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李小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一篇中讲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互相赠送礼物,并且专门指出,回送礼物并不是仅仅为了回报,而是为了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永远甜甜蜜蜜。
在成人之间,一方赠送礼物另一方回赠礼物是我们社会交往中的一个环节。当我们向他人赠送礼物的时候,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心意,另一方面也会期待他人的回应,或者是感情的增进,或者是直接回赠礼物。对于接收者一方来说,也会收到礼物所附带的心意,做出合适的回复。
刚刚进入“社交圈”的小朋友已经学习了一部分“社交规则”,当接受到礼物的时候,他们会也会对对方进行回报,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回赠礼物。那么,对于这些小小社交者来说,回报行为是仅仅出于对接受礼物的简单反应呢?还是因为接收到了对方的好意,自己也要展示自己的善意呢?
想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要把“接收礼物”和“接收到对方的好意”区分开来。心理学家们选取了3岁小朋友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首先,研究者们自制了一种玩具(见下图)。将小木块从圆形的筒中丢进去,就会发出和木琴一样叮叮当当的响声,非常有趣。
有趣的玩具和用来玩玩具的小木块
接着,每个小朋友会和两个玩偶坐在一起,研究者来展示这个有趣的玩具怎么玩,之后告诉小朋友,她只带了两个玩具,所以小朋友和玩偶不能一人玩一个,大家只能轮流玩,每轮两个人玩,有一个人玩不到。小朋友只好和玩偶轮流玩玩具。
小朋友和两个玩偶轮流玩玩具
第三轮中,就是实验者所要着重考察的环节了。在一种情况下,这一轮轮到小朋友和绿色衣服的玩偶玩,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在这里叫绿衣服的玩偶小绿。
玩着玩着,小朋友的小木块先用完了,但是小绿的小木块还没有用完。
这个时候,小绿有两种做法,1.小绿主动将小木块分给小朋友;2.小绿一不小心把一些小木块掉在了小朋友这里。第二种和第一种的区别在于,小朋友在第二种条件下只是单纯地拿到了“礼物“,这个”礼物“是不附加任何小绿的社会信息的。
在另一种条件下,和小绿玩的是另一个穿蓝衣服的玩偶,在这里我们叫小蓝。小蓝和小朋友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小绿分了一些给小蓝,或者小绿掉了一些在小蓝附近。
实验过程
接着,小朋友和小绿又开始玩下一轮游戏,这时候,小绿的小木块先用完了,小朋友的小木块还有,那么,小朋友会分一些小木块给刚刚给他礼物的小绿吗?
结果发现,在一种情况下,小朋友们愿意分享的人数和分享的小木块的数目显著高于其他条件。这种情况就是,在第三轮的时候,小朋友和小绿玩,小绿送了一些小木块给小朋友。小朋友在收到对方专门送来的礼物之后,会选择回赠对方。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不是特意要送给自己礼物,而是无意间的举动的话,小朋友们不会对对方进行回报,如果对方赠送的礼物也不是自己的话,小朋友们也不会进行回报。小朋友们回赠礼物的时候,是回馈的对方的“好意”,而非礼物本身。
总结一下,3岁的小朋友可以识别送礼物中这一行为中的善意,并且,他们也会回报这份善意。就像诗经中唱的那样: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本文参考资料:
[1]Vaish, A., Hepach, R., & Tomasello, M. (2017). The specificity of reciprocity: young children reciprocate more generously to those who intentionally benefit the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67, 336.
图片来源:
文章截图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