因认知能力的稚嫩导致的失败、经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弯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聪明,十全十美,希望孩子永远是个乖巧听话、不犯错的孩子。然而,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充满爱意的,也是错误的,自私的。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切勿以个人的喜好左右孩子的成长,应该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根本,辅助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统一。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孩提时代多犯一些错误,父母对此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小时候犯错是为了保证孩子在踏上社会后少犯致命的错误。
孩子犯错时,需要父母积极的引导
事实上,当孩子一开始犯错的时候,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会努力地想要改正呢。只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经验,遇到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之后,他们在新事物面前总会表现出不知所措。
孩子带着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处理。这个时候,孩子会出自本能地保护自己,很可能会因此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措施,从而把本想处理好的事情给办坏了,甚至伤害了他人。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分析原因,帮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从心眼儿里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认为永远也改不好了。
这样一来,那些品行良好的孩子无端地被父母定性为坏孩子,一个个坏孩子就真的诞生了。
孩子“犯错”体现可塑性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具可塑性的时代。父母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段,在思想上正确地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
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犯错是因为他的无知,父母刚好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好好地教育他,这种教育对他将来踏上社会后不犯同样的错误绝对是有帮助的。
父母首先弄明白孩子因何犯错之后,再找机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心平气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做人与做事,也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了。
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过程中的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但不能放任孩子犯错,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但也不能时刻规范孩子的言行,决不允许孩子犯错。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而错误的。
要记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一对美国父母看着孩子正在错误百出地做游戏,却坦然地作壁上观。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他们说:“不能啊!犯错误也没啥,他们的悟性都要从错误中得来。这么快就告诉他们,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孩子在错误中才能进步,在体验中才会成长,在成长中才能成才。因此,父母给孩子尝试、体验“犯错”的时间或空间,就是在帮助孩子变得更聪明,从而更快更早地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