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前该如何开发语言

作者:好孕妈妈 03-25阅读:539次

语言是人际关系、沟通表达中很重要的因素,当听到宝贝开口说话、呼唤爸妈时,心中的感动无法言喻。而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进行语言开发,并借此观察宝贝的语言发展。

什么是语言开发?

台湾长靴猫绘本馆教学督导柯佩岑指出,每个孩子的发展历程不同,不能以此来界定孩子不会说话或语言能力不佳。有些孩子可能因为语言能力发展较慢,或是整体发展迟缓而产生语言障碍,但其实以医疗的角度来看,除非有很明显的特征、外观表现,或是已诊断出有特殊疾病,例如:自闭症、听障、唐氏症等,否则在6岁前都只能用「疑似」来表示,不能很明确地下诊断。6岁是关键期,不论宝宝发展如何,家长都可以用一些语言游戏、开发技巧去引导孩子进行语言开发。而语言开发的定义即为在特定阶段或适当时机,父母给予适当鼓励、引导与活动,让孩子更有动机、兴趣与爸妈互动,可能透过声音、肢体等非口语的互动来学习。

0~1岁 赋予声音意义化

宝宝刚开始不会说话,就只能用肢体、表情、声音来沟通,基本上会从6个月左右进入玩声音的阶段。孩子开始玩声音的过程中,发出像:「吧吧吧」等声音,除了开始运动口腔肌肉,家长的反应和引导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若孩子发出「吧吧」的声音时,突然爸爸出现了,并且很惊喜地认为在叫爸爸,孩子就会发现原来发出这个声音时,爸爸就会出现,这些声音就会被父母意义化。柯佩岑督导解释,语言并非天生,而是在游戏、陪伴的过程中,父母观察孩子的需求,并且赋予足够的意义。

6个月后,孩子开始运动口腔,舌头、牙齿、嘴唇、脸颊,可能会喷口水,这都是一种练习,父母只要给予足够的引导,或是夸张的鼓励,孩子就会不断尝试如何发出各种声音,慢慢累积到1岁之后,才有能力形成所谓的语言表达。现在营养充足,孩子的发展都很快,只要父母有足够且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语言发展都会进步得很快。

6个月~1岁前都属于玩声音的阶段,此时父母可给予大量鼓励且夸张地回应,并持续赋予这些声音意义。柯佩岑督导表示,父母都会猜测孩子的反应,大量且夸张的回应会鼓励孩子持续进行并拓展这样的行为,即属于一种语言开发。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与任何发展都很在意,这时候透过这样的引导与互动,帮助孩子发出不同声音,会建立孩子使用脸部肌肉、器官发出声音的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为未来的语言基础。1岁前玩声音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足够机会运用口腔器官,大哭或喷口水也都是练习。

1~2岁 爆发期的前置累积

1岁之后,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都听得懂但是不肯说,他可能知道这是杯子,但就是不愿意说出杯子两个字。柯佩岑督导说明,其实语言能力可分为语言理解跟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就是听和理解的能力,表达就是能够说出来。但一般而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会早于表达能力,在评估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会希望1岁半左右的孩子要认得80~100个词汇。不一定要说出口,但是要认得并且理解,理解之后才能表达。2岁之前要尽量累积孩子的词汇量,可能带孩子出去玩,认识周遭环境和动植物等,或许孩子在当下没有反应,但不代表他不懂,可能是在汇整或累积,但要撇除先天障碍或疾病。

一般而言,语言爆发期会定义在1.5~2岁之间,或是2岁之后,而语言爆发期的前置作业,就是1.5岁以前的累积词汇量,没有累积就不会有爆发期。爆发期还有个前提就是会有模仿,当孩子模仿「ㄉ」、「ㄑ」等声音的时候,代表他的舌头或牙齿是可以稳定控制的,柯佩岑督导表示,语言能力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建构起来,需要一段前置练习与暖身。因此,语言能力并非天生,有30%是先天条件,70%则是后天的教养、互动与练习。

父母可能会将孩子的行为观察得很入微,甚至放大、想象得很严重,但父母可以由此累积,会因应孩子各阶段发展,1岁以前是单音、单词,此时会鼓励家长给予孩子足够回应或是模仿孩子。1~2岁可以称为单字期或是多字期,此时孩子开始会使用有意义的词汇,开始知道「抱」是指抱抱,会用很明确的字去表达他的意思。在这个阶段,除了单音的发音和表达之外,父母可以尽量拉长句子,将话语里的音节变得更多元。建议父母在回应时,要比孩子在这个时期的能力更高一阶,面对1~2岁的孩子可以用2~3岁的能力去引导,孩子听久了就会理解,只要父母愿意多示范,就能帮孩子累积足够的能量。

2~3岁 语言能力分水岭

2岁之后就会开始使用短句,例如:我要……、我不要……,此时的孩子开始出现较完整的长句子,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分水岭。若家长发现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进度较慢,通常都是2岁时咨询医师,由于2岁前在累积词汇量,若孩子在前面几个阶段都有达成,但仍然没有很明确的语言沟通,或是顶多听得懂,但并没有相对应的口语表达模式,建议可以咨询专业医师,查看生理结构是否有状况,包含听觉、舌头等发音器官,或是单纯只是因为尚未建立沟通模式。

有些孩子不说话的原因是父母都太了解他,他不需要说话就可以满足需求,但柯佩岑督导认为,有需求才会有沟通,若需求立刻被满足,孩子只需要用手一指或是哭两声就能获得,表达能力就不会进步。有些父母害怕,也舍不得孩子哭就立刻满足他,但有时候可以假装不知道孩子的意思,让他学习调整表达方式,从很初阶的肢体沟通跨到语言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建议父母可以提早观察孩子的沟通状况,并协助建立符合其年龄层的沟通模式。2岁后就会将主词带进句子中,不再只有单词,虽然句子不是那么完整,但开始有主词的概念,或是句子开始变长。此时也开始认得颜色,这时候父母可以试着再给他选择,例如:要红色杯子还是黄色杯子?将颜色或形容词的概念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