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细节暴露教养,父母最怕孩子长成庸俗的人

作者:喵姐早教说 03-26阅读:3264次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和一位中年医生面对面互行鞠躬礼,画面单纯而美好感动了很多人。

原来这个男孩叫军军,今年才3岁,因高烧不退被父母送入医院治疗,入院时意识模糊,四肢抽搐,牙关紧闭。

接诊的正是画面里的杨惠琴医生,她迅速将孩子放在治疗床上,把他的头偏向一侧,并撬开其牙关,将自己的手指伸了进去,以防孩子的牙齿咬伤舌头。

随后,对孩子进行了退热、镇静等一系列治疗。半小时后,杨医生的手指被咬得发麻,但军军的病情好转了。

两天后,军军到医院复查,父母告诉军军,他的病是由杨医生治好的,示意孩子向杨医生表示感谢。

没想到,军军用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感谢,那就是一个深深的鞠躬,杨医生被孩子的可爱和真诚感动,也随即弯下腰来,行鞠躬答谢礼。‍

为什么军军的行为,能在网上引起这么的反响?因为这样彬彬有礼,懂感恩有教养的孩子,真的不多见。这个暴露教养的细节,也被人们称赞有加。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教养,就是圆满的人格。

还记得去年有位知名的Y姓女星,在做直播的时候,5分钟内3次打了直播人员的手机。第一次直接打掉,第二次第三次对方拿稳了,手机没被打掉。

后来不少观众和网友说这位女星的这个举动非常无礼,也有她的粉丝跳出来说,她只不过是非常率真,没什么心机而已。

拜托!发表这样言论的人,

真的知道什么是“率真”吗?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放学,好多同学都推着自行车,边彼此聊天边从停车场出来。

班里一位很优秀的女孩子,和其他同学说了一句什么话,当时我对她的话很不以为然,可我没有直接表达看法,而是向她投去了一个很明显的“白眼”。

这个女孩子也准确地接收到了我眼神里的信息,她推着自行车紧走几步,来到我旁边,真诚地问:

你刚才为什么那样看我?

是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顿时,我感觉到尴尬和汗颜。

因为几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我和她是很好的朋友,而我对待自己的好朋友,却不能坦诚地交流,反而向她投去这样的眼神。

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行为特别low,但是我又抹不开脸面承认和道歉,只能虚伪地回应:“啊,没有啊,我可没那个意思……”

之后,我们还一如既往是好朋友,

这个小插曲就仿佛从没发生过一样。

可即便是今天,她已经在美国定居多年,

看到她的微信头像,我依然能想起当年的那一幕,

我忘记了具体的细节,

却清晰地记得在她的真诚面前,

我的虚伪无处遁形的尴尬。

从那之后,我再没有对任何人做过这个动作,

我学会了对不欣赏的人/话语去做正面沟通,

或者保持克制的礼貌。

时隔多年,再回想起这一幕,我认为,

那个女孩子第一时间来和我沟通的做法,

才叫做“率真”。

再想想里约奥运会上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同样是有丰富的表情,

却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在于她毫不造作的表现。

坦率地承认来到奥运村之后兴奋不起来,

因为“对手太强大了,吓死我了!”

比赛结束后,记者问她是否有所保留,

她说“没有啊!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

这些朴实的话语,加上她可爱的表情,

让人仿佛在骄阳烈日下吹到清新的小风一般舒服,

这才是率真——坦率而真诚。

不同的表现,体现了不同的教养,高下立现。

中国历来讲究端庄之美,

即使在追求个性的时代,

怎么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们,

培养成率真有教养,而不是无礼又爱现的戏精呢?

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

怎么教?其实并不难。

父母让孩子获得受尊重的感受,

孩子自然会回馈给别人尊重。

比如:

尊重孩子对属于她的东西(空间)的所有权,

没有和孩子商量,

不随意把他的玩具送人,

不敲门不随便进出孩子的房间;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

不因为孩子人微言轻而随意打断或否定她;

尊重孩子的意愿……

有很多次,我在商场的卫生间门口看到父母强迫孩子去小便,

尽管孩子一再说自己“没有尿”,

还是拗不过大人的要求。

连一个如此微小的事情都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的孩子,

谈何而来获得受尊重的感受呢?

多让孩子看美的人、事、物

看看端庄大气的奥黛丽 赫本,

看她除了美貌之外,还有纯真自然的气质;

少看那些乌七八糟的宫斗剧,

别让孩子小小年纪,

一张嘴就是“贱人就是矫情”。

有样学样,你给孩子看什么样,她就学什么样。

还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故事和经历,

也可以多讲给孩子听。

我很反感有些人一听到这个,

就宣称“坚决不给孩子洗脑”,

0-7岁是孩子信念价值观的印记期,

8-13岁是孩子价值观的模仿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像一张白纸,

接触到什么,便习得什么。

你不用好榜样的品格力量影响孩子,

却让那些乌七八糟的、庸俗的、恶意的事件不断刷新孩子的认知,

难道不也是一种洗脑吗?

学会体谅别人

曾经看过一个发生在国外的故事,

在一个超市里,很多人排队准备结账,

可是收银台前的那个大男孩却黑着脸,

心不在焉地收着款,

结账的队伍越排越长,大家都很焦急不满。

最后终于有人爆发了,跳出来指责男孩子,说要找店长投诉他效率太差。

男孩失声痛哭,他边哭边说:

他的母亲前一天去世了,

但他还不得不来工作,

因为不工作就意味着他没有钱付房租和吃饭。

整个收银区一片寂静,接着有老妇人跟着抹起了眼泪。

所以,即使是有人的表现非常不好,

你也不知道他是否是遇到了什么很大的难处,所以状态才很糟糕。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体谅别人的不易,减少挑剔。

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讲:

就是用善意的态度,去解读别人的行为,

这样也能给自己带来好的心情。

鼓励和发现孩子的优点

翻白眼、不屑一顾,冷哼,其实都是表达一种轻蔑。 轻蔑心理可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负面情绪,对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人际间,轻蔑就是对他人有负面看法、评价,认为自己比被轻蔑者更优越,而被轻蔑者则感到被排斥、被不接受等等。 若是一个人的轻蔑情绪是长期的、习惯性的,则有“轻蔑气质”的倾向。 轻蔑气质,就是倾向于看低、疏离和贬损那些触犯了他的标准或价值观的人。这种气质是稳定的,长期的。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轻蔑气质的人,其实内心很容易受伤,他贬低了别人只不过是掩盖自己的脆弱,对她好的人太少了,给她鼓励的人也太少了,以至于形成这种人格,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以鼓励和发现孩子优点为主,不要让孩子形成这种轻蔑的待人模式。

最后套用我一位朋友的话结束本文:

作为女孩的家长,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工作体面,表面风光,可一举手一投足都流露出庸俗之气。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长成善良大气、通情达理的人。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