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们去哪里了呢?”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我们周边喜庆欢愉的气氛也在一天天渐浓。这本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可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难题:祭祖、祈福本是春节传统习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回老家的时候,老人们对此看得更重要。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家人偶尔就会谈论起这些问题:
家里三四岁的孩子从来没经历过这些事情,就一个劲追问不停:
每当这时候,很多妈妈就犯难了,不搭理孩子吧,他一个劲问;如实解释吧,会不会吓到孩子?
最终,绝大多数妈妈都选择了草草敷衍孩子:
可是,这样的解释真的对孩子好吗?
2
不逃避“死亡”的教育,才能给孩子最健全的人格
其实,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比较回避“死亡”教育的,我们总觉得这是悲伤、负面的事件,害怕年幼的孩子接受不了,于是只好选择搪塞、敷衍。
可实际上,世界本身就是这样的呀,享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也必然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苦楚。而且身边的爷爷奶奶确实在日渐衰老;突发的危险与事故,偶尔也有可能发生;疾病的痛苦,随时可能带走我们最亲近的人……
既然我们给不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那就应该让孩子早早地明白,人生并不总是欢乐的。
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这些状况,学会如何排解、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当意外真的来临时,孩子才不至于手足无措、焦虑崩溃。
跟孩子谈论“死亡”,从来都是为了珍惜生命,更好地活着。
不过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育程度是不同的,对“生命终结”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3
不同年龄段对死亡的反应
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比如担心家人不要自己了,担心被抛弃。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家长提供足够的身体抚触、拥抱、安慰,是对他们幼小心灵最好的支持。
3~5岁的儿童不了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可以复活的,或者带有一些魔幻色彩的胡思乱想。比如有些孩子会认为,自己更乖一点,死去的亲人就会回来。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除了身体上的拥抱安慰,简单、诚恳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是给孩子增加安全感的有效方式。
5~9岁的孩子已经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他们会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除了前面提到的身体安慰、言语解释,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到同伴的活动中,能给予他们很大程度的心理支持。
9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视死亡。这时候,足够的身体、情绪呵护仍然是必须,但除此之外,引导孩子在阅读、音乐、绘画、运动中,宣泄、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很不错的方式。
4
如何恰当地跟孩子谈论“死亡”,认识生命?
◆ 在大自然中感知
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小时候有次在公园玩,淘气地捏死了好几只小蜗牛。宋丹丹发现后,并没有立即责备孩子,而是声情并茂地说:“小蜗牛的妈妈外出找吃的了,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都不在了,得多伤心呀。”
简单的话语,击中了小巴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的眼圈红了。宋丹丹就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了孩子,生命是可贵的、不可逆的,一定要珍惜。
◆ 从身边的宠物感知
小孩子都爱养宠物,但是它们的生命相对于人类来说,真的太脆弱、太短暂了,孩子难免要经历一次跟爱宠的“生离死别”。
所以,妈妈们不妨利用好这样的机会,一方面跟孩子解释生命的事实,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学会发泄、排解郁积在心里的悲伤情绪。
◆ 从绘本、动画中感知
其实,“生”与“死”本身都是大话题,要想跟孩子恰当地讲述,很多妈妈的知识储备、语言组织能力,不一定能驾驭的了。这时候,借助优质的绘本、动画这些工具就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可以跟孩子生动有趣地教育一番了。
(图片来自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