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鱼博士,专治育儿难题
如果养育小宝贝时遇到了困难
留言给我,来者不拒
小明的妈妈比较严厉,
小明有个哥哥,从小很多事情只要说一遍就会了,
但小明没办法一遍就懂,尤其在学习方面。
有时候,妈妈说了好几遍,但小明还是答不出来,
于是,妈妈是又生气又着急,
实在着急的不行,还会说:“你怎么这么笨。”
小明上的幼儿园到中班时,需要会写自己的名字,
可是小明就是写不好。
最近,老师发现,问小明问题时,他常常说“我会”,
但真要求他说出答案的时候,他又答不上来。
事实上,小明并不会。
在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会,小明会选择沉默不语。
小明,不会说会,是在有意欺骗大人吗?
还是说长期以来,妈妈严厉的态度,给小明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感觉,才导致他这个样子。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知识,父母说了三四遍,孩子还是不会,一些父母就会失去耐心,继而生气。
而孩子能从父母态度的微妙变化中,读懂它们。
这时父母有情绪是正常的,但首先需要弄明白孩子是什么原因不会,有些是孩子是不用心学,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才学不会;而有些孩子不会,是因为这个知识太难了,超出了他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再怎么教他都没有办法掌握。
如果是前者,这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可能是他有需求没有满足,现在不想做这个;如果是后者,就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自身发展跟不上,那么,家长需要选择适合他能力的学习知识。
就像小明写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因为这个名字太难写了,太复杂了,所以他才写不好;是不是可以先换个简单点的,等长大一些再写难的。
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需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引导,可以借助动画片或绘本,先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进行知识迁移。
另外,在学习期间,出现孩子不会的情况,父母尽量采用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如“这个题是不是难了?我们可以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但切不可用责骂的方式对待孩子。
如此反复之后,恐怕孩子就会因为害怕,会出现不会说成会。一旦出现父母问,答不上来的情况,首先就会在情绪上想到爸爸妈妈会责备我,感到有压力,形成焦虑心态。
如果是这样,长期下去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天然的对问题的抵触心理和不自信,与想督促孩子学习好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套自主发展“系统”,家长无论是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还是学习方面,都应该顺应这套“系统”的发展规律。
有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来得早,这时可以给孩子提供多一些的学习机会,满足孩子学习的欲望;而有些孩子会来得晚一些,就需要等一等,提前灌输知识,作用只能适得其反。
“你真笨!”
面对孩子学习能力“差”,除了责骂对孩子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之外,“你真笨”这三个字也可以在分秒内让孩子的心跌入低谷。
作业题目做不出来,“你真笨”!
别人家的小孩聪明,“你真笨”!
再学不会做这些事情,“你真笨”!
我们会发现,爱说这三个字的家长,只有零次跟无数次的区别。
当一个孩子第一次被说“你真笨”时,心理会有一丝波澜,但还不会引起多大反响;
当第二次听的时候,已经进到心里去了;
听到三次以上,渐渐地,孩子会发现自己真的变笨了。
这三个字,不知摧毁了多少孩子。
从心理学上来说,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与其说出来的效果会适得其反,为何不当孩子出现有知识不会的情况下,积极地引导,鼓励孩子主动去面对。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感觉到他有能力去完成,孩子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而如果经常用“笨”等字眼,给孩子消极暗示,则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所接触的问题,最后,对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一点好处。
所以,当孩子学习时,出现不会说会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从两方面找原因,不要着急给孩子定性,另外也要有耐心帮助孩子一起解决。
当家长出现焦虑心态的时候,先要自己安抚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引导孩子,尽量不让坏情绪影响到孩子。不然,便会切断家长与孩子中间的情感流动,孩子将会逐渐产生抵触心理。
让孩子学习或做事情不能逼迫,越是这样,孩子越容易学不进去。
所以,教育孩子时,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不妨先从家长身上找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