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作者:互联网 10-21阅读:5063次

天才大脑的代价

从哈佛不招“神童”谈起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和“神童”。“神童”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几率有多高?英国米德尔克斯大学36年间跟踪调查210名“神童”,结果仅3%的人最终功成名就。与之相呼应的是一个极端个案。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儿子塞达斯身上进行“培养试验”,孩子一出生就教他认识英文字母,用各类教科书取代玩具。“早教”在塞达斯6个月时就见效,他能读出26个英文字母,此后2岁看懂中学课本,6岁完成解剖学论文,12岁被哈佛大学录取。正当人们对这孩子艳羡不已时,塞达斯却表现出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在不该笑的时候傻笑。最终,“早教”使他的神经系统失常,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14岁住进精神病院。在这个极端案例之后,哈佛大学没有再招收过“低龄神童”。尽管按照规定,任何申请人都不会因年龄受到所申请学校的歧视,但世界名校无一不对“神童”的录取慎之又慎。因为现代科学发现,那些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又或天生智商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人,通常备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比方说感觉关联紊乱、自闭症等。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人类不可能拥有一个完美的“超级大脑”。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获得超人的智力、非凡的记忆力或过人的注意力,然而当他在某项认知功能上有所突破时,在别的地方,他就要付出代价。

天才往往是有缺陷的

在人的大脑中,常用资源只占脑容量的十分之一,其他十分之九的脑资源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很多人认为,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资源开发得比常人多,天才是大脑极其发达、极其聪明的人。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世界上很多天才具有极特殊的技能,而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则表现得不如一般人。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人物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是他们大脑中负责这方面能力的区域被隔离起来的结果。大脑中被隔离的区域发育格外发达,使得他们在这方面具备了非同一般的能力。而在其他方面,天才们一般都表现得很普通,甚至低于常人。爱因斯坦的智商超过150,提出了许多人至今认为高深莫测的相对论,但同时,年轻时的他他又患有语言障碍和读写障碍。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天才与疯子往往一线之隔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说:“天才与疯子比邻。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也持相似的看法:“没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带有疯狂的特征。”牛顿和康德患精神分裂症,恺撒和拿破仑患癫痫,普希金和歌德有狂躁性抑郁症……仿佛天才存在着精神分裂症的隐性基因。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它是大脑内部的一种“预防机制”,具有某种压制天才的功能,不让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偏离常规。每当人们脑子里出现一个新想法时,“测错仪”就进入了“这不允许”的制约状态,使人们自己也觉得这种想法没多大意思,从而失去兴趣。但如果这个制约机制出了毛病,或者受到外来损害,那些非凡的念头和天才理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个人就成了天才,但这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有不少专家认为,大多数天才的大脑正是因为有毛病才得到了“解放”。

爱尔兰精神病学家,同时也是“艾斯伯格综合征”研究专家的迈克尔·费茨杰拉德教授,在对历史上一些最具想象力的艺术家进行精神病学分析后提出:“‘疯狂’与‘伟大’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艾斯伯格综合征’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影响巨大,可是对人的智力并没有什么影响,患有这种病的人反而容易拥有超常的艺术创造力和高超的数学天赋。”

世界上许多有才华的人都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他们的行为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怪。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与人正常交往的;米开朗基罗则患有孤僻症;英国诗人叶慈情绪总是阴郁的,且带有“自闭性侵略行为”;英国文豪乔治·奥威尔则对妻子“很不客气”,“行为乖张”,“有被虐倾向”。

研究人员发现,成绩优异的学生患上狂躁症的可能性要高出常人4倍。狂躁症可能有助于提高人在智力和学术上的表现,促进人向天才靠拢。患轻度狂躁症的人通常机智而富有创意,表现出“更能驾驭语言、记忆力更好和其他一些认知上的优势”。他们往往情绪反应夸张,这可能有利于他们“在艺术、文学或音乐上发挥才能”。在疯癫的状态下,人会有“非凡的耐力和持续集中的注意力”。

天才大脑的代价,大多数天才通常都有缺陷

天才没有普通人幸福

天才往往比常人更脆弱。年仅31岁就离开人世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其作品充满着忧郁的气息;35岁辞世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其钢琴曲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猝然早逝的音乐天才还有34岁的贝里尼、37岁的比才、40岁的韦伯、42岁的穆索尔斯基、43岁的沃尔夫……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常人更敏感脆弱。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结果?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了一批聪明鼠,然后用聪明鼠与普通鼠做对照实验。他们把一种能产生压迫痛苦感的溶液注射到聪明鼠和普通鼠的小爪子里。在其后的一个小时,两种鼠由于感到疼痛而舔爪子的次数相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继续,聪明鼠舔爪子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明显超过了普通鼠。这样的结果说明聪明鼠与普通鼠忍受急性疼痛的感觉几乎一致,然而对慢性疼痛,聪明鼠的承受能力要远远低于普通鼠。这种痛苦代价的罪魁祸首也在于基因的转变。因为聪明鼠有了过多的NMDA的受体,这个受体既能促进记忆和学习,但同样也使聪明鼠对疼痛和伤害都比普通鼠更敏感。

科学家据此推论,天才对疼痛和伤害往往比普通人更敏感,他们天生的脆弱神经使他们比常人更容易被痛苦击垮,所以他们没有常人那么容易获得幸福感。这也是很多天才患有心理性疾病的原因。由此看来,做一个普通人也许比做一个天才更幸福。世上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人,因为上帝造人是公平的,他赋予了那些天才常人所不具备的天赋,也给了他们常人所没有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