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撂狠话“妈妈,我要杀了你!”家长千万别做错了

作者:☆积木育儿☆ 03-27阅读:4808次

01

前两天,一个朋友很伤心地找到我,说起她6岁儿子的一件事。

我理解朋友那种又生气又寒心的感觉。

“我要杀了你”这话的确很有杀伤力。哪怕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它也是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威胁。

不过,我们再来看看,何为“威胁”呢?它是人在压力之下的一种反击。其实内心是充满无力感的,正因为如此,才要通过看起来特别有力量的话语,支撑起自己的力量来。

那么,这个男孩为何需要这个“威胁”?

从小就是妈妈在操心他的生活,他的起居,他的学习。妈妈是制定规则的人,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孩子小的时候,也许还行,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有了越来越多的个人意志,他日渐有了挣脱规则束缚的需要。

所以,“我要杀了你”,更像是这个反抗的孩子,在试探妈妈的界限,以及试探自己的能力。

当妈妈把孩子的那句狠话放进了心里,当了真,某一个程度上来说,她就赋予了孩子真的能够杀害自己的能力。

怎么可能。

成人的世界里面,生气啊伤心啊愤怒啊,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然而,妈妈的一味伤心,以及想要追在孩子后面理论清楚的那个冲动,其实都是对孩子的情绪的不允许。

如何兜住孩子的愤怒与攻击,是件很考验父母智慧的事。

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大人去跟孩子理论,讲道理,甚至反击回去。因为同样绷得很紧的两个人,针尖对麦芒,最后只可能两败俱伤。

何况,孩子的情绪并未得到真正疏导,孩子的个人意志并未得到伸展。

被压迫的,总要伺机反抗。

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言语,而是言语背后的情绪。

或许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妈妈可以试着回应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对自己生气,并引导孩子慢慢用更多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相信孩子如果学会了其他的语言,就不会老说同一句话了。

02

孩子向父母撂狠话或者撒野,是非常常见的。

尤其是针对妈妈的情况最多。因为孩子们实在是聪明狡黠的家伙。他们跟谁越亲,越敢于向谁发火。

在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妈妈克制住自己,不去跟孩子的情绪纠缠、黏糊在一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很考验我们的定力。

而且这个考验,打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一个2岁前后的小孩,自我意识发展起来后,就已经懂得对父母发狠,或者通过他们能够动用的力量去表达对父母的攻击。

你一定见过,或者体验过那个小小孩,暴怒地跟你撕扯,又是拳打又是脚踢。

他还可能一边哭一边咬牙切齿地说:我讨厌你!恨你!

孩子的这些表现,其实跟6岁男孩说的那句“我要杀了你”异曲同工。

无论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去发怒,去攻击父母,他的情绪都是合理的,应该被接纳的。起码不该被压制。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保持一个稳定、平和的状态,保有自己的定力,这个反应会让孩子得到安慰。

虽然孩子具有想要破坏、攻击的愿望,但是看到妈妈那么稳稳地在那里,他同时也就得到另外一个认知:愤怒是可以被表达的,人是可以在痛苦中、在混乱的情绪中存活下来的。

然后,他慢慢就习得了管控情绪的能力。

也有的孩子脾气会很大,这跟先天气质有关。

比如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小时候就如此。

她发起火来,各种胡搅蛮缠。但她的妈妈既不妥协,也不凶她、责骂她。只是把她带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看着她闹。

一直到她累了,消停了,妈妈才悠悠地问一句:闹完了没?要不要再闹一会儿?

我由衷地佩服女孩的母亲。

见过很多撒泼的孩子和他们心力交瘁的妈妈。那些妈妈非常的耐心,非常的有爱,非常的关注孩子。在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还坚持跟孩子讲清楚道理。结果母子间你来我往,缠斗得密不透风,甚至令人窒息。

也许孩子最需要的,并非一个苦口婆心的大人,而是一个笃定的父母。

孩子需要明白,无论自己闹得多凶,大人都有应付的办法。

大人面对孩子时候的稳定感,比起当下去处理跟孩子的那个冲突,来的更加重要。

03

等到孩子大一些,他们逐渐获得了管理情绪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失控的时候就日渐少了。

但不是没有。

这个时候,可能不仅需要父母的稳定,还需要多一点克制。

比如,前些天,一位妈妈就因为没忍住,导致她9岁的女儿差点儿离家出走了。因为穿衣服这么一件小事,母女俩发生了争执,于是小姑娘负气跑出了门。妈妈又是气又是惊吓,好在小女孩没走远,而是跑到了同一小区的奶奶家里。

9岁的女孩,已经迈进青春期的门槛了。

当这个孩子夺门而出的那一刻,妈妈所有的沟通就只能表达两件事:关心她,以及欢迎她回家。除此之外,最好不要说任何别的话。

如果非要说,那就尽量少,尽量短。

不要批评,不要指责。顶多问句:你还好吧?

或者是: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吧。

这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做,却是父母最难做到的。

父母管得太多,孩子总会反抗。一旦反抗的意图起来,什么都压不住,甚至越阻拦越壮大。于是,孩子带着情绪离家出走的情况就可能出现了。

这也是孩子对父母的反击。这个反击,可比当初撂狠话有力度多了。

好消息是,若早年亲子关系的基础还不错,那孩子对家是有需要和眷恋的。他不会离开很远。而且,情绪过了,他就很快会回来。

最怕的就是父母没好好处理自己的情绪,在小孩回来时反而恶语相加:有本事别回来啊。

这种没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会让原本充满恐惧而回家的孩子,不仅没获得拥抱,反而感觉到比恐惧还更不舒服的羞辱。

这时候,如果孩子再一次离家,可能就不会在家附近了。因为,这时候的家,再也不是孩子过去的安全基地了。

有的父母因此说,现在的孩子简直要上天,管不得了!

这是气话。

做得再好的父母,也难免遭遇亲子冲突。

谁说养孩子容易呢?

冲突起了以后,最关键的应对办法就是,知道孩子是孩子。

而很多时候父母跟孩子纠缠在一起,就是因为忘记了孩子是孩子。

当孩子不讲理的时候,不知道给孩子空间,反倒和孩子死死地争斗在一起,去跟他讲道理,去跟他争辩,去跟他较量,结果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失控了。

当然,若父母能够早早地懂得从孩子的身边撤开一定距离,尊重孩子日渐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也许一切就简单多了。

就像电影《我杀了我妈妈》中叛逆的孩子于贝尔对妈妈说的。他在逃学后,给母亲留了张字条:

其实我们的孩子在真正长大之前,哪里也不想去。

他们对父母的攻击有多强烈,爱就有多深。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妈妈,希望你能够静下心来,听听我,看看我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