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个举动,才是最伤孩子的刀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03-05阅读:3391次

“就像孤身攀在悬崖边的一根树枝上,然后,你突然听到咔哒一声,树枝断裂的声音。”

我的朋友小雨至今仍对童年时的一次经历耿耿于怀。

她说,其实那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可是自己真的放不下,从小时候一直“揣”到现在。

那时候她大概六七岁,小城孩子第一次随着父母去北京旅游探亲,看一切都新鲜,对什么都好奇。以至有一次,全家一起站在街边等车,她看到一位女士穿了件亮闪闪的衣服,面料自己从未见过,情不自禁就伸出手,摸了摸人家衣摆。

那位女士回过头狠狠挖了她一眼,斥道:“干什么”?!

她吓得立即缩回手,却嗫喏着,说不出话。

小雨父母本来走在她前面,很快转过身来,狠狠地批评她一通,让她给人道歉。

“在爸爸转身过来那一刻,一定肯定觉得我很丢人吧。我觉得他再也不会爱我了。”

但是事情还没完,后来在亲戚家,爸爸又恨铁不成钢地跟亲戚们说起这件事,边说边叹气,这孩子怎么长成了这样,不识大体、没教养。

小雨说,“那时候,我就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我,包括我的父母。那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啊。”

为人父母的怎么可以“背叛”自己的孩子?

01

背叛,并不算过头的形容。

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真的会有意无意“化身”成孩子的敌人。

有时候是孩子求助时,父母没有“撑”孩子。

朋友小雨是这样,萌芽社群的妈妈Sasa也曾分享过自己的心事:

“小时候我和人打架,回家以后大人别说帮我去说理了,肯定还要挨一顿打,因为老爸认定不管怎样都是我的错,即使是我被人欺负。

有一次,班里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我偷的,让叫家长。我妈听了二话不说,上来就给我一耳光,理由是‘怎么老师不怀疑别人就怀疑你’?

我的父母从来不护着我,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

甚至不少父母还以在外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为乐。

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里有这样一段:大华(刘宪华)早起给众人做早餐,大家发现后纷纷夸赞。然后画风突转,开始了宋丹丹实力上演父母怼儿子的场景。

一会吐槽,“我生了一个废物”,“怎么这么笨呢”,嚷嚷着,我要去民政局“换儿子”。

接着嫌弃儿子,“你怎么吃这么多?”

甚至还翻旧账,跟大家吐槽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时候的糗事。

“巴图小时候,没有一次能让我特别笑着开心地开一次家长会。”

宋丹丹边讲边陪着身体动作,“所有孩子都围成一圈学小鱼游泳,只有巴图站在中间哇哇大哭,”“太没面子了”。

在场的巴图尴尬的只能起身走开。

真人秀节目嘛,肯定有表演夸张成分,但这样的场景在平时生活中真是太常见了。

在外人面前,父母故意贬低自家孩子,可能是为了面子,也可能是为人谦虚……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将箭羽狠狠插进孩子的心

最可怕的还是来自父母的二次伤害。

知乎有人形容这种痛:“有时我甚至不讨厌那些直接伤害我的人,而是更讨厌作为帮凶站在那些人一边教育我的父母。”

在电影《嘉年华》里面,小文妈妈在得知女儿被性侵后,反而是上去给了孩子一巴掌,“我不打她我打谁”?

于是,受害者小文从妈妈这里没得到安抚、支持,得到的是撕烂衣服、剪短头发,耳光以及谩骂。

这种伤害,是伤口上的厚盐,痛苦后的绝望。

02

前两天还看到媒体公布的《2017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越是触及内心的事情,越不愿向父母敞开心扉。

我想起前不久刷屏的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事件。

王猛一直控诉父母对自己没有情感支持,亲戚嘲笑自己“不会剥鸡蛋”,父母没有站出来帮自己说话;遭遇挫败时,回家被母亲嘲笑,“现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吧”;上中学时,在学校遭遇不公平,父母没有支持自己,反而斥责他;再大一些,被导游开玩笑时,也只是让他习惯,“这样事情会有很多”。

在王猛看来,自己就是个情感孤儿

父母子女血脉相连,理应是天底下最亲密的情感连接。但如果孩子表达自己的痛苦或者需要帮助时,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情感的支持,没有跟孩子站在一起,亲子关系会渐渐走向疏离。

那些孩子长大之后,会怎么样呢?

他们会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所得;

他们会十分努力,却又活得小心翼翼。

如同前面提到的Sasa,她后来找我做咨询我才知道,她虽然是一个工作上很拼的人,在社群关系中相处得也非常妥当,但是情感上却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在感情上她遭受过孤立和背叛的境遇,但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那段艰难的时光,她从不对家人坦诚。Sasa说,不是怕父母担心,所以报喜不报忧;而是知道,说了,也得不到父母同情,或许还要被骂“眼瞎”。

“遇到事情连父母都不敢信,我其实不知道还可以信谁。”SaSa曾这样说。“一直拼命上进,也不过因为生活没有托底。”

说者淡漠,听者心酸。

每个孩子都该有这样一种安全感:孩子,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和你站在一起。

你应有自己的坚强,但父母仍愿做你的铠甲,拥抱你,呵护你,且无条件爱你。

03

孩子需要知道,即使世界以矛相对,父母肯定是站在孩子前面的那个。

有一年春节回老家,我带两孩子去好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个女儿,比我家弟弟Eric小几个月。从朋友家回来后,一大家子围在一起聊天,远方姨姨就问,“你有没有跟阿姨家的妹妹玩啊?”

“是哥哥!”当时,Eric大概一岁半多点,他虽然说话已经比他哥哥当年快多了,但到底年龄小,还无法顺畅表达自己的意思。

姨姨立刻纠正孩子,“不对,不对,应该是妹妹。”

“是哥哥!”Eric坚持说。

“是妹妹啊,比你小的女孩就是妹妹。”长辈帮着解释。

“来,我教你说:妹妹。”其他人也插话。

……

你肯定能想象出那种场景,大大小小亲戚们挨挨挤挤坐在一起,齐刷刷纠正孩子的称呼错误。

当时,我刚好走开去旁边和Joshua冲牛奶喝,回来就看到这样一幕。

Eric看到我立刻跑来,嘴里喊着,“是哥哥,是哥哥”。

当时Eric那无助、急切、惶恐的眼神,我至今清楚记得。我抱住孩子,迅速了解情况之后,我认真看着Eric的眼睛说,“对啊,你说的对,你是哥哥,阿姨家的宝宝是妹妹”。

他连连点头,说“你是哥哥”。

直到这个时候,全部大人才明白,原来孩子所说的哥哥,指的是自己,正处在学说话的Eric,代词还分得不清楚。

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松了一口气,他很认真地尝试纠正自己的发音,“我是哥哥,哥哥,你,我是哥哥”。

很多时候,在真相不明的时候,直觉是帮助我们做判断的军师。你下意识是怎么看待孩子,往往在十字路口或突发事件中完全显现出来。

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但要做到这点其实很难。在全世界都认为孩子“不对”的时候,你又是否可以有坚定的决心,保持对孩子的信任呢?

我当然也会跟孩子说“不”,甚至有时候Eric还会小大人般“套路”我,问“妈妈,是不是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会同意呢?”

我坦然告诉他,“当然不是什么都同意啊。但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你都是我爱的孩子。如果真的做了不对的事情,我们一起面对,我陪你想办法”。

成长路上哪有不犯任何错误就长大的孩子?面对孩子和成人定义不一样的行为偏差,我们更需要强化理解和信任,才能真正陪孩子一起面对。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坚定不移地表达信任,并不是溺爱,而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承诺。

孩子还需要知道,即使你看上去荒唐,我也愿意陪着你,不理其他人的看法。

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阳光小美女》,最让人感动的场景是在影片的最后,妹妹奥利芙(7岁)参加“阳光小美女”的选美比赛时,大跳脱衣舞

不仅被观众喝倒彩,眼看也要被评委赶下台,这时候爸爸冲上舞台,保护女儿,跟着女儿一起舞蹈,后来全家人都冲上舞台,一起跳舞。

他们舞姿僵硬,却是来自家人最好的支持。

孩子更需要知道,父母会一直是支撑你的力量。

美剧《this is us》里面,有特别煽泪的一幕:

当领养的孩子兰德尔和家人产生隔阂时,老爸杰克带着他去黑人的武道馆学习武术。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父亲背起儿子兰德尔做俯卧撑。

“无论他遇到什么事,

你都愿意支撑起他吗?”

“愿意!”

文中均为化名,故事分享已获授权

萌芽的话

今天写了一个小随笔,也是因为和朋友们聊着,听大家一边谈故事的时候,一边想把这份感慨记录下来。

近期做课程研发,工作量已经不能用饱和来计算了。但真的挺开心,也很满足的。我啊,只要感觉有新的收获,就会有很多原生动力。比如,在严谨的产品和课程打磨之间,写写文章,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放松和调频的过程。

今天的文章也期待你的留言,我先公布下上周的获奖名单。

周获得小礼物的分别是:

  • 老公我们离婚吧,是我的长相配不上你的技术

留言:姝雅、一只泥潭龙、金针菇凉

照片投稿:有两位队友不约而同地钟情于迷幻风(文静、以梦为马);还有一位大概是入了魔的风景大师,把老婆忽略得一干二净……(晏灵)

  • 羽生结弦:他才23岁,为什么就值得我们书写前半生

esme、Jasmine、喜小喜

  • 柳岩陪父亲在病房过70岁生日,一句话让所有人泪崩

Sandy乐、yoki、陈小圈圈

  • 读书是我最好的药 | 人生修行最推荐的8本书

三生石、晴天娃娃_Rachel、披斗篷的复仇侠

  • 孩子无法见证结婚,却看着你们的离婚

amem、吃货小月、Widelia

  • 《恋爱先生》暴露的婚姻真相:“我这么努力,你看到的却是毫无意义”

JWplus、Candy、vivi

(以上的礼物是:“小花生”暖心·成长绘本系列、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童话第二辑系列、宾巴和朋友们·第3辑系列或益智贴纸游戏书系列中的随机一本)

感谢大家的用心支持,我这两天会联系你们哒~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转载合作请回复关键词 转载获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