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玻璃心怎么成为一个好妈妈

作者:完美孕妇杂志 02-13阅读:3491次

不久之前,同事发给我了一个截图:

虽然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但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为啥当妈的动不动就带着孩子一起轻生?

左一个“31岁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跳楼身亡”,右一个“榆林产妇跳楼”,再不就是“母亲将女儿推下水后自己跳入,双双溺亡”,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活着呢?

后来,小编发现,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抑郁”和“玻璃心”能解释得了的了。就比如微博上有一阵子挺火的热搜——

#90后家长陪孩子写作业#

点进去之后看到的满满的都是“心累”、“气的半死”、“想打人”这种吐槽,确确实实感受到年轻一代爸爸妈妈们的心酸——白天忙事业忙挣钱,晚上还要跟熊孩子斗智斗勇,甚至有的妈妈都“陪孩子写作业急到心梗”……

这大概是比带着孩子轻生的更加无解的事情了,因为这无关生活是否艰难,也无关家人是否苛责,但又是普遍存在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也有人问啦,“「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急到心梗」反映了中国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其实,要小编说

第一,因为很多家长不了解小孩子、不懂得小孩子的成长是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第二,过于望子成龙,经不住地就跟别的孩子攀比;

第三,也有一种自责和自卑的情绪在作祟。

我们来一个一个说吧!

首先,要去了解孩子

其实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但很少有人记得自己几岁几岁的时候,学会了什么什么,学习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于是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娃不聪明,学点啥都学不会,讲了好几遍都记不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年龄)……其实很多问题不是你家娃才会有的,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的共性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能够“自行解决”。

比如对数字的书写、英文字母的书写,很多小朋友刚开始是错乱的,甚至好像顽固不化一样无法纠正。或者是一个十以内的加法,教一遍,会了;过一会儿再问,就忘了,如此反复。

这看起来是小孩子不好好学、没用心、跟自己作对,其实只是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视觉、语言、记忆等神经正常发育的过程,这时候千万别着急!

切记不要因此责罚孩子,可以物质鼓励以及精神鼓励来刺激,也可以配合老师建议进行辅导。如果因为这点事儿就大发雷霆,那不仅是自己伤身,也会破坏孩子的学兴趣与信心(会他们对学习感到恐慌)

第二,比较只是为了增加动力

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孩子小小的肩膀不见得能承受的住那么大的压力(尤其是天天被管控、被“别人家的孩子”洗脑)。

有目标是好的,但是不能盲目攀比,毕竟你看,人家的爸爸妈妈又能赚钱、又能辅导功课,长得还好看,是不是?

爸爸妈妈们不需要因为自家娃暂时落后于别人的孩子,就着急上火、妄自菲薄。孩子的学习、成长需要慢慢去引导、去鼓励,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多识几个字、这周的作业多几个“A”之类的)。

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只能是一个参考而已,可以当成榜样(比如人家的学习方法好就可以学),但不要当做压力(你看你总是比不上那谁谁)。而且每个孩子擅长的方面不同、思维发育的程度不同(俗话说的“开窍”),切不可揠苗助长!

第三,要自信而不是自负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当年没好好学习,或者没多学几样技术“傍身”,总觉得当年自己父母要是逼自己一把,说不定自己就不会比同学们差这么多(或者能比他们更好),于是乎,想要逼自己的孩子一把,让娃们“长大以后出人头地”。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

因为过度的管控只能滋生孩子心底的叛逆与不安,就像最近被讨论最多的那个12年不回家的高材生一样,父母生生地将孩子推开,美其名曰“为你好”。

爸爸妈妈完全没必要自卑,觉得自己比不过同辈人,作为父母要给孩子传达一种自信、阳光的人生观,带着这种向往美好的快乐的心情一起努力,并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榜样——他们在认真学习的时候,你是在抱怨生活还是在努力工作、提高自己呢?

父母的心态、行为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

当然,也不是不能有负面情绪,毕竟谁都有消极、无助的时候,这时候试着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去沟通,告诉他们你遇到的烦恼、你的无助和无奈,也鼓励他们在烦恼、迷茫的时候与你沟通,因为你们是彼此最信赖的人呀!

一家人一起努力成长难道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所以啊,有什么好玻璃心的,郑渊洁不是说嘛,只要孩子做个正直的人,他想做什么我都支持。

养孩子绝对最最最难的一件事,不仅花钱还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心血——关键是还不一定能有预期的回报!

但为什么不将期望定的低一些呢?60亿人里只出了一个比尔·盖茨,只有一个乔布斯,精英如果成了大多数那就不再是精英了!

玻璃心的爸爸妈妈们,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吧!

一期一会

今日小编:F君

いちごいち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