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首诗,写满了勤劳、善良、自豪和挂牵;母亲是孩子走路的启蒙老师,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社会道理;母亲是孩子生命的保护伞,保护着孩子在磨砺中闯下去的勇气......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河中诞生过无数伟大的母亲,她们的事迹感天动地,她们教出的子女无不是当世豪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哪些杰出的母亲,让我们感受母爱的力量。
一 颜氏(孔子的母亲)
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其母也不过20出头,这样一个年轻的女人,却要承担起这个家庭的生活负担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她连丈夫的墓地在哪都不知道,拖着幼小的孩子,受尽世人的白眼,我们无法想象年轻守寡的孔母在当时是怎样的处境!她没有寻死觅活,没有抛下孩子改嫁。
因为孔子的母亲颜氏并不是正室,而且还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野合”小妾。为了避免没完没了的家庭纠纷,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始终蒙受这层家庭的阴影,她毅然选择了自由和独立离开这个家,自立门户!这一举动需要何等的勇气?一个寡妇带着三岁的孩子,举目无亲,无财无势,但为了孩子,颜氏豁出去了。孔母身上有一种坚定的理念,那就是最苦不能苦孩子,最穷不能穷教育。尽管生活异常艰苦,但孔母变着法子让孔子接受教育。
孔子五岁时做的游戏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常常把一些祭祀用的祭器摆弄着,还按照大人那样行礼。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做得出来的。面对孩子的天性,孔母没有一棒打死,她看到了孩子的志向,为之欣慰,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孔子后来有这么大的成就,孔母功不可没,她注定是一位不平凡的母亲。孟母是培养出了一个亚圣。然而孔子的妈妈培养出了一个大圣,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说起孟母和孔母有什么联系,很少有人知道孔母也是一位世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是孟母的榜样。
二 孟母 (孟子的母亲)
孟子的母亲姓仉,他的丈夫早年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后丈夫不幸死去,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下定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独生儿子,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就不用详细说了。但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三 姚太夫人 (岳飞的母亲)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冲走了岳家所有的东西,本来就贫寒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了。后来岳飞随父母离开家乡,漂泊到河北。苦难的生活使岳飞从小沉默寡言。姚太夫人出身乡野,识字不多,却是一个极有主见、为人刚直、思想开明的母亲。她从小就对岳飞施以严格的家教,教育儿子不但要学会承担各种苦难,而且要能成为一个刚直不阿的男子。聪颖的岳飞渐渐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 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 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在母亲的熏陶下,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并学得一身好技艺。而且岳飞的母亲,教子精忠报国。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尽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四 湛氏(陶侃的母亲)
陶侃是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陶侃的母亲湛氏,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陶侃因年幼丧父,家贫无所依托,湛氏只好携陶侃由鄱阳回外祖父家。陶母即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能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总以清贫为乐,发愤进取,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
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宋代名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文天祥,明代名人解缙等都到此游历并赋诗赞誉“陶母教子”。
五 郑氏(欧阳修之母)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来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后来欧阳修终于长大成才,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欧阳修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这样的言传身教,教导欧阳修想不成为好官都难啊。
六 徐母(徐庶的母亲)
三国时期,刘备得徐庶,打败曹操。曹操料想刘备有能人相助。多方探听,知他新得一个谋士叫单福,谋略很大。就想用计将单福赚来,收为己用,于是和程昱商量如何用计。程昱知道单福是徐庶的化名,又知道他的母亲现在颍州。所以程昱就献一计,教曹操先将徐母赚到许昌,教她写信去招徐庶。以为徐庶极孝,接到母亲书信,必定前来。
曹操一听此计大妙,就教人赶到颍州,说是徐庶已在许昌,特来请老母前去。徐母一到许昌,不见徐庶,知中奸计。及至曹操请她写信去招徐庶,她就大骂曹操奸恶不臣;刘备乃帝室宗亲,儿子在那里辅助他,正是臣得其主,怎肯转来事你奸臣?骂完之后,拿起砚台,向曹操打来。本想激怒曹操,把自己杀死,反可以教儿子一心一意辅助刘备。曹操被骂,果然大怒,就要杀她。程昱在旁劝止,将徐母软禁起来,假冒她的字迹,写了一封假信,将徐庶赚来。后来徐母见儿子被赚而来,深深责骂儿子不明,自己到后面,自尽而死。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七 佘太君
佘太君生长在一个爱国名将的家庭里,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响,青年时候就成为一名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她少年时便与普通的大家闺秀不同,她研习兵法,颇通将略,把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守护中原民众为己任,协助父兄练兵把关,已具备巾帼英雄的气度。
宋仁宗时,西夏大军进犯,忠勇的杨宗保率兵迎敌,结果中箭身亡,其子杨文广也被困于绝地。噩耗传来,已经100岁高龄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请缨,率领杨门女将出征,一举击败西夏大军,班师回朝。传说中,佘太君率领十二寡妇征西时在十二连城与西夏军队交锋。当时,杨家十二寡妇率兵各守一城,与西夏军队展开血战。由于杨门女将个个武艺高强,又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十二连城,所以最终打败了西夏大军。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
八 王娡(汉武帝的母亲)
王娡在太子宫被封美人,王美人怀孕的时候,梦见太阳滚动到自己的怀中。她悄悄地告诉了太子刘启。太子说:“这可是贵不可言的征兆啊。”刘启登基为帝后,也梦见汉高祖告诉自己:“王美人生的儿子,可取名为彘。”等到王美人生下孩子,果真是个男孩,因此刘启将王美人之子取名刘彘,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王娡培植的外戚,成为少年刘彻的政治后盾,她周旋于刘彻和太皇太后窦氏之间。她一路谨小慎微,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据记载太子刘彻年十六即位,改号建元。长主刘嫖觉得自己有功劳,索求没有节制,刘彻很讨厌她。陈皇后也宠衰。
后皇太后王娡把儿子唤到面前说:“你初登帝位经验尚浅,前阵子因为明堂的事情已惹怒了太皇太后。如今又违逆长主,必然会使太后、长主不快。女人是容易被取悦的,你要谨慎行事。”刘彻听了母亲的告诫,对姑妈刘嫖又恢复了恭敬的态度,对皇后宠幸如初。如果没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帮忙,汉武帝怎么可能顺利夺得帝位呢?
九 当代佘太君邓玉芬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舍家纾难,被当地人称为“当代的佘太君”。她是一位广为传颂的“英雄母亲”,为了革命事业,她先后有7位亲人壮烈牺牲。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她却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说咱们胜利了!她就是英雄母亲邓玉芬。
在几个儿子相继死去只有六儿子还在身边,可后来他也要离开。“哪个孩子没有妈?都不上战场,谁来保卫乡亲们的胜利果实?别人的孩子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我怎么能如此自私啊?想到这儿,收起了眼里的泪水,她改变了主意,还是要把六儿留在部队。她叮嘱六儿子:“记住你爸和你哥是咋死的,好好打仗,立了功回来见妈!”这是她和相依为命的六儿子告别的场景。六儿子没有让妈妈失望。1947年8月,他在密云县河北庄战斗中立了功,受到嘉奖;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却壮烈牺牲了。他立了功,却永远不能回来见妈妈了。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丈夫和儿子一共7位亲人走了。玉芬献出了妻子、母亲的至爱,她是位好母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坦然反映出来;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的叮咛、唠叨和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把我们含辛茹苦带大,在我们心中她们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