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跟孩子谈过的所有话题中,“死亡”是最难谈的。
往往谈着谈着就只能转移话题,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无法继续下去。
记得嘟嘟三岁多时跟他一起读到巜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本来是挺美好的生命教育,但读完了以后他总是反复问我,妈妈你会不会死?
我告诉他,人都会死,不过妈妈会陪你到很老很老以后才会死。
说着说着,小家伙突然泪流满面,抽泣着说,“我不要妈妈死!”我也赶紧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从此死亡这个话题仿佛变成了亲子间的禁忌话题,他会时不时跟我说妈妈你会不会死,我不要你死之类的话。有时候晚上做梦也会哭着醒来。
后来嘟嘟的姨奶奶去世了,他再次提起了这个话题,
妈妈,“姨奶奶是死了吗?”
“是的,姨奶奶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了。”
“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猜应该和我们这个世界差不多吧,要不我们玩点其他什么。”
因为怕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会一直问到我语塞,所以我再次匆匆打住,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1
为什么家长谈到死亡就无所适从?
家长本身对死亡就很恐惧,家长自身不愿面对死亡,因此也不愿谈及死亡。
@棉花没有糖:
儿子不止一次跟我提及死亡这个话题,我是害怕的忧虑的,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办法淡然接受死亡这个话题。不敢把死亡渲染的过于恐怖,也不敢说的过于淡定,不能让孩子恐惧、也不能让孩子觉得死亡很正常很美好。
@西田妈妈:
我家儿子四岁多了,两个月前他爷爷去世,孩子可以说是亲眼目睹了爷爷从病危到死亡。自那以后,孩子就经常问我“妈妈,我不想死。妈妈,我不想你死,”之类的话,我的回答多半是安慰他,“宝贝,你怎么会死呢,妈妈也不会死的,我们永远永远都要在一起。”因为对我来说,死亡都是一个沉重阴郁的话题,我自己都很害怕死亡,又怎么忍心把真相告诉孩子呢。
当我们自己都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和抗拒,我们又怎能主动和孩子坦荡地谈论这件事?
若父母自身就能坦然面对死亡,面对孩子也就不会一谈到这个话题就感到无所适从。
前段时间的一部热播纪录片《人间世》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刚刚26岁的女孩张丽君
结婚不到一年,与丈夫十分相爱
肚子里面怀有5个月的宝宝
就在她最幸福的时候
医院给她判了死刑
胰腺癌晚期,而且无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延长生命
“就算我的生命终结了,
我也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
好歹我已经活了26岁了,
他还没来这个世界看过一眼。”
害怕孩子以后对她没有记忆
她给宝宝录下了18年的生日祝福
即使化疗后的她,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但她说,儿子的生日一定要
看上去精神饱
所以她特意换上了红色的大衣
录着录着,她的头发就掉光了
肿瘤从额头长了出来
但她依旧开着玩笑说
儿子以后会觉得她娘青春永驻。
面对死亡,她的内心是丰盛而安宁的,她对死亡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恐惧,也并没有如常人一般深陷在死亡的阴影中,或日日沉浸在即将分离的悲痛中无法自拔。
从她的话中可以看出,即使不幸罹患绝症,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对这个世界依旧是充满爱的,因此她也想让宝宝到这个世上看一眼。
她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了坦然面对,并尽己所能地记录下给宝宝18年的生日祝福。
因为她懂得,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
只要还有爱,就没有遗憾。
李开复曾写了一本自传《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将他患淋巴癌以来治疗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以及从死亡线上回来的人生思考与读者坦诚相见。
李开复《向死而生》纪录片海报
“绝症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接受这种判决!”
在高晓松执导的纪录片预告中,他双手合十、神色肃穆地眺望窗外,孤独地在沙滩上漫步,即便与女儿相拥也面带愁容。
片中的他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商业大佬,而是以平凡姿态叙述回家体验的李开复。
李开复说:“如果不是癌症,我可能会循着过去的惯性继续走下去,也许我可以获取更优渥的名利地位、创造更多成功的故事。
如今,癌症把我硬生生推倒,这场生死大病开启了我的智慧,让我更真切地知道,生命该怎么过才是最圆满的。”
其实,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我们都是从自然中来,死后又回到自然中去。
曾经有位幽默的肿瘤科医生谈到自己对死亡的理解,
“其实人生下来之后就是死路一条。”
因此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一生,如果我们自己能坦然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对孩子的好奇与疑问,也就会少了许多无法回答和避之不及。
2
为什么孩子这么害怕死亡?
其实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分离,是被抛弃。
当家里发生了亲人的离世,于是他开始担心自己,担心父母,当他问你死亡的问题时,他或许真正想问的是,“如果最亲近的妈妈死了,自己该怎么办?谁来照顾自己?
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在跟孩子谈“死亡”时,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当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和拥抱,当孩子拥有了一颗安宁的内心时,他就不会再畏惧和害怕死亡了。
因为他相信无论我们在哪儿,都会永远爱他、保护他。
当老天最终把张丽君
从她深爱的宝宝身边带走了
她留给孩子了这几句话:
是因为她懂得,死亡,是逝者生命的结束,却不是爱的分离。
今后当孩子问“妈妈会不会死?”时,我们可以这么回答:
“妈妈还会活很久很久,会等到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后才会死。即使妈妈死了,你还有爸爸、XX、XX,他们都会照顾你的,大家都会很爱你的。”
或者说,“别担心,你的身体里有一半爸爸的基因,一半妈妈的基因。所以爸爸妈妈永远永远都会陪着你。”
而且到时候你就有自己的小宝宝了,你的小宝宝身体里也会有你的基因,所以你也会永远陪着他生活下去,我们都会一直在一起。”
他或许就不再纠结这个话题了。
“妈妈,你会死吗?我会死吗?”
“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们现在都会活很久很久。
就像树上的叶子,我们曾经绚烂过,最终会落下。
但到了来年的春天,新的树叶又会长出来,
就像宝宝出生一样。”
“哦, 原来生命是有连接的......”
当我们自身学会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就会对孩子的好奇与疑问少了许多无所适从。
当我们懂得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爱和陪伴的需求,我们就会明白,如果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拥抱,如果让他的内心因此而安宁,他也就不会再畏惧、害怕死亡了。
死亡让我们分离,爱让我们永生。
|参考资料:
1.王瑛.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8-29.
分享出去,重视我们总在忽视的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