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和父母断绝关系:是孩子有病还是父母有罪 ?

作者:娇娇妈 02-01阅读:3792次

父母压抑、排斥孩子的负面情绪,伤害亲子之情的同时,也正在一步一步把自己变成孩子最亲密的敌人。

——娇妈

最近,娇妈的朋友圈被“北大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12年不归”的事件刷屏了。

34岁的王猛(化名)从小成绩优异,作为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高考后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大学毕业后又以研究生身份成功进入美国排名前50大学。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最终迎来的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到底是什么样的沟壑,才让孩子与父母决裂得如此决绝呢?

读完他写给父母的那封长达15000字的控诉信后,我才深有所悟。

文中有这样两段话,娇妈读来倍感心酸。(均引用信中原文,全文可看留言区)

第一段话:

  • 从那之后无论校方、班上的不良学生和家人怎么对待我,我都不哭,因为哭了就会更被看不起。

    我并不爱哭。回忆这段残酷的经历,我虽气愤和伤感,但也不哭。

    直到多年后,我给带我做本科毕设的博士生学姐写信,写到感谢姐肯定和帮助我、尊重和关注我的内心,已经而立的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第二段话:

  • 而最严重的是,缺乏亲情等原因导致我没能树立高而稳定的自信心——北大招生面谈时老师看见了我的腼腆和忧郁,但我的外表和我父亲的表现也许还没有充分反映这些问题。

    我不在乎自己在这里能排到第几名,而是想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想有一群真正的朋友,想有安全感,但我没能得到机会。

人人都羡慕他的成功,却无人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焦灼。这封控诉信的字里行间,吐露地都是这个北大留美学生少年时的绝望与无助。

无论别人怎么对待我,我都不哭,因为哭了就会更被看不起!

写到感谢姐肯定和帮助我、尊重和关注我的内心,已经而立的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想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想有一群真正的朋友,想有安全感,但我没能得到机会。

很难想象,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在自己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刻,用哭泣的方式来恳求父母的帮助,却只换来父母的嘲讽与看不起时,是怎样的心酸与心寒。

生而为人,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也许都曾被这个世界戴上了束缚的镣铐。

但他,却连哭的资格,都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所剥夺。

喜怒哀惧,本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情绪。哭,有什么错?为什么要被父母看不起?

不被认可和尊重,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发泄得不到父母的接纳与理解,其实早已注定了他与父母背道而驰的结局。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发出第一个声音,便是哭声。

哭,是孩子发泄负面情绪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TA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刻。

记得有一年,儿子班级组织春游,其中一个项目是骑马。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但有一个小男孩,在轮到他骑马的时候却被吓哭了。

面对小男孩的当众大哭,爸爸的反应却是这样的: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哭不觉得丢人吗”

“你怕什么?你怎么这么胆小?”

“你是男孩子,别哭了,丢人!”

那一天,直到活动结束,我发现,小男孩都没再牵过爸爸的手。

这样的场景太似曾相识了。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回家哭着向父母诉委屈,迎来的却是父母一句:“你怎么这么没用,别人打你,你不知道打回去吗?”

从此,孩子受欺负了都只会默默憋在心里;

大马路上,孩子犯错了,爸爸或妈妈板着脸走在前面,孩子边哭边追赶着爸爸妈妈的脚步,从此TA学会了察言观色的乖巧;

餐厅里,宝宝因为不小心把自己最心爱的冰淇淋弄洒而嚎啕大哭,换来的却只是大人板着脸的吼:“自己弄丢的,哭什么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于是,下一次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孩子选择了默默流泪;

有人说,长大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

但孩子还未长大,父母为什么要强行把TA的哭声静音呢?

为人父母应该明白,哭是孩子情绪的一种表达。情绪是一种能量,需要流动,而不是堵压。

父母压抑、排斥孩子的负面情绪,伤害亲子之情的同时,也正在一步一步把自己变成孩子最亲密的敌人。

除去上文中“北大留美学生”的例子,以往孩子将父母当成敌人的新闻报道并不少见。

四川13岁初中生因管教太严持刀杀母,被警方逮捕;

北大学生吴谢宇杀母后借债144万元,至今未见行踪;

18岁女留学生骗走父亲320万后,拉黑父亲;

23岁的汪佳晶从日本回国,在机场将母亲捅成重伤;

这些孩子都曾接受父母倾其所有的付出与教导,但最终却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父母与孩子本应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反目成仇的背后,多半与其压抑的童年有关。

相比为孩子规划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些懂得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更值得尊敬和爱戴。

曾经最让我动容的接纳,便是史铁生的母亲。

二十多岁的史铁生,面对失去双腿的打击,脾气变得暴躁而易怒。

他一次次毫无预兆地冲母亲发火,一次次将母亲端来的饭食打洒,甚至一次次在母亲去地坛寻找他时,躲在密林里不应母亲焦急的呼唤。

可是,他的母亲,没有一次不耐烦,也没有一声抱怨,她默默做好该做的一切,等待她的孩子把心中的苦闷发泄出来。

后来,母亲走了。史铁生也终于找到了活下去并通往幸福的那条路。

没有母亲当年的包容和理解,也许就没有如今的史铁生,更不会有那篇感动无数人的《我与地坛》。

压抑和排斥孩子的负面情绪,除了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难以抹去的伤害。

尤其是幼年期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发泄,孩子会更易受到以下影响。

1.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体方面: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被郁积于心,会影响TA的食欲、睡眠以及身体发育。

当孩子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孩子的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下降,自然也就更易生病。

心理方面:孩子在负面情绪中得不到安抚和帮助,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而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加敏感,如若遇到沮丧、伤心、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往往会沉迷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进而演变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2.孩子对亲情冷漠

幼儿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亲密感的关键期。

如果父母在孩子陷入情绪困境时候,没有安慰他、鼓励他、倾听他,那么孩子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而这种怀疑也会让成年后的孩子日渐对家庭、对亲情产生疏远感。

3.孩子更易出现叛逆心理

忽略压抑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会让孩子从内心里有一种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感觉。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会更容易出现打架、喝酒、抽烟、不服管教等叛逆心理和行为。

4.孩子更易出现社交困难

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父母的疏导与回应,会慢慢变得不再表达情绪。

而一个不善于表达情绪的人,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自卑、不善言辞、信心不足,无法对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等,都将成为孩子的社交阻碍。

那么,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在孩子发泄负面情绪时,给予必要帮助和引导?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排斥。

就像大禹治水,在于疏,而不在于堵和塞。

帮助孩子发泄负面情绪,其实就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的一个过程。

比如,这位视频中的爸爸,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很多人佩服视频中儿子哭得收放自如,但我更佩服视频中那位心态好到爆的爸爸。

儿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位爸爸懂得先帮儿子把伤心的情绪和原因说出来,然后让他哭个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也没有任何训斥或苛责。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引导孩子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与保护。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生来就不爱父母的孩子。

如果你期待孩子能飞得高,那请你一定多关心TA飞得累不累;

如果你享受孩子带给你的骄傲和荣耀,那请你一定多倾听TA的烦恼和苦闷;

如果你期待孩子变得越来越完美,那请你一定多多接纳TA的不完美。

愿你爱孩子,不止爱TA灿烂的笑脸,也爱TA哭泣时的面容。

而下一次,当孩子哭的时候,你也能静下心,对TA说一句:“宝贝,你哭吧,有爸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