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我的前半生》,剧中有两个同龄的孩子:平儿和冷佳清。
两个孩子虽然年龄相同,且都是离异家庭,但是性格非常不同。
我喜欢平儿,他天真烂漫、善良可爱有着这个年龄的孩子所拥有的快乐。
不喜欢住小房子就哭闹,不管明天还要上学,不考虑妈妈上一天班的辛苦,也不遵守与唐晶阿姨定下的体谅妈妈的约定。
直到贺涵送来他喜欢的大黄蜂才破涕为笑,兴奋不已。
当时看剧的时候,很多人评论说不喜欢平儿,他一点都不懂事。
可是他只是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孩子的天性不是该高兴的时候就笑,不快乐就哭吗?
离婚本身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们又何必用懂事来束缚孩子,要求他一夜长大呢?
平儿对待妈妈的追求者也非常的开明。 不抗拒妈妈与别的男人交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佳清, 剧中有一段凌玲送陈俊生出门,佳清很抗拒陈,却不敢表达,在房间里喊到:“妈妈,你快点回来。”
佳清一出场就非常独立、懂事。
自己一个人上托管所,上完自己再一个人回来,自己写作业,写完给妈妈检查,检查完妈妈还会再布置作业。他只是简单地表达一下作业有点多就引来妈妈苦口婆心的教导。
凌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佳清:每个人都有作业要完成,要想过好日子就得努力。
在最新的剧情里,佳清嘲笑平儿:你妈妈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还不是离婚了?为了不让平儿留下来,佳清弄坏陈俊生的电脑嫁祸给平儿。
为什么两个同年龄的孩子却有着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他们身后有着不同的母亲。
02
子君单纯、善良,在离婚前虽然她在教育孩子上不上心甚至很“无知”:拿走丈夫给孩子做数学题的苹果,说一年级不必学那么复杂。
当孩子问什么是“角膜”时,她答:角膜就是敷在脚上的面膜。
就像律师说的:“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你都不能给平儿好的支持。”
但是就是这样,子君还是赢了离婚官司。
因为她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
孩子是需要陪伴的,在小的时候他需要“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一个名词,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Mills)。
通常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正是因为子君这个平儿的“重要他人”单纯、善良、为人真诚,因此,平儿很阳光、善良。
而作为佳清的重要他人的凌玲做人功利心和目的性强,她虽然明白人要努力却急功近利,为了让自己和佳清过上好日子,做小三破坏别人的家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所以,佳清从她的身上学会了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学会了耍心眼。
虽然佳清也不想写那么多的作业,但是妈妈会不高兴,于是他写。虽然他不想出去看电影想留在家里,但是他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后来据说为了不让平儿留在家里,佳清故意弄坏陈俊生的电脑,嫁祸给平儿。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不好要改的是原件。
作为原件的子君和凌玲对平儿和佳清性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
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六、七的平儿和佳清最需要的是模范。
这个模范的作用就在于给孩子提供为人处世的范本: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
孩子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孩子一般会选择互动较多的重要他人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模范.
一个好母亲抵过一百个老师,模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影响着孩子,甚至是一生。
03
我有一位同学,正处花样年华的她,不上班不打扮不逛街,每天穿着睡衣在麻将桌上度过一天天,家里无处下脚,老公忍无可忍跟她离婚。离婚后的她哭得稀里哗啦。
当我问她为什么不好好经营自己的时候,她说:
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啊,我从小就在我妈妈的牌桌下长大。除了打麻将,我不知道还要做什么,也不想做。
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虽然有先天因素,但是周围的环境和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范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父母不好的示范也会毁掉孩子。
有一个公益广告叫《妈妈,洗脚》是这样的:
一位年经的母亲在给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年幼的孩子看见了了这一幕……
当妈妈给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房间时,发现孩子不见了,当她一回头,幼小的儿子正颤巍巍地端着一盆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洗脚。
妈妈欣慰地笑了。
大屏幕上出现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每次看到这个公益广告,都非常感动。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孩子的未来,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要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为了孩子,我们要做好这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