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职,就是没对孩子进行过「死亡教育」!

作者:郑州妈妈帮 04-05阅读:2361次

就是我们关注的!

关注

清明将至,有一件事不能不提,那就是死亡教育

看到「死亡」二字,很多家长可能就打算关掉这篇文章了。别着急,你不想先看看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吗?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让人忌讳的话题。人死了,我们一般会说「老了」「去了」「仙逝了」,很少直接说「死」。由于避讳「死」,连发音跟「死」相似的「4」也变得不吉利,4 楼不叫 4 楼,现在都改叫「3A」了。

谈论死亡都如此讳莫如深,更别说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了。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又是必须的,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恐惧死亡而变得胆小,或者因为不懂得死亡的意义而伤害自己。

  • 变得胆小、恐惧死亡

影视作品中,与死亡对应的场景一般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或者是漆黑的长夜。

这种气氛,已经让人很恐惧,很无助了,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使孩子将死亡与魔鬼联系在一起。

@毛毛爸:

对死亡的恐惧让 6 岁的儿子不敢接近生命垂危的奶奶,他觉得奶奶马上就要变成鬼魂了……奶奶最终遗憾地离开……

  • 变得漠视生命,伤害自己,虐待小生命

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孩子就不会尊重生命,更不会珍惜生命。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每分钟就有 2 个人死于自杀,还有 8 个自杀未遂。

有报道称,12 岁的小女孩在宿舍表演上吊,还喊室友观看,室友以为开玩笑,错过施救,结果一个玩笑,最终以生命陨落为代价。

还有熊孩子推倒孕妇,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还有孩子虐待动物,把食物放在瓶子里,就为引诱流浪猫狗来吃,看它们窒息而亡……

太痛心!不多说了……

死亡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爱的教育,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认知过程,润物无声地教给孩子。

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1948 年,心理学家 M. Nagy 观察研究了 378 名 3~10 岁的孩子,结果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儿童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暂时的离去,并非生命的终结,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只有那些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掉。
  • 第三阶段: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后续的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细化,整体上来看,学前阶段的孩子,关于死亡认知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客观、成熟的。而且,随着研究的推移,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水平也越来越低龄化。

孩子对死亡的认知理论忠实地反映了孩子对其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总体描述,成人无法、也不应该对孩子隐藏死亡的真相。相反,公开、客观地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反倒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理性谈论,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死亡

谈论逝去的亲人,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难过,通常会这样说:

  • 「他只是睡着了。」

孩子听了,可能会眼巴巴等着亲人醒过来。后来,知道死去的亲人无法醒来了,孩子又开始担心自己也这样睡过去,于是每次睡觉都很害怕。

  • 「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

孩子听了会认为死者不再爱自己了,并容易产生「如果他爱我,为什么不回来看我」的疑问。这样,孩子越思念死者,就越容易记恨对方。

  • 「他上天堂了,那里没有病痛,很快乐。」

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孩子这样说,是存在潜在危险的。曾有小学生留遗书说,要去天堂找爷爷,以后再也不会挨打,再也不用担心考试了。

那么,该如何科学地跟孩子谈论、描述死亡呢?应指出正常身体功能的结束。比如,心跳停止,没有呼吸,没有感情,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不再工作,没有爱,不能思考等等。

不「糊弄」孩子,用具象解释回应孩子的疑惑

家长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具象地给孩子解释生命现象,坦诚回答孩子对死亡的疑惑。

比如,一位爷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样告诉 6 岁的孙子:

如果你不愿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孩子,也可以借用绘本,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 100 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没有穿西装》等等,它们会用饱满的想象力和温暖的笔触,帮你去诠释关于生病和死亡的故事。

关注孩子的情绪,坦诚地表达悲伤

有人觉得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已经经历过「生死」场面,比如喜爱的宠物死了,动画片中也会有关于死亡的场景等等,这些,都已经让他们体验过悲伤,都已经锻炼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所以,有亲人离世,家长最好能坦诚地表达悲伤,避免美化死亡。同时,我们也应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其情绪与想法。

在国外,比如,美国、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会让孩子们直面人生。

在美国,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会认真地跟孩子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会组织大家模拟亲人突然离世的应对方式。在德国,老师也会通过课程,让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来帮助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结合死亡事件,给孩子以正向的引导

大卫·伊格曼(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畅销书作家。)在《生命的清单》一书中,提出了「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的说法。

《生命的清单》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在追悼会上,人们宣布你的个体生命逝去了,人际网络消失了;

第三次死亡,被活着的所有人遗忘了,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有的孩子会过分思念逝去的亲人,家长不妨结合这一说法,让孩子知道「真正的死亡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记得你」。

也可以让孩子一起接受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追思,使他感受生的温暖和勇气。

比如,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参加完烈士陵园的祭扫仪式之后,这样跟孩子说:「人生就像一条路,我们边走边看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珍爱生命,争取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的风景……」

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但至少,他会觉得生命是一个自然的、积极的过程!

小编后记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生死,但生命远比我们想象得更短暂、更脆弱。

死亡教育必不可少,我们正视这个话题,正是为了让孩子对生命有所敬畏;我们谈论死,正是为了让孩子更加珍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