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蒲兰为大家熬夜苦等的国际视野来了
最新一手消息来了!
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for Illustration
得主是
伊戈尔·欧尼可夫
Igor Oleynikov
俄罗斯
现 场 照 片
蒲蒲兰婉琳编辑摄影自博洛尼亚现场,获奖得主正在接受现场媒体报道。
我使用所有可用的东西(作画):扫帚,抹布......只要这个想法是有表达意义的。对于我来说读者最大的赞美就是当他翻开书看见我的画儿时,能发出“啊!”的惊讶赞叹。
1953年生于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柳别尔齐,虽然从小就学习画画,但伊戈尔一开始其实是化学工程学院的理科生呢。不过在1979年,他开始在Soyuzmultfilm动画工作室担任艺术家,后来在圣诞节电影工作室工作。正因为这段经历的关系,伊戈尔的插画经常显现出电影的镜头感。
1986年,伊戈尔开始从事儿童期刊和图书项目的插画工作。他非常高产,插图富有活力,并经常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人物形象。喜欢用水粉创作有纹理质感的画面。
代表作
Ballada o malen’kom buksire (2011) by Joseph Brodsky
Mahalia Mouse goes to College (2007) by John Lithgow
Fairy Tales (2016) by Alexander Pushkin
▍HCAA 评委会评论:
伊戈尔·欧尼可夫是设计大师,且拥有大量的、精致创作的书籍作品,即深深植根于俄罗斯传统文化,又赋予其全新的面貌。画面即能表达复杂的传统文学语言,也能作出充满表现力、活力和丰富情感的挑战。
作品欣赏
其实今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短名单一出
就受到世界爱书人士关注
入围画家们创作的绘本世界都很吸引人
一起来看看入围画家都有哪些吧
▼▼▼
巴勃罗·贝尔纳斯科尼
Pablo Bernasconi
阿根廷
巴勃罗·贝尔纳斯科尼,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是一名屡获大奖的平面设计师,1998年开始画插画,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其作品发表在在世界各地的报纸和杂志上,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巴勃罗最喜欢的技术是拼贴:我使用拼贴画,因为他能够最有效地将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拼贴包含的隐喻......是直接而且不会过分渲染。他喜欢能够生长的东西:小狗、树、头发、知识、孩子、云彩和南瓜!
▍HCAA 评委会评论:
巴勃罗·贝纳斯科尼有很棒的设计感,他使用独出心裁的材料创造出一本富有冒险精神的书,你可以让自己沉浸其中,去读,去玩。创意、视觉恶作剧和简单的乐趣使这位艺术家深受儿童的喜爱。
代表作
El Brujo, el horrible y el libro rojo de los hechizos
(The Wizard, the Ugly, and the Book of Shame 2008)
Mentiras Y Moretones
(Lies and brushes, 2016)
La verdadera explicación
(The real explanation, 2012)
El Diaro del Capitán Arsenio
(The diary of Captain Arsenio, 2006)
琳达·沃尔夫斯古博
Linda Wolfsgruber
奥地利
琳达·沃尔夫斯古博,出生在意大利南蒂罗尔的布鲁尼科,现居维也纳。她先后创作并创作了多部图画书。荣获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四次荣获奥地利青少年儿童图书奖。
她使用混合媒介的方法,包括手绘(用木炭或彩色铅笔),彩绘(用丙烯酸、茶或替代材料),在纸上喷漆,裁剪,粘合,制作微型画。她游历广泛,去过内罗毕和德黑兰,她是这样描述自己:一个印象的收藏家。
▍HCAA 评委会评论:
她从不重复自己,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独到见解。不论是拼贴、手绘、彩绘这些不同的技法,或是如何通过页面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这些不同的叙述,使她变成了拥有高超绘画和叙事技巧的大师。
代表作
Daisy ist ein Gänseblümchen
(Daisy is a daisy – except when it is a girl’s name, 2009)
Der Elefant und der Schmetterling
(The elephant and the butterfly, 2013)
Arche
(Ark, 2013)
娃娜•奇米勒斯
Iwona Chmielewska
波兰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波兰插画家。她的作品以新颖的布料拼贴,多样的着色技法,充满想象力、创造力与哲学深度的内容著称。她参与创作的书籍超过三十多本。
她的风格被形容为微妙而忧郁。她经常用铅笔,蜡笔;她把同一种颜色的旧笔记本、杂志、装饰剪成碎片。她的作品干净,有时略带天真、写实,但富有诗意,总是整洁而谨慎。她在插图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经常使用蓝色,这反映了她所描述的许多书的精神和忧郁特征。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希望“创造出一些原先不能被定义、可以多维度阐释的图像。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东西。”
▍HCAA 评委会评论: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展示了一种非凡的能力,可以将文字和插图结合起来,表达哲学思想,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她真正的国际职业生涯始于韩国,她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儿童书籍创作者之一。
代表作
Blumka’s Tagebuch
(Blumka’s diary,2011)
艾伯丁
Albertine
瑞士
人们认为,绘画时需要拥有简单,随意的创作感,但其实也需要不断反思,透视,画草稿,进行尝试和反复修饰......是非常繁重的工作,每天十二小时......全身心投入。
196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达尔达尼,曾在日内瓦高等艺术学院学习。于1990年毕业,并于同年开办了丝网印刷工作坊,一年后成为新闻插画师。1996年,艾伯丁嫁给了作家Germano Zullo。他们联合创作的许多儿童出版物已斩获多项奖项,包括 Golden Apple &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Best Illustrated Book等。
她的绘画充满活力和幽默,使用非常精致的线条,并且通常是明亮欢快的颜色。她的作品散发出来的魅力十分自然,但又具有细节感,保持着无限的精确度,关联性以及幽默感。她给每个图像提供不同层次的想法,这反过来也发散了读者的思维,可以对其作出自己多方面的解释。
代表作
La rumeur de Venise (2009)
Les Oiseaux (2011) Les Gratte-Ciel (2011)
Ligne 135 (2012)
Mon tout petit(2015)
▍HCAA 评委会评论:
艾伯丁向她的小读者展示了充满活力、欢乐的画作,她擅于采用幽默的、精致的讲故事方式,同时搭配优雅和抽象的绘画,并且是非常贴近儿童的心理的,为他们对内容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大量空间。
作品欣赏
熊 亮
xiong liang
中国
▶
中国画家熊亮
获得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画家
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画家入围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
▍HCAA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对其赞叹道:
艺术家熊亮融合现代与传统,作品来源其丰厚的生活根源、文化渊源。他不仅仅将艺术作为叙事媒介,作品中每幅画都在传递故事、表达情感,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具有高度艺术性。
为什么这么多人青睐熊亮的作品呢?
也许下面他的一句话可以概述:
他是如何创作出这么曼妙无穷的世界?
他的创作观有哪些?
不妨看看下面熊亮为蒲蒲兰2015年
「绘本的未来」原创绘本论坛
分享的绘本创作那些事
熊亮和孩子们
▶
先和大家说说,孩子的认知方式。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到草地上坐着一个家庭,爸爸妈妈与孩子,阳光洒在鲜花上,这个场景非常温暖,让人感觉实在与可靠。
接下来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妈妈本来是和小孩在这里玩,后来妈妈和小朋友说,你在这边坐一会儿,我到那边交完房卡就回来。但是,妈妈一离开,孩子就哭个不停。
对小朋友来说,“我去交一个房卡”,房卡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我马上就回来”也是抽象词,小朋友更不理解。所以,当他妈妈一离开视线,小朋友就突然捶胸顿足、连滚带爬的要去找他妈妈。之所以从上一个温暖画面转到这个画面,是因为小朋友不理解“妈妈会回来”这个事情。
我当时就想,原来儿童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尽管阳光灿然,但对他来说,“妈妈的离开”就是黑暗降临,因为他想看的东西消失了。
有了自我之后孩子才能明白,“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今天,我的明天……”,空间的概念才会产生。这件事也让我深受启发,如果是绘本应该怎么描述这件事呢?——
其实可以这样,第一种方式,让小朋友坐在原地,妈妈也坐在原地,之后妈妈让孩子看着自己,走开又跑回来,一遍又一遍演示给孩子看。
还有一种方式,草地旁有一束花丛,妈妈可以与孩子玩捉迷藏,妈妈躲起来,等孩子数完数之后,比如“1到5”之后,妈妈就出现。再下一次,就跟他说我会跑得更远一点,比如说你要上班的时候就可以玩这样的游戏。
不断重复演示,他就会理解关系,理解“离开与回来”。
除了家长上班离开,孩子初次上幼儿园,也是让家长最烦恼的吧?“晚上下课就来接你”这概念是很难讲清楚的。但是如果有一个游戏,小朋友就能理解这个事情,绘本有时候就是做这样的一个工作。
▶
另一点,想和大家聊聊灵感来源。
创作绘本的人不一定写作好可能是擅长绘画,有像孩子一样的天然思维,能洞见最自然的事物。我们说的绘本图文结构是一种抽象思维,在图文之间,当我们讲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它自己存在的结构,一个从头到尾的结构,这是做绘本创作比较重要的。
比如你跟孩子说,你不能哭、要乖乖的,小孩可能就不哭了,但他的不安感会永远存在,而绘本是不是强行灌输概念,而是让一个人活得比较自由的,让他自己去探索与理解。我做绘本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基础原则,让绘本故事跟随孩子的世界去发展去诞生。
创作绘本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去找灵感,这几年我都在积累素材——寻找中国民间故事,但不是写在书上的文本,而是到实地去听别人去讲。在民间,熟悉故事的人,有些不相信说,会有人喜欢听这个,你要和他们长居熟悉后,才会跟你讲一点点东西。这样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素材。
我们的创作可以从生活中、文化中、爱好中、感受中,寻找绘本的结构,而不是完全按照西方文化的结构,因为这个结构里面包含着很多的东西。
很多人说,中国原创绘本没有传统,因为中国绘本才刚刚发展十年多嘛。实际上,绘本文化不必局限,中国那么久的文化传统可以取材,从生活中感受文化传统,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代表作
《京剧猫》《野孩子系列》
《二十四节气》《梅雨怪》
《小石狮》《兔儿爷》
《和风一起散步》
作品欣赏
本文由蒲蒲兰五零一 三三 小李子翻译编辑
蒲蒲兰编辑杨名 婉琳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