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花季少女被父亲打骨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作者:尹建莉父母学堂 02-08阅读:2666次

最近跟家庭有关的新闻特别多。

一篇帖子说:

女儿14岁早恋了,对象是同校初三的一个男生,还影响了学习。

家里劝分了好久也不听。

后来发现女儿跟早恋对象去开房,彻夜不归。

父母在酒店找到了孩子,气急了。

回家之后,父亲跟女儿动起手来。

逐步升级,最后拿冰球棍虐打女儿,直到打成尾骨骨折。

不知真假,但实在太可怕了。

痛心之余,我想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说几句。

想起来,有一次参加一个讲座,一个心理学家讲家庭治疗。

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

她说:

那个讲座的专家,是个德国人。她的回答也很有意思。

她说,她在德国也会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她就问那些父母:

「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管不住的呢?

你那么高,对方那么矮;

你那么有经验,对方那么稚嫩;

你经历的事情那么多,有钱,又有资源,对方什么都没有。

你怎么可能比他还没办法?」

提问的阿姨怏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那个专家的回答,没有完全澄清她的困惑。

我理解那个专家的意思,如果两个人卯上了,在一个正常的关系语境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老板,一个雇员,一个智者,一个学徒,这个力量的差距可以说是很悬殊的,稳的。

说前者搞不定后者,不存在的。

只要肯想办法,基本都能搞定。

但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你要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人」。

我这句话没有讽刺的意思。仅仅是就事论事,所谓斗智斗勇,其实就是当成一个平等交往的对象。

中国的家庭文化,是不跟孩子讲平等的。

典型的就是很多大人挂在嘴边的:「你一个孩子懂什么?」、「他还是一个孩子,跟他废什么话?」、「孩子幼稚,冲动,没脑子,不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

做错事了?

「正常,孩子嘛!打就是了。」

不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在很多大人看来,孩子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记得住。打孩子有点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这些生物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没什么打一顿改变不了的想法,如果有,那就打两顿。——这种信念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即使我们不打孩子,我们也相信,那是出于文明或爱心,暂时封禁了「最有效」的管教手段。

事急从权,逼急了,还是得祭出这个法宝。

讲道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效果差一些,而且费事。你讲了他不听呢?实话实说,所有不用「打」的方式都有点费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把孩子当「人」。免得麻烦。

假如把他当成跟自己平等的存在,对手也好,伙伴也好,你就必须花心思跟他周旋。一来没这个时间,二来似乎也没必要。

否则的话,你又想要这个人听话(毕竟你很清楚,她现在的很多冲动,会让她后悔一生),又不能打,怎么可能不费事?

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她就是不听。

这时候,要么挖空心思去找别的办法,要么就回到更简单的思路:

「我给你脸了是不是!你以为我不敢打你?」

「打」可以最快地解决问题。于是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的操作:

这种路径依赖特别可怕,因为每当遇到问题,中国家长的思维不是去想「一定有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何必舍近求远!打到位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种很难反驳的自证循环。

德国专家的回答是这么个意思:你比他大那么多,你总是有办法的。

而中国家长的困惑在于:除了打,我真没有(省事的)办法!

这件事不能怪他们,怪就怪他们对于「办法」的经验太少。代代相传,都是靠暴力镇压的思路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办法,是因为从没有想过办法。——或者也想过,浅尝辄止地试了试,往往又回到了老路。

请务必记住,对亲子关系来说,最有害的想法就是:「打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手段」。哪怕你自己不用这个手段,这样的想法仍然会限制你。

当你对这种想法(再次强调,哪怕你不打)形成了路径依赖,一旦孩子遇到问题,你的思考方向就变成了「究竟是打还是不打,打到什么程度合适」,然后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而你陷在这里,却不去想「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法」。这就大大窄化了你们的关系。

就像那个提问的阿姨,她真诚地感到困惑,是因为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方法,是不用打,也可以管住孩子的。

但我要说:你首先要相信,打孩子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管用。孩子是靠语言来沟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脚来管教的动物。

然后你才会相信:你跟孩子之间,有其他的办法。

回到这个具体的例子吧,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制定大的原则。

如果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她谈不谈恋爱,跟谁谈,怎么谈,原本都是她自己的事。家长过度干涉,费力不讨好,还容易引起反效果。这是基本的边界意识,跟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她,作为家长只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让他们在这个年纪发生性关系。——两个问题是分开的:你恋爱是你的事,我们只禁止你发生性关系。

作为一个原则,这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很容易打破这个原则。

他们总是看恋爱这事不顺眼:「你看,成绩下降得这么差了,所以说不要再谈恋爱了!」这样一来,破坏了跟孩子的同盟关系,双方站到对立面上。原有的共识也就被打破了。

如果要关心成绩,当然也可以:「你的成绩下降这么厉害,要怎么赶上?」一起商量一些提高成绩的措施。不用跟恋爱扯上关系,更犯不着因棒打鸳鸯。

各是各的事:恋爱可以谈,学习要搞好,性的大原则绝对不能突破。

第二,行使管理的功能。

制定了原则,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这件事家长是要管的。

什么叫管呢?

回到前面的路径依赖,再次强调:管并不是打。

不妨这样想:如果一个远方的朋友,把他们女儿送到你家寄宿一年。现在她恋爱了,朋友嘱咐你,千万要把她看好。你会怎么做呢?

你不能只是停留在讲道理,也不能简单地把她揍一顿,这时候你会对她做些什么?

那些做法就是「管理」。

假如,这个女孩跟男友夜不归宿,怀孕了。你朋友打电话来:「你怎么管的!」

你不可能告诉他:「哥们,我尽力了。我之前跟她谈过话,该说的我都说到了。我唯一没做的就是揍她一顿。」

但人家不在乎这个,人家问的是:

当然了,你不需要为朋友的女儿承担这么多责任。之所以做这种假设,是要你不能轻易去打她,你把她看成一个让人头疼的,又不得不好生对待的大姑娘。这个前提下,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来预防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第三,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解决问题。

其实,不管给出什么建议,一定都会有人说:「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真的,也是对的。

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想追求一种简单的方法了。说一句什么,或者做一点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幻想。

幻想的另一面是挫败。越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越容易剑走偏锋。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孩子的「自爱」。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生气,是因为女儿不知道「自爱」。这让他产生了动手的冲动,好像揍一顿就可以把「自爱」揍出来一样。

这很悲哀。

一方面,不见得是「自爱」的问题。随随便便把这事贴上一个「不知自爱」的标签,带着强烈的羞辱之意,不一定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就算「不知自爱」好了,那也是一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是她之前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家庭的养育。对这些经历视而不见,只是对「不知自爱」的结果动气,就像一个人考试不及格,一味地抽打那张试卷一样可笑。

你不可能把人打得「自爱」的。

倒是反过来,暴力会让她更不自爱。

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至少是在父母面前。

这个妈妈在帖子里,记录了她跟女儿的一段对话: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有点不舒服:父母一味泼冷水,矮化女儿的选择,哪里有宠爱的感觉了?也许,以后可以这么说:「你走了,我们会很想你。」

还可以说:「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路上要住最好的酒店。爸爸妈妈给你钱,但是你自己留心点,不要被他骗了。」

是我的话,还会强调:「他对你不好,告诉我,我会打得他满地找牙。」

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女儿现在还小。但我读到这篇帖子,似乎完全理解,一个父亲的心中有多么狂怒,多么自责,偏偏又拿这一切毫无办法。

这是一场漫长的挫败,我可以想象以各种方式发泄这种挫败:拿着球棒砸窗户,砸家具,砸车,砸那个男孩……甚至砸我自己,都可以理解。

但既然我们讨论到「自爱」的话题,那我就一定会向我的女儿道歉:「无论如何,无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我都不该把球棒抡向你。那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我心里,我无论如何要传递给她的信息是:「是你,你比世上的一切更珍贵。」

作者介绍

李松蔚,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李松蔚 ID:therapistl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