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走亲访友,和一位家长朋友聊天,她非常苦恼地向我倾诉,幼稚园老师很委婉的告诉她,孩子有些感统失调。
我以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孩子,他有时候胆小、不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我最初并没有把这些问题当回事儿,想着孩子长大了就好了。但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开始频繁找我谈话……
原本我以为只有我家孩子感统失调,询问了很多家长、浏览了许多网页之后,我才知道,感统失调其实存在于很多孩子,甚至成人的身上。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格格不入,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就特别的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除了我这位朋友,其实看后台宝爸妈的留言,会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还真不少。
那么,很多家长就问了,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感官统合失调的情况呢?
感官统合失调的宝宝有什么特征?
触觉过分敏感:偏食、挑食;爱发脾气,胆小、孤僻;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吃手、咬指甲、爱玩弄生殖器等;缺少探索性行为……
前庭功能失调:好动不安,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平衡能力差,走路易跌倒……
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能力差,精细动作不良,手工能力差;方向感差;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仔细想一想,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上多种表现呢?您是否意识到感统失调已经让孩子与别人拉开了差距呢?
在中国内地,人们对感觉统合知识的认知度不到2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针对于婴幼儿的感统训练普及率高达90%以上。
几乎95%以上的中国家长,都是当孩子七八岁时出现感统失调的症状后,才想到要锻炼孩子的感统能力,然而孩子在7岁后,最佳的感觉统发展期已经过去了。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规律——像人的感觉统合这种能力,需要在婴幼儿时期打下80%的基础,如果不让它在发展期锻炼的话,那么就再难发展起来了。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常由老人养育。宝爸妈忽视了对孩子在0-6岁时期的感统训练,实际上,很多亲子互动游戏都是感觉统合训练的范畴,比如举高,转圈,摇抱,左右加速移动等等。
很多家长都问科长有没有相关的机构推荐,由专业人员锻炼宝宝的感官统合能力。其实,宝爸妈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感觉统合训练交给专业老师就没问题了,这其实是非常不科学、不负责的想法!感觉统合能力是可以在家庭中实践的!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个轻松、快乐、健康依恋的亲子关系,就不要指望别人来管教你的孩子。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最让孩子信赖的人。你的陪伴和不断的学习教育,才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这次,我们又邀请了孙杰老师,为宝爸妈传授不用去机构,在家庭生活中就能轻松实现的亲子感统锻炼课程——7岁之前,孩子必须完成的感觉统合锻炼。
原价69元,拼团价只要49元!
邀请4位好友就可以get哦~
☟☟☟孩子的感统锻炼,戳这里学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