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孩子中就有4个疝气宝宝?快来检查一下你家孩子的腹股沟!

作者:互联网 10-14阅读:924次

如果您在育儿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关注医知袋鼠(jjkkzj),会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

疝气在儿童中的发病比例很高,约占1%~4%,也就是每100个宝宝中,就有1~4个是疝气宝宝。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满月前的宝宝、几个月大的宝宝,甚至几岁以后的孩子,都可能会得疝气!

不过对于小儿疝气,还有很多家长不是很了解:有的发现孩子得了疝气,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也有些家长呢,认为疝气不疼不痒,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有些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得了疝气!

为此,袋鼠麻麻特邀请了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东区儿童医院普外科特级专家邱晓虹主任,为大家开设了一堂关于“小儿疝气”的袋鼠公开课。邱主任不愧是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小儿外科专家,她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家长们如何判断小儿是否得了疝气、日常护理以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知识,相信听完之后,您就彻底了解小儿疝气该如何应对了。

袋鼠麻麻更是熬夜吐血整理了公开课的精华,现在就分享给大家~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疝气?

邱晓虹主任表示,疝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而且大多数是腹股沟斜疝。现实生活中,小儿疝气很多都是家长在无意中发现的,突然看见孩子的阴囊上方或者是在大腿根附近发现有包块,包块可大可小,在宝宝剧烈哭闹或者运动时增大,有时甚至下降到了阴囊里,在安静状态或者平卧后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这就很可能是得了疝气。

100个孩子中就有4个疝气宝宝?快来检查一下你家孩子的腹股沟!

有些疝气呢,家长可能在孩子几岁以后才发现。因为疝气平时不疼不痒,孩子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如果包块再小一点,一些比较粗心的家长平时也就可能注意不到。某一天,孩子因为哭闹或者剧烈活动,导致腹压增大,包块突然明显了,或者发生嵌顿了,孩子说腹股沟这个位置疼得厉害,哭闹得不正常,家长才会比较容易发现。所以提醒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身体的每个部位。

也有些家长说,自己孩子阴囊部位也有包块,但并不是哭闹的时候增大、平时就缩小或者消失,而是包块长时间在那,几个月都不消失,或者始终存在,从外观看起来亮晶晶的,这是不是腹股沟疝气呢?其实呢,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的发生原理和腹股沟疝一样,都是因为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的。不过两者不同的是,腹股沟斜疝未闭合的鞘状突空隙比较大,所以穿过空隙突出来的是肠管等腹腔内的脏器组织,而鞘膜积液未闭合的鞘状突空隙比较小,是由腹腔里的液体流出来所形成的。

腹股沟斜疝

100个孩子中就有4个疝气宝宝?快来检查一下你家孩子的腹股沟!

刚才提到的是男孩疝气,女孩疝气是什么表现呢?女宝宝得了疝气后,在阴唇的上方会出现包块,宝宝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包块也会因为宝宝活动量的改变而变大或者消失。但如果包块一直不消失,这种情况就要警惕苗勒氏管囊肿了,它的形成类似于男孩的鞘膜积液。

疝气必须要手术治疗吗?

1岁以内的宝宝患有疝气,可以不用急于治疗,因为有自愈的可能。家长要做的就是避免宝宝剧烈运动或者哭闹等,以免腹压增加,使疝气膨出。如果包块突出了,要注意观察包块的软硬程度

若包块较软,而且在宝宝安静状态下或者平卧后能够还纳回腹腔,就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包块突出了2~3小时后仍不能回纳,而且越来越硬,甚至红肿了,宝宝哭闹也越来越厉害,则说明可能发生了疝气嵌顿。这种情况对宝宝来说非常危险,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停留的时间越久,脏器组织就越容易发生水肿,卡在那里就更不容易回纳。而卡得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血液运输障碍,会导致肠道或者卵巢等组织器官缺血、坏死!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

100个孩子中就有4个疝气宝宝?快来检查一下你家孩子的腹股沟!

到了1岁以后,宝宝的疝气还没有自愈,就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了,因为1岁以后,未闭合的鞘状突已然不能再闭合了,建议家长们及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一方面避免疝气嵌顿的风险,而且孩子下面如果老是鼓一个包,也会感觉不舒服,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嵌顿,不让孩子运动,长时间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另一方面,小孩时期的疝气手术很简单,临床上叫“疝囊高位结扎术”,就是把未闭合鞘状突做一个结扎。手术的切口很小,也就是在2cm左右,手术以后的恢复也很快。但如果拖到成年,再做手术往往就比较复杂了

在袋鼠公开课上,邱晓虹主任还针对以下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1、孩子都好几岁了,还会得疝气吗?

2、疝气手术在1岁以后哪个时期做最合适?

3、女宝宝疝气自愈的可能性比男宝宝低?

4、小儿疝气平时该怎么护理?老是突出来该怎么办?

5、疝气手术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6、一侧做完手术后,另一侧还会得疝气吗?

7、疝气手术费一般是多少?要住院多少天?

8、北京哪家医院做疝气手术比较权威?

……

不知这些问题里,是否也有您想问的呢?如果您想要听到邱晓虹主任的解答,给医知袋鼠微信公众号(jjkkczj)回复关键词“邱晓虹”即可找到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