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会害羞?
有些人认为害羞是天生气质。
从一些研究可知,比较害羞的人其大脑的特定区域反应,确实与个性外向的人不太一样。
但也有些人认为害羞可能与生理发展有间接关联,包含后天环境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塑造。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或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与他人有许多成功互动的经验,也可能改变原本习惯的互动模式。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必然会失去自信心。因此有关社交活动的参与,对他们而言,都是令人恐惧的事。更由于对社交活动的害怕,失去练习社交技巧的机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愈来愈缺乏别人的正向回馈,变得愈来愈害羞。
又或是父母的遗传/社交限定。
如果父母本身就很害羞、沉默,则子女也会有害羞和沉默的倾向,尤其是在遗传或体质方面已经有害羞倾向,而又生活在实际害羞环境中时,更容易使小孩变得很害羞。父母本身的社交方面接触缺乏,在无形中又剥夺和限制小孩与别人接触的机会。
害羞是一个缺点吗?
每个人特质不同,发展出来的样子也不同。害羞的孩子通常较为内向、敏感,同时具备较细腻的心思。对于情绪感知及行为意义的掌握度较高,这也是因为孩子大多时候都在观察,很容易觉察他人的情绪及其意涵。
正因为孩子对于情绪的觉察力较高,也会对别人有更多的同理与包容。
因此,害羞不是缺点,而是一种特质及能力。
做为父母,应该是接受孩子的特质,在面对外界质疑时,情绪坚定地站在孩子立场,试着理解他的恐惧和困难。
此外,害羞也分为两种:
一个拥有健康自我价值的害羞的孩子,会跟他人有目光交流,他(她)是礼貌的,这样的孩子对自己似乎很满意。
有些害羞的孩子是思想较深刻和谨慎的,他们在与陌生人接触时比较「慢热」,他们通常伴随视觉型特质,随时在观察这个陌生人是否值得交往,花时间观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父母该做害羞的保护伞吗?
然而现实是,害羞并不被赞美。
害羞的人在社会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资深研究员凯瑟琳·梅利康加斯(Kathleen Merikangas)发表了一份涉及1万名年龄在13-18岁青少年的研究报告。「我们发现,约半数美国孩子表示自己生性羞涩。」尽管这是如此普遍的一种性格,但我们的学校,以及更广阔的文化,通常并不会赞美保守与羞怯。「那些性格害羞,上课不喜欢举手、不喜欢说话的孩子,在社会中真的处于不利地位。」梅利康加斯博士说。
在社会中,表现外向,有能力大胆说话和口头表达思想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
心理学家李秀赫(Soo Hyun Rhee)说。她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研究方向是儿童的气质类型与未来他们的精神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研究证实害羞的孩子的确可能会在学校和其他场合受到忽视。
行为抑制(害羞/极端谨慎)与焦虑障碍
行为抑制高=7倍社交障碍
父母过度保护让事情更糟
一些研究甚至已经将儿童的“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害羞及对陌生情境的极端谨慎,与将来更高的焦虑障碍发病率联系在了一起。
有研究显示:如果照料者过度保护害羞小孩的话,那些在3岁行为抑制水平高的小孩更有可能在6岁时维持这种高水平的行为抑制。
一篇于2012年发表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上的元分析发现,和行为抑制水平低的儿童相比,行为抑制水平最高的儿童以后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几率高了超过7倍。
想要保护一个在陌生场合中遭遇挑战的孩子是件自然的事,但研究者们反对过度的保护。
身为家长该怎么做呢?
来自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桑迪·麦克洛里(Sandee McClowry)认为,关键是在不试图改变孩子根本天性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走出自己舒适区。
父母的目标应该是达成一种平衡。
学会给孩子的经历提供“支架”,可能是对孩子有裨益的一种教育方法。
俄国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了一个“支架式教育”(scaffolding)的理论,被应用在教育学中,指的是在一开始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然后逐渐让学生变得独立起来的教育方法。“支架式”的策略能帮助害羞的孩子变得更友善。
1检视自己的期待
孩子不一定需要成为一群人中的核心、或是最受欢迎的角色。
所以,如果孩子喜欢独自一人安静地玩,或是对其他社交没兴趣。告诉自己“这是没问题的,只要他们感到开心、对自己感到良好就好”。
但如果你看到他因此受限,或是感到悲伤、或是对自己感到不很舒服,才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2尽早介入
0-3岁,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往往奠定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基础,这其中包括认识自我,如何和他人相处。
这是比害羞不害羞更深层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孩子如何与外界互动”,慢热的也好,自来熟的也罢,都是他们与外界的人和事物互动的方式。
另外可以尽早给孩子做触觉刺激,缺乏触觉经验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心理、情感上的异常,比如敏感、情绪波动、容易受伤等。
3慢慢来
循序渐进,并采取大量的奖励措施。
如果孩子达到极限了,也要表现出能接受并支持的态度。
比如孩子想参加夏令营,但又害怕在外头过夜,父母可以试着让其他小孩来自己家里睡一晚,然后把难度提升到让孩子去奶奶家睡一晚。全程中注意孩子的舒适程度。
4建立安全信任的亲子关系
一项发表于2014年的研究发现,只有在孩子未与照料者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时,小时候的羞怯才会与将来患焦虑症的高风险有关联。
在管教方面,肯定、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会比责骂更为事半功倍,在内向的孩子身上更是明显。
内向孩子的内心敏感、自尊心强,有时甚至承担过多的自责和内疚,如果犯错,他们的内心可能比谁都难过。
温暖、且对孩子的需求敏感的育儿方式可以帮助打破羞怯和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联系。
总体来说,虽然害羞不算是缺点,但害羞性格引发的后遗症是真实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可以避免的。
教育一个害羞的孩子,不是要求他像别的孩子一样,能大方地打招呼或活跃的展现自己。相反的,要协助害羞的孩子以「他的」方式来面对人际关系,鼓励孩子以微笑或招手来代替说话式的打招呼,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一步一步慢慢来。这样一来,孩子才能逐渐克服他的害羞,而非更加害怕面对别人。
父母在引导害羞的孩子面对这种人际问题时,首先应该先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以他们的害羞为耻。要做到这点,至少就得避免当着小孩的面批评他的害羞。
给孩子的性格「定性」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孩子的态度。如果一定要描述你的孩子,使用「內向」或「含蓄」,这样的词语更友好和准确些。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全然的被父母所接纳时,也才有展翅高飞的勇气和力量。